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中国是否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如何理解“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新提法.docx
《兼论中国是否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如何理解“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新提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论中国是否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如何理解“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新提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文目录引言4一、 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份额回落52.1、 中国工业份额回落时点偏早 52.2、 “去工业化”进程中的需求支撑缺乏 72.3、 被动丧失的局部制造业份额难以逆转 72.4、 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带来的问题 8如何维持制造业份额的稳定:来自韩国的启示10二、 看好中国制造业的前景114.1、 主线一:疫后复苏中制造业韧性更强114.2、 主线二:制造业投资有望上个台阶 124.3、 主线三:“纠偏”抑制制造业投资的因素134.4、 主线四:需求侧管理促进制造业升级 144.5、 主线五:新开展格局下建设制造业强国162.3、 被动丧失的局部制造业份额难以逆转从贸易角度看,我国局
2、部制造业行业份额被蚕食的趋势可能难以逆转。考察近年来我国制造业 各部门的情况,可以发现增加值年均同比增速低于GDP年均同比增速的制造业部门,多属于劳动密 集型行业 这也意味着这些行业可能对我国制造业占比的稳定形成拖累(图表10%从2016年开始, 中国出口增速与东盟出口增速的差值大幅回落,也从侧面印证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比拟优势的丧失 是我国制造业出口回落,从而制造业份额下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图表11 )o这一变化的驱动因 素显而易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民工数量同比增速和15-64岁劳动力占比的回落,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拟优势将逐步丧失,且较难逆转(图表12 )o此外,近年来平
3、台经济蓬勃 开展,创造了大量包括外卖配送等在内的服务业就业岗位,客观上也造成了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流失, 加速了制造业比拟优势的丧失。假设只是伴随着向制造业供应链中高端的迁移,而失去局部传统的劳 动密集型制造业份额,并非完全无法接受。但是,近年来兴旺国家“再工业化的诉求、新冠疫情 后的制造业回流、中美在经贸科技领域的博弈等,势必加大中国制造业“向上突破”的难度。简言之,中国已经失去的制造业份额较难、也无需事无巨细地夺回,争取额外的制造业份额又面临 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挑战(供应链和产业链要追求韧性而非仅仅考虑效率)。两头挤 压之下,中国制造业如何稳中求进,成为一个现实的挑战。图表10近年
4、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制造业份额回落的主要拖累20162019各制造业部门工业增加值年均同比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烟草制品业资料来源:wind ,图表11 东盟国家侵蚀中国制造业份额图表11 东盟国家侵蚀中国制造业份额图表12中国人口红利逐步丧失7474出口金额同比: 中国-东盟76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442.4、 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带来的问题一国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可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1)影响中长期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第二产业TFP增速仍然高于
5、第三产业(图表13),说明制造业依然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过早“去工业化不利于科技进步,影响经济增长效率。此外,无论是德国这样的兴旺经济体,还是巴西这样的过早去工业化的金砖国家,亦或菲律宾这样的后发国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都比服务 业更高。倘假设制造业占比过快降低,不利于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制造业 即便强而不大他可能会影响经济绩效(图表14 b 2)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理想的“去工业 化” 应是,一国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就此而言,去工业化应是一国经济转型 成功的结果,而不能为去工业化而去工业化,犯倒果为因的错误。制造业的充分开展,一方 面会使资
6、本积累加速,资本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因此受益;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对生产性服务的中 间投入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获得生长沃土。假设过早去工业化”,那么可能造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都营养不良。3)加剧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失衡。去工业化往往首先表达在工业逐渐丧失就业份 额上,不过去工业化过程中不同劳动力面临的影响存在差异。Rodrik ( 2016)指出,由于去工业化 提前,一国低技能劳动力往往容易失去在工业部门的工作机会,高技能人群反而更容易在工业部门 寻找职位。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虽然空间较大,但由于对于劳动力技能的要求较高,与去工 业化中失去职位的低技能劳动力难以匹配。2014年后,中国制
7、造业工资与服务业工资的比值回落可 能加剧劳动力结构失衡,可能使得制造业劳动力更多流入低端服务业(图表15b图表13中国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相对第三产业更高图表14典型国家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更高图表15 2014年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平均工资比值回落工业生产率工业/第三产业,右%0.80.7500德国南非俄罗斯巴西菲律宾中国0.6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劳动本钱的国际比拟研 究,世界银行,三、如何维持制造业份额的稳定:来自韩国的启示此前学界曾出现过日本、韩国等兴旺国家产业空心化”的论断。但实际上,日本、
8、韩国工业份额 均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尤其是韩国,近年来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在29%左右,甚至略有上升 趋势。这一方面与东亚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有关,另一方面更多地来自于日韩自身政策的的 主动调整。我们认为,韩国得以保持相对较高制造业份额的原因有三:第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韩国消费对制造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这一方面是由于韩国储 蓄率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不再继续上升(图表16);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韩国国内制造业竞争 力明显增强,供给端升级逐步与需求端升级相匹配。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韩国强大的工业设计 对品牌的提升作用,让国内消费者愿意买账第二,韩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
9、支撑作用逐步凸显。从1970年到2018年,伴随着生产性 服务业增加值在韩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制造业份额也在提高,且其中制造业份额的增长主 要来自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仪器、电气设备、机器设备以及交通设备等引领制造业产业高端化的行 业(图表17)o可见,韩国强势的研发、设计和电子商务部门对提高韩国制造业附加值以及促进产 业升级调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韩国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提升有助于韩国抢占全球制造业份额。一方面,韩国通过集中资源 打造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形成假设干重点产业集群,例如韩国汽车工业育成计划、半导体芯片 保护法、21世纪电子开展规划等。根据Interact Analysis
10、( 2019)的研究,韩国汽车、化学和 制药、电子和电气设备、金属生产以及半导体和电子组件五大行业的产值就占据了韩国总产值的70% 以上,制造业集中度较高;另一方面,韩国举全国之力,通过信贷资源倾斜、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 打造行业巨头,现代、三星等就是典型。2020年韩国10大畅销车型均来自现代,同年三星手机在 韩国市场占有率也超过了 70% ,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不可否认,韩国提升制造业产业集 中度的政策,带来了财阀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不过客观上也提升了韩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 争力。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保证制造业比重稳定在合适水平,无非是提升本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的份 额,以及抢占
11、国际市场份额两条:在国内市场方面,应当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同时提高制造业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匹配程度;在国际市场方面,应当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作用, 让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而提高制造业附加值。此外,还应当着力打造制造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无疑均对中国制造业的做大做强有借鉴意义。图表16 1990年后,韩国消费增长开始与制造业产能相匹配1972 1 976 1 980 1 984 1 988 1 992 1 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局,看好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近年来,影响我国去工业化的
12、两个变量正在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一方面, 一些慢变量依然存在:1)随着我国低劳动力本钱的比拟优势逐步丧失,很有可能继续被动失去局部劳动密集型 制造业份额;2 y逆全球化和兴旺经济体制造业回流继续演绎。另一方面,一些快变量正在 显 效:1 )政策层面不再过分强调中国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升级;2)深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解 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望促进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向制造业转移;3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成阶段性成果,未来将和需求侧管理相配合,以消费升级促制造升级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首提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个标志性事件。结合2020年制造业 涌现的五条主
13、线,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中国制造业开展前景值得期待。4.1、 主线一:疫后复苏中制造业韧性更强考察服务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新冠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相较于服务业企业,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速距离疫情发生前差距更小(图表1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较于服务业,工业制造业的疫后复苏韧性更强。根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 告,制造业越强的地区,对冲经济风险的能力越强。这是因为:制造业占比拟高的地区,复工复产 进展更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相对容易,加上制造业的平均产出和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制造业越 强,经济基础越扎实,经济下行幅度就越低。此外,中国工业制造业的较
14、快复苏在一定程度上还受 到出口超预期的支撑,国内外的供需错配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市场分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新 冠疫情爆发后,受到冲击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服务业要比制造业更加高级的传统观念,这让我们 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1)制造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塑造经济 韧性;2)制造业作为可贸易部门,其开展有利于同时充分利用内需和外需,降低一条腿走路的 风险。图表18工业企业相比于服务业企业营收恢复较快%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20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15) L(20)18/218/618/1019/219/619/1020/220/620/10资料
15、来源:wind ,主线二:制造业投资有望上个台阶进入2020下半年,随着新冠疫情基本控制、财政减税降费推进、信贷资金注入实体(图表19)、海 外需求逐步回暖等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中国制造业投资逐渐恢复。2020年11月、12月,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大幅抬升,从10月3.7%升至12.5%、10.2%0 2020年1-12月,制造业投资 累计降幅收窄,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表现出高韧性(图表20)。考虑到:1) 双循环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制造业占比”,这是中美科技脱钩”威胁下,打造“双循环体系、提升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必需之举。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
16、高增长,印证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动力较强。2)中国出口逆势增长, 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民营企业在本轮出口高景气当中受益最多,2020年1-11月人民币 计价的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大幅高于外资和国有企业(图表21 )o中国制造业投资中90%是民营 企业,因此,疫情下中国所展现出的供应链稳定的优势、中国签署RECP并积极寻求加入CPTPP、 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可预见性增强的预期,对于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有望发挥重要作用。3)结构 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进一步贯彻。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适当延长普 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12月29日,四季
17、度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强 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扩大制造业贷款占比的政策有望持续发力。4)中国制造业处于新一轮资 本开支周期的起点,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攀升至高位,进一步加强资本开支启动的逻辑图表1图表2图表3图表4图表5图表6图表7图表8图表9图表10图表11图表12图表13图表14图表15图表16图表17图表18图表19图表20图表21图表22图表23图表24图表25图表26图表27图表28图表目录“十四五”规划首提“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4中国实际工业增加值份额有所回落5美国工业份额下降时人均GDP较高 5日本工业份额下降时人均GDP较高 6韩国工业份额仍在上升6近年来过早去工业化的趋势
18、在加剧 6局部后发国家去工业化的节点在提前6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和商品消费的相关性较弱7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金额的相关性较强7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制造业份额回落的主要拖累 8东盟国家“侵蚀”中国制造业份额8中国人口红利逐步丧失8中国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相对第三产业更高9典型国家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更高9 201 4年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平均工资比值回落1990年后,韩国消费增长开始与制造业产能相匹配101990年后韩国制造业份额和生产性服务业份额同步提升11工业企业相比于服务业企业营收恢复较快 122020年信贷资金直达实体效果明显132020年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降幅收窄 13中国民营
19、企业出口增长“一枝独秀”2020年4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攀升 13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的“跷跷板”14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渗透有待提高14国牌关注度明显提升152018201 9高端家电份额有所扩大1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重返高增速15中国5G手机累计出货量占比已过半15(图表22 )o综上,我们对2021年制造业投资并不悲观,至少2020年负增长这个基数原因,就会 使2021年录得一个不低的增速读数。这一轮制造业投资发力与新基建、技术改造共振,有望提高 后续制造业开展的效率,不过也有赖于政府加以引导,防止重复建设。图表20 2020年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降幅收窄图表19 2020年信贷资金直达实体效
20、果明显%资料来源:而7d,资料来源:就cd,图表21 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增长一枝独秀图表22 2020年4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攀升累计同 出口金额:民营企业(10)工业企业:产销率:当月值工业产能利用率:当季值(右轴)%8075706560%10098969492(20)4.2、 主线三:纠偏抑制制造业投资的因素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开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 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这里的实体经济主要指的就是制造业, 而房地产等部门的过度扩张可能对对制造业基础带来冲击(图表23)。2020年陆续公布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对此的纠偏:1)房地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是否 存在 过早 工业化 风险 如何 理解 保持 制造业 比重 基本 稳定 提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