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之美国模式篇.docx
《经济发展模式之美国模式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模式之美国模式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的运行机制与德国模式类似,美国模式同样可以用经济的五大支柱部门来理解。美国模式核心是个人 主义,即个人利益最大化,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组成自治性社会,因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 的集合,一切制度安排均以保护利益创造者即大公司和企业家为核心,效率优先。具体来 看,居民层面,作为曾经的被殖民国家+移民国家+奴隶制国家,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留 下了深刻的烙印。美国政府对富人和企业家苛以低税以勉励其创造财富,而一般居民税率那么 相对较高。居民保障体系在兴旺经济体中相对落后,贫富差距大,社会撕裂和种族矛盾 难以化解。居民通过持股分红来提供企业部门利润,但是大局部股权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 因而普通
2、居民并没能提供美国开展的经济成果。企业层面,企业家彼此之间自由竞争赚取 利润,企业向垄断化、跨国化开展。自由竞争激发了美国企业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在美国引 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尽管美国政府制定了反垄断法并对如 AT&T等巨型公司进行分拆,但是新的垄断公司在新的领域层出不穷,得以在全球收获垄断 超额利润。从产业来看,美国本土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低端制造业依赖进口, 造成了庞大的贸易逆差。海外层面,美国企业是全球生产的组织者。由于创造力强,美国 企业往往占据微笑曲线两端,即毛利率最高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局部,而中间的制造环节那么外 包至开展中经济体。由于美国企业业务遍布世
3、界,且知识产权和海外资产存在政治风险,美 国必须保证有强大军力以对外国政府形成威慑,从而保护本国企业利益。低级产成品和 生活品大多依靠进口,积累了贸易逆差。金融层面,为了支持美国企业扩张,同时便于企 业兼并,美国开展起了规模庞大、交易种类丰富的证券市场。美联储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宏 观经济起到调控作用。政府层面,美国实施大市场、小政府的自由经济模式,对经济干预较由和效率,鼓励由和效率,鼓励少,但对产业开展同样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支持。总体而言,美国模式强调破坏式创新,财富那么存于企业。图表1 美国模式示意图_ _ _ 一A 金融体系:兴旺的证券市场;4保险.;直aa专为呈I网检青为杭分动企业部门和以
4、卢成品号专交人才自由竞争占多微笑曲得两遮薪替H利淘居民海外市场分依创新能力产或品保证宜由文小 蜂济依守先人美元储藏国圣艳(次要)秋合或9建郊事造外政府:大市场,小政府资料来源:支柱一:企业部门一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从经济结构来看,美国通过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轮全球制造业转移,逐步建立 起了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制造业方面,美国制造业总量和质量并不弱。制造业方面,2020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 重为12%,远低于欧盟和日本,但从绝对量上来看,美国制造业产值仅次于中国,位列全 球第二,从总量而言并不弱。根据2020年数据计算,美国制造业虽然仅贡献了 8%的就业 美国
5、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作为其“双赤字在贸易端的表现形式。贸易赤字改善 了美国经济开展环境,是美国国际分工高级化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革命之后,高科技新 兴产业逐渐代替传统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主导产业,伴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大量外迁,美国 产业结构也逐步实现升级和转型,服务业迅速地扩张,其相比制造行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创 造效应和正外部性,对于整个社会的就业增长和生产率增长都有好处。同时本土保存了大 量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优化了对外贸易条件,有利于提高美国整体劳动生产 率水平和工人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相对低廉的国外商品进入美国,有助于稳定物价 水平,压低通货膨胀率水平,提高了美国国内居民的
6、真实收入和整体福利水平。此外,美国可以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直接影响全球供需。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 林体系、石油美元等建立了美元在全球结算体系中的主宰地位,美元汇率的升降直接影响 各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影响各国产品供需、资本流动和经济景气程度。除了美联储 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美国利率进而影响汇率、政府出台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结成贸易同盟等 干预方法外,美国政府还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干预外国经济政策,例如广岛协议要求日德刺 激本国需求及美元贬值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对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各类反补贴、反倾销调 查,对华贸易战要求中国取消壁垒及缩减对美贸易顺差等。美国模式如何促进科技创新美国的科技创新不仅仅
7、来源于制造业,而是全产业链层级的重新配置与创新,其社会根源 在于新自由主义思潮、冒险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从企业部门来看,美国企业部门遵循效率优先的原那么,积极将本钱较高、利润率较低的部 门转移至海外,自身那么从事利润率最高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其形成了 “产业转移f利润增 加一研发投入一突破式创新一超额利润”的良性循环,企业部门成为美国研发投入的主要 来源。且因为美国的创新活动多由科学家以及风险投资支持,更易产生突破式创新,使其 成为全球产业的引领者,开创了高精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典型模式。企业部门在此过 程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并逐渐形成大型跨国企业,更有利于资金和资源的集聚(但如果形 成垄断那么反
8、而会起到副作用)。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同样可以获得股权融资支持,并向原 有企业发起追赶,鉴于风险投资基金的盈利压力,很容易在此过程中诞生颠覆式创新。从居民部门来看,美国具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数,并且有全球顶尖的高等教育和 领先的大学生入学率,这同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即“高等学校开展科学活动一培养科 学家(尽管比例很低)一生产率提高一企业利润增加一企业反哺高等教育”,而高等院校 作为前沿学科的代表,往往能诞生突破式创新。此外,美国虽然贫富差距较大,但也因此 催生大批创业者,推动科技创新。从金融部门来看,美国多元且庞大的资本市场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融资来源,大型企业可以 通过多渠道获得资金并投入
9、研发活动;初创企业也能从风险资本处获得投资并开展创新活 动,企业部门和资本活动的互动同样催生了一批批初创企业,成为美国创新的中坚力量。从政府部门来看,美国政府在教育、科技方面的投入同样不低,对于产业的开展更是给予 充足的支持,如直接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完善有利于产业发 展的制度建设、制定产业政策鼓励特定行业开展。而且,里根之后美国奉行小政府模式, 降低对各行业的管制,使得企业可以自由开展各类活动,集聚资源和资本,有利于企业发 展,但其后的大型企业垄断也与此有关。从海外部门来看,海外一方面为美国提供优质的大学生生源,成为美国科研人员的重要来 源;另一方面,美元循环使得美国
10、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开展投融资活动,在积累企业利润 的同时促进资本市场开展,资本市场的开展又反过来推动科技创新。美国模式的深层次背景资源禀赋优势为美国经济开展提供原始资本美国远离欧亚大陆,获得了和平开展的良机。美国处于北美大陆中段,北与加拿大友好, 而南面墨西哥国力较弱,除此之外附近并无大国,美国得以在这种外无强敌的环境中开展。这样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帮助美国躲过了一战和二战对本国产业的破坏,帮助美国在战后攫 取 经济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得美国可以全球扩张而不用担忧本土遭到打击。广袤的国土支撑庞大的人口承载量,资源优势帮助美国建立经济基础。与欧洲兴旺国家相比,广袤而空旷的国土、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
11、水热条件支撑美国大规模开展机械化农业, 进而支撑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直至今日,美国仍是世界的主要 粮食出口国,对世界各国粮食的控制帮助美国赢得了话语权。由于地广人稀,美国各地人 口自然聚集形成一个个大城市,连接各个城市的需求迫使美国大面积建造铁路和开展汽车 制造业,带动了美国工业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开展。大城市人口的集聚也有利于现代服务业 的开展,吸纳了大量城市就业。霸权主义是维持美国模式运行的核心要素美国模式得以运行的关键在于其在美元、军事、科技以及全球规那么方面的霸权主义。其一,美元霸权。美国的基本经济循环模式是,企业部门外包低利润的制造环节,然后本 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再买
12、回制成品,此过程提升了企业部门的利润率,同时积累贸易逆差, 美元净流出。外国获得贸易顺差即得到外汇储藏,然后通过购买美国金融资产(或者实体 经济直接投资)的方式重新投资美国市场,美元回流完成循环。美国能够长期维持双赤 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是主导性国际货币。(1)美元作为主要的全球贸易计价货币,美国可以利用美元方便地购买国际商品,因此 可以将制造业转移并奉行效率优先的开展模式。在此过程中,美国享受到了全球的优质商 品,且作为计价货币,商品价格受汇率影响较小。与此同时,因为美元霸权的存在,贸易 顺差国包括中国将出口收入转变为美元外汇储藏,贸易赤字可以通过印发美元来弥补,美 国贸易逆差不
13、会对其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反而使其获得了全球优质商品。(2 )资本账户方面,美国能够大规模利用本币进行国际融资,从而突破贸易赤字的国际 融资约束,同时也能发行美元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由于美国资产的低风险性和劳动本钱高 昂,外国投资美国金融资产和实体经济投资的收益率均较低,而美国投资外国金融资产和 实体经济的收益率都较高,美国金融业在此过程中往往能获得正的超额收益,其收益又进 一步促进其金融业开展。(3)美元霸权之下,巨额的财政赤字同样不成问题。美元是美债的计价货币,而且美国 国债卖给世界上所有持有美元外汇储藏的国家。虽然美国债台高筑,美国国债规模和贸易 赤字规模巨大,但美国国债仍然是信用等级最高的
14、金融资产,因为美国能够通过它的金融 霸权不断发新债还旧债,美债不会违约。图表25:美元循环示意图过去过去未来离岸美元市场 校融青行为欧洲美元市场-美元(经君工程)离岸美元市场 流动性冲击?欧洲美元市场资料来源:其二,军事霸权。在全球生产的背景下,如何保护美国企业资产,获取有利于美国企业的 价格和资源是美国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重要命题。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政府对外态度越发 强硬。里根上台后制定了向苏联主动出击的冷战战略。除此之外,历届美国总统先后发起 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通过军事实力扩张其在经济方面的 影响力。2019年,美国军费开支居全球之首,且约等于211名国家的总和
15、。图表26: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军费开支资料来源:Bloomberg,美国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可借鉴之处制造业空心化“制造业空心化”被广泛用来描述美国制造业的现状,尽管从占比来看美国制造业占比确 实在兴旺经济体中较低,但其总量规模仅次于中国,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且具有很高的 增加值率。因此,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并不表达在其制造业总量和竞争力方面,而是体 现在制造业广度不够,产业链不完整,其制造业的产品供给和其自身庞大的终端需求并不 匹配,容易遭受外部冲击。从行业门类来看,有四类产业可以通过提高投入或经营方式等手段来提高附加值率,分别 是:(1)规模效应和标准化行业,通过投资实物资本、提高工厂利用率
16、以及零部件和流程 标准化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如汽车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2)具有学习曲线效应 的行业,通过投入时间、资金和工程可以实现指数级的工艺改进,如半导体行业、新能源 行业;(3)研发和设计驱动的行业,利用研究、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和其他无形资产的 大量投入来创造差异化和市场化产品,尽管其生产过程可能外包,如高端药品、新一代数 字设备等,当然也包括芯片设计等现代服务业;(4)灵活且可定制的行业,围绕定制、分 布式生产、快速订单交付和售后服务等商业模式来进行小规模生产,如航空零件、医疗设 备等。但1998年2017年间,美国仅在研发和设计驱动行业的产值、总雇佣以及企业家数获得 增长,
17、而这些行业包含众多的服务业企业;美国在其他三类能获得高附加值的行业均有所 倒退,显示其产业结构调整并非完全合理;且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美国产业链完整度降 低,极易受到全球产业链中断的影响,不利于国家平安。图表27: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非完全合理(%).1995-2020年占世界产值比例变化1998-2017年总雇佣变化 19982017年企业总数变化规模效应和基于学习曲线标准化产业的产业研发和设计 驱动产业灵活的可定制化 产业资料来源:IHS Markit, US Census Bureau,大型企业垄断 美国模式推动创新,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行业的大型企业,但同时政府降低管制,使得互 联网巨头
18、垄断愈创造显。垄断企业可以轻松复制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并利用本钱和融资优势击败初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美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美国新创业企业数量在2001年后陷入瓶颈,新办企业和新办企业提供工作岗位数量震荡下滑,直到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才重新抬头,直至2016年后才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图表28:美国初创企业数量图表29:美国收入分配10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2013 2018贫富差距巨大在主要兴旺经济体中,美国的贫富差距相对更大,不利于整体福利和消费倾向的提高,也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从收入分配来看,美国前10%收入的阶层占据了 45%的总收
19、入; 从包含了金融资产的财富分配来看,美国前10%财富的阶层占据了近70%的总财富,而 前50%财富的阶层占据了 98%的社会财富,社会贫富差距巨大。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与 美国模式的多个运行机制都有关系:从产业结构来看,美国内部产业结构差距巨大,既有工资较高的信息技术行业,也有工资 较低的传统服务业,如住宿餐饮业;且因为大型企业的存在,公司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股 东和非股东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使得收入的初次分配便存在巨大差异;从政府部门来看,小政府模式下,美国的税收收入和福利支出均小于欧洲国家,说明政府 在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财富仍存于企业和富余居民;从居民部门来看,不同种族和
20、地域的居民在教育以及就业方面的机会本身便是不平等的,联 邦制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分配也存在限制。从教育和创新机制来看,美国的教育模式培养 天才、培养科学家,鼓励颠覆式创新,如果缺乏政府合理的引导,必然意味着高风险、 高收益和高差距的局面。从金融部门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以及美元霸权使得美国资本可以获得超额收 益,资产增值使得穷人陷入恶性循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仅能依靠工资收入的低收入 阶层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图表30:美国财富分配(万亿美元) 后50%前11% 前50%140 1 前 1%-10% 前 1%12010080604020089-09 92-11 96-01 99-03
21、02-05 05-07 08-09 11-11 15-01 18-03资料来源:美联储,资料来源:美联储,资料来源: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美国模式可借鉴之处市场对于美国模式同样存在一些常见的误解,比方认为美国的制造业不强,旦服务业比重 过大。但其实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制造业强国,且在高精尖的前沿制造领域具有很 强的优势,其主要问题在于比拟优势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之下,其制造业的产品供给和其自 身庞大的终端需求并不匹配,美国主要出口全球生产的高精尖原材料和高附加值制成品, 但进口大量的低端原材料、生活资料和消费品。服务业方面,服务业比重提升是迈向兴旺 经济体的必经之
22、路,现代服务业在助力制造业开展、提高生产率和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方面 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美国不仅具有满足国内庞大消费市场的生活型服务业,也有辅助全 球制造业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且现代服务业为美国带来了高附加值和高利 润,现代服务业仍将作为我国大力支持和开展的重点领域。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开展模式其实与美国模式更为接近。从资源禀赋上看,我国与美国更 为类似,但在社会历史背景和霸权主义方面,我国那么和美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拷贝美国模式很有可能导致水土不服,我国更应该在借鉴美国模式积极因素的基础之上,厘清美制造业空心化、大型企业垄断与贫富差距巨大的原因,并积极发挥政府在调节贫富差距、应
23、对资本自由化问题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具体而言,美国模式存在以下可借鉴之处:(1)美国大力开展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对我国大体而言是适用的,但需 要在此基础上做加法。因为我国不存在美国的全球霸权背景,维护产业链完整以及制造业 稳定仍是我国不可搁置的任务,对于国家平安至关重要;且提升人民幸福感和满足感也需要 生活型服务业的支持。因此,美国模式的经验在于,在维护好产业链完整性的基础之上,稳 定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适度适量地进行产业转移;同时 顺应服务业比重上升的历史经验,发挥现代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生产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同 时引导生活型服务业向提高人民幸福感满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发展 模式 美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