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一流”建设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隔5年再发力一一“双一流”建设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中国高校有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施工图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 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囊括了 147所建设高校,331个建设学科 (不含自定学科),其中,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 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 学科自行公布。距离2017年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印发,刚好过去5年时间。时隔5年再发力,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在哪
2、?亮点一: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解读: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显著变化首先体现在文件 标题上一一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两字之差,意味着什么?“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 发展成效明显,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但仍 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 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直言,若 干意见明确了 “双一流”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进 入新发展阶段,双一流建设要更加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注 重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新一周期的
3、建设重点和遴选标准上。在建设重点上,新一轮建设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 家战略需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点 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 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国际合 作交流水平、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等八个方面。 其中,特别强调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 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稳定支持具有创 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 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等等。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入选名单,上述负责人介绍,这也是“一次需求引导下
4、的布局调整”。“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 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 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 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 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认定中,新增建设学科必须同时符合切合 急需、水平出色、整体达标等三个要求。”亮点二: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解读: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不同,新一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 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公布的
5、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 建设学科名单中,42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包含A 类36所,B类6所;95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尽管名 单发布时就曾强调,这是“建设名单”,不是“建成名单”,但 仍引发了招聘时非“双一流”毕业生不要等“贴标签”行为。对此,有评论认为,新一轮建设中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 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种“理性的纠偏”。“双一流重点在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不是人为划 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 九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 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 至I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6、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 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该负责人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 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 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 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 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 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 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亮点三:北大清华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解读: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止匕外,新一轮建设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一一建设名 单中,北京大学
7、和清华大学没有明确的建设学科,而是“自主确 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 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 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表示,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 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 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 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 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 用。”他进一步表示,放权的主要考虑有三:“一是两校学科建设 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 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 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 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 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据悉,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 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邓晖周世祥)(2022 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