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物质间的转化与循环(原卷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讲 物质间的转化与循环(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讲 物质间的转化与循环(原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讲物质间的转化与循环考点1物质间的转化1 .工业炼铁的局部反响如下图,那么()+X -+-X +Y。2 丁 C02 CO 于 FeA.X可以是木炭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C.反响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2 .如下图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响。假设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b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那么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甲乙T 丙A.乙可能是CuCb溶液B.丙一定是NaOH溶液C.丁一定是稀H2s。4D.丙不可能是稀H2s。43 .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响制取氧化钠:2NaNO3+10N
2、a= 6Na2O4-N2fo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物NaNO3属于氧化物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C.该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D.反响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4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加 Ca(OH)2Q)操作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的名称是 O(2)沉淀B的化学式是 o(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5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的化学式为CU(NH3)4SC4-H2C),是一种高效、平安的杀菌剂。它在乙醇一水混合溶剂中的 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
3、甲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他设计的合成 路线如图乙所示:01.0乙解体积分数图甲口口体图乙(1)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 o(2)溶液B中含硫酸四氨合铜,”一系列操作”是指向溶液B中加入适量、过滤、洗涤、干燥等。考点2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6,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铁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 意图。请回答:(豆科植物及遗体植物遗体 V的根瘤)L(氨或等盐匚f亚硝酸盐 1(硝酸盐: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
4、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0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B.植株矮小,叶色发黄C .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D.只开花不结果(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别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储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O(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镂来制取氮气,其反响如下: NH4NO2=N2T+2H2。该反响属于 反响。(选填“化合”“分解” “置换”或“复分解”)(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
5、造成 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7 .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Ch)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 Fe。还有一定量的SiO2o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03,其流程如图:【:Fe+FezGOi3FeSC)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响】Q)操作的名称是 o(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4外,还存在 o(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o8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 之间的转化和反响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响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物质 转化 循环 原卷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