《XX县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特色田园乡村创立工作方案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 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立足XX 乡村实际,对现有农村建设开展相关工程进行整合升级,进一 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特色产 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 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生态优、村 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XX特色田园乡村 现实模样。二、目标任务按照“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间,创立省级 特色田园乡村XX个
2、,市级特色田园乡村X个。即2021年一2025 年,每年创立完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不少于X个,市级特色田 园乡村不少于X个。具体目标是:1 .生态优。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改善,田 园景观得到有效挖掘和充分彰显,形成自我循环的乡村自然生 态系统,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2 .村庄美。村落与环境有机相融,保持传统肌理和格局, 村庄尺度适宜,建筑风貌协调,地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 齐全。3 .产业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农业结构得 到优化调整,经营体系不断健全,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大幅提 高。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升级版,形成特色产业和特 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4
3、.农民富。产业富民、创业富民效应进一步凸显,农民收 入显著提高,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在挖掘传承传统技 艺的同时实现增收。5 .集体强。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活力充分激发, 收入来源持续稳定,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6 .乡风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家庭和睦、邻 里和谐,村民自治、干群融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形 成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三、创立要求1 .对照XX省特色田园乡村评价命名标准,选择在产业 开展、设施配套、特色塑造、乡村治理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的 村庄进行创立,优先考虑已命名的美丽宜居村庄以及实施成效 突出的农民
4、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程。2 .能够与以往已建成的“三星级”康居乡村、美丽乡村、XX省文明村、农房改善省级示范工程等各类示范村庄“串点连 线成片”,并向自然景观、农业开展、历史文化等资源要素相对 集中的区域适度集聚,形成良好的区域联动示范效应。采取上下结合、竞争择优的方式,在镇(村)提出的基础 上,按照“县申报、市推荐、省命名”的基本程序开展创立, 具体如下:1 .县级申报。在镇(村)提出的基础上,县对照XX省特 色田园乡村评价命名标准的相关要求,认为到达评价命名标 准的村庄,由县田园办牵头会同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 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向市田园办提出申请 并报送有关材料。2
5、.市级推荐。市田园办牵头会同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 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对照XX省特 色田园乡村评价命名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于县申报创立的村 庄,认为到达评价命名标准的,向省田园办出具推荐意见并报 送有关材料。3 .省级命名。根据市推荐情况,省田园办牵头会同省相关 部门对照XX省特色田园乡村评价命名标准的相关要求,对 申报村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于到达评价命名标 准的村庄,由省田园办提请省联席会议审议,省联席会议审议 通过的村庄命名为“XX省特色田园乡村二其中,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程申报,除上述 部门参与外,市、县田园办还应征求同级农房办意见。五、保障措
6、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县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 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以及镇街为成员 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 设局(简称“县田园办”)。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及时研究 解决重要问题,适时总结推广典型范例和经验做法。同时,进 一步健全工作例会、督查通报、技术指导等各项工作制度,加 强对特色田园乡村创立工作的指导催促。(二)强化设计建造。各镇街要提升设计建造水平,强化 乡村特色风貌塑造,突出公共空间、重要节点、建筑和环境等 要素统筹规划设计,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 共服务和
7、产业规划有机融合。加强建设管理,积极借鉴传统乡 村营建智慧,吸取传统建筑元素和文化符号,发挥乡村建设技 能型人才作用,让更多本地村民(企业)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 设,用好乡土建设材料,确保新建建筑与乡村环境相适应。同 时,房屋功能品质要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同步做好基础设 施配套。(三)强化资金保障。特色田园乡村创立工作以地方投入 为主,省、市、县级财政采取“先建后补”方式给予适当支持。 镇(街)村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特色 田园乡村建设,发挥好乡贤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吸引有效资本 和资源。充分发挥村集体“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拓宽 集体增收渠道,地方政府和村集体不得违法违规变相举债,不 得增加镇街、村级债务负担。要挖掘潜力用好存量土地,在县 域内城乡、镇街之间以及同一镇街范围内统筹利用。鼓励盘活 利用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和空闲农房,允许村庄整治、宅基 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 和农村三产融合开展。(四)强化考核督导。省级已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纳入高 质量开展监测评价体系和省政府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 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县级也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县田园办将对各镇街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定期组织 督查并建立通报制度,适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