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docx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预测考 卷(含答案)1.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o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间的定量关 系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答案】:C【解析】:危险表征(危险度评价)是定量地确定在特定的暴露条件下一种化学 物在给定的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中已知和可能有害作用的发生概 率以及伴随的不确定性。危险表征是危险评定的第四步。危险表征的 目的主要是决策建议,包括发生的概率、严重性、给定的人群和
2、伴随 的不确定性。【解析】:C项,对人很可能的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是指对人的致癌性的流行 病学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的物质。某些情况下, 将对人的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在人体有 相同致癌机制的因子也归于此类。12.生殖健康的内涵是()oA.性生活方面:人们能享有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不必担心染 上传染性疾病和计划外妊娠B.生育功能方面: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及生育间隔 C.母婴安全方面:妊娠及分娩经过安全、妊娠结局成功,婴儿存活并 健康成长D.节育方面:夫妇能对节育方法进行选择,并获取安全、有效、易接 受的方法E.以上全是【答案】:E【解析】
3、: 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6点: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 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而且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 生育数目;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所选取的安全、有效、负担得 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有权获得生殖健康服务;妇女能够 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13.(共用备选答案)A.剂量-反应关系B. “阈值”C剂量-效应关系D.生物半减期E.拮抗作用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对人体毒性减弱是()。【答案】:E【解析】:E项,各化合物在体内交互作用的总效应,低于各化合物单独效应的 总和,即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对人体毒性减弱,这一现象称 为拮抗作用。一氧化碳可引起机体缺氧,随着一
4、氧化碳浓度增加,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是()o【答案】:C【解析】:效应是量反应(计量资料),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 的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 的剂量与个体或群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化学物的剂量 越大,所引起的量反应强度应该越大。C项,当CO浓度升高时,对 机体的损害越严重,符合剂量-效应关系。环境有害因素导致机体反应的临界值是()o【解析】:B项,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通常为非线性的“S”形曲线, 在阈值即临界值以下将不会产生或测不出有害效应。人群受碑污染,随着碎浓度的增加,慢性碑中毒患病率也增加是 ()o【答案】:A
5、【解析】:A项,反应是质反应(计数资料),指暴露某一外源化学物的群体中 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如死亡率,患病率等。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种群中质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 系。化学物的剂量越大,出现的质反应发生率应该越高。随着碑浓度 的增加,慢性碑中毒患病率也增加,符合剂量-反应关系。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度减低一半所需要时间是()。【答案】:D【解析】:D项,生物半减期是指污染物浓度减少50%所需的时间。生物半减期 长的化学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蓄积量就可达到有害作用水平;而生物 半减期短的,在一定的剂量下长期暴露也不会造成危害。14.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A.脑B.肺C
6、.骨骼D.肝E.肾【答案】:C【解析】: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骼,可引起氟骨症;铅毒作用的靶器官是 脑,臭氧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肺;漠苯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肝;镉毒作用 的靶器官是肾。15.青春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为()。A.刺激卵巢发育及排卵B.刺激垂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C.刺激子宫发育、内膜增厚、月经来潮D.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E.刺激卵巢分泌促卵泡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答案】:D【解析】: 青春期开始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增强,刺激 垂体释放出更多的FSH及LH,对女孩卵巢的发育成熟起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到青春中、晚
7、期,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血中FSH、LH及雌 激素、孕酮的浓度逐渐接近青年女子月经周期的典型变化。在卵巢激 素的影响下,少女的性发育逐渐成熟。16.弱碱性外源化合物在酸性尿液中()0A.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B.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减少,排泄快C.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快D.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E.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快【答案】:B【解析】:弱酸、弱碱性物质的排泄取决于尿液的pHo在生理条件下,尿液的 pH为66.5, 一般要低于血浆pH,有利于弱酸性物质的排泄。弱酸 或弱碱性有机物只有在非离子态时,才易于吸收。若呈离子态的比例 较高,则易溶于水,再吸收减少,
8、且易随尿液排出。17.矿物质又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特点不包括()。A.在体内可以合成,可以在人体代谢中消失B.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C.人体内矿物质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D.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E.微量元素在体内生理需要量和中毒剂量间存在较小的范围【答案】:A【解析】:矿物质的特点包括: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 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分布大多与其生理功能有关;矿物 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生理剂量与中 毒剂量差距较近。18.在视网膜上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的是()o11-顺式视黄醇A. 11-顺式视黄醛C.全反式视黄醛
9、D.全反式视黄酸E. 11-顺式视黄酸【答案】:B【解析】:视网膜上对暗光敏感的杆状细胞含有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后者系11- 顺式视黄醛与带有赖氨酸残基的视蛋白结合而成。经光照后,11-顺 式视黄醛转变为全反式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此过程能刺激视神经 形成视觉。全反式视黄醛经还原为全反式视黄醇,再经酶的作用重新 转化为11-顺式视黄醛,可在暗光下与视蛋白结合再次形成视紫红质。 19.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首选药是()oA.氯磷定B.解磷定C.双复磷D.阿托品E.亚硝酸钠【答案】:D【解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进入人机体内,抑 制神经组织、红细胞及血浆内的胆碱酯酶,形
10、成氨基甲酰化酶,使胆 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出现 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而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 受体结合,从而起到解毒的作用。ABC三项,均为胆碱酯酶复能剂, 不可用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毒。因为这些复能剂能增强该农 药毒性,延长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E项,亚硝酸钠为氟化物中毒解 毒剂。20.发生原因不明的疾病暴发或流行时,从流行病学角度,主要的工 作点是()oA.首先隔离患者,防止进一步传播B.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探索可能病因C.调查该病分布特点,判断蔓延途径和原因D.调查分析该病临床表现,依靠多种检查做出诊断E.寻找各病例间的关联,以
11、推测病因2.一12岁女孩儿,一年前月经第一次来潮,之后有时23个月来一次月经,有时1个月来一次,且经量较少,现已有半年未来月经,可 能的诊断是()oA.功能性子宫出血B.原发性闭经C.继发性闭经D.正常月经E.黄体功能不足【答案】:D【解析】:A项,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有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阴 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时出时停,出血量多少不定。B项, 原发性闭经是女性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 岁,第二性征仍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C项,继发性闭经是曾经 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些病理性原因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或 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
12、E项,黄体功能不全 的病人平时无不适症状,若出现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答案】:c【解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 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因此,当发生原因不明的疾病暴发或流 行时,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工作重点应是调查该病的分布情况,在 此基础上探索疾病的病因及其可能的传播途径,进而提出合理地控制 措施。2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筛查儿童肥胖的方法是()。A.年龄别体重B.身高标准体重C.身高体重指数D.皮褶厚度E.体重指数(BMI)【答案】:E【解析】: 年龄别体重、身高标准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皮褶厚度等都是传统的 评价儿童现时性营养状况的方
13、法。A项,年龄别体重只适用于新生儿 和婴幼儿;3岁后因受身高影响越来越大而使有效性显著下降。BC 两项,身高别体重指标只局限于评价营养不良,评价肥胖误差大而逐 步被身高标准体重取代。近年大量研究又证实,身高标准体重不能准 确反映性发育早晚对筛查肥胖的干扰作用。D项,皮褶厚度通过估测 皮下脂肪来评价肥胖,但易因不同人员的操作技术差异而产生系统误 差。E项,体重指数(BMI)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不仅能敏 感反映身体充实度,且受身高影响小,与体脂累积程度的相关性高, 所以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筛查儿童、成人肥胖的主要方法,建立相应的 标准,正在逐步统一使用。22.与机体抗氧化密切相关的营养素()。A
14、.铜、锌、镒B. B-胡萝卜素、硒C.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D.都是E.都不是【答案】:D【解析】: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B -胡萝卜素、维生素C、 维生素E等维生素;铜、锌、镒、硒等矿物质;花青素、类胡萝 卜素等植物化学物。23 .制定室内微小气候标准时,应主要考虑()。A.气流B.气湿C.气压D.气温E.热辐射【答案】:D【解析】:D项,在制定微小气候卫生标准时,要研究影响室内微小气候和机体 适应能力的各种因素。气温变化既是影响体温调节的主要因素,又较 易受外界气象因素的影响,所以制定室内微小气候标准应以气温为 主。24 .(共用题干)为了解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在该
15、市随机抽取3个城区,每个城区 随机抽取2个社区,对抽取社区内的所有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 行调查。(1)该调查采取的抽样方法为()o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方便抽样E.系统抽样【答案】:B【解析】: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该调查以社区为单位抽取样本,对抽取的社区中所有符合条 件的居民均进行调查,因此为整群随机抽样。该调查可计算()。A.发病专率B.罹患率C.患病率D.存活率E.发病率【答案】:C【解析】:该调查属于横断面调查,得到的是某一时点上的患病信息,而不是发病信息,故所获指标只能是患病率。25.从区域定点采样所获环境中毒物
16、浓度的结果,可作为()。A.作业者的吸收量B.作业者的接触水平C.作业者的吸入量D.危险因素评价的重要内容E.环境污染状态【答案】:D【解析】:定点区域采样是将采样仪固定在车间某一区域,可直接反映该区域的 环境质量,作为危险因素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采样系统固定,未考 虑作业者的流动性,难以反映作业者的真实接触水平。反映工人接触 水平一般用个体采样。26.成熟(maturity)是指机体的()。A.形态生理和心理都达到成人水平B.形态和功能达到成人水平C.系统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D.身体各部的大小和重量都达到成人水平E.组织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答案】:B【解析】:成熟就是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
17、,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 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27.编制简略寿命表时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是指()。A.0岁组的平均人口数B.0岁组的尚存人数C.所有年龄的平均人口数D.所有年龄的尚存人数E.0岁组的生存总人年数【答案】:B【解析】:简略寿命表典型的年龄区间是0,1,5,10,85。简 略寿命表的年龄区间5岁以前不等距,5岁以后一般等距,即从5岁开始,每5岁一个间隔。其中假定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即指0组的尚存人口数。28.(共用备选答案)A.简单扩散B.滤过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动转运白细胞吞噬微生物、肝脏网状内皮细胞对有毒异物的消除方式属于()o【答案】:E【解析
18、】:通过细胞膜的流动将某些固体颗粒、液态微滴或大分子物质包绕并吞 入细胞的过程称为吞噬作用或胞饮作用,属于膜动转运。铅、镒、镉、铭等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c【解析】:主动转运是化学毒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过 程。主动转运具有以下特点:转运系统对于化学毒物的结构具有特 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载体具有一 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使用同一 转运系统转运的化学毒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需要消耗能量。 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重金属通过生物膜需要借助载体。 重金属往往具有蓄积性,其蓄积部位的离子浓度较高,因此透过细
19、胞 膜时为逆浓度梯度,属于主动转运过程。水溶性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并由血液进入神经组织的一系列 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D【解析】:水溶性葡萄糖在胃肠道中的浓度比血液中的高,属于顺浓度梯度转 运;其脂溶性不高,无法简单扩散,只能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该方 式称为易化扩散,又称为载体扩散。凡是分子量小的(100200)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 ()o【答案】:B【解析】:滤过是化学毒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 经频发、不孕或流产,而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题中女孩11岁初 潮,因此排除原发性闭经的诊断。而目前月经周期仍不规则,虽然已 有半年未来月经,但因
20、其还未建立正常月经周期,因此排除继发性闭 经的诊断。经量较少,也同时排除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可能。3.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致病菌相似C.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 群【答案】:C【解析】:C项,总大肠菌群部分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粪便,属于人体肠道内的正 常菌群,一定条件下才致病,不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4.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可以不断地积聚浓缩,这种现象称为()o渗透压使水通过膜上的微孔,溶
21、解于水的分子直径小于膜孔的化学毒 物随之被转运。颗粒和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E【解析】:膜动转运是指细胞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的某些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的 交换过程。包括: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胞吐作用。(6)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型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答案】:A【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大且处于非解离态的物质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通 过简单扩散跨膜运输。29 .长期保藏肉类、鱼类在何种温度才能有效抑制脂肪氧化和霉败? ()一30-20A. 一20 10-io-oB. 0-4E.以上均不对【答案】:A【解析】:冷冻法是保持动物性食品感官性状、营养价值以及便于长期保藏
22、食品 的较好方法。A项,解酯酶在一20才能基本停止活动,故长期保藏 肉类、鱼类应在一30一20才能有效抑制脂肪氧化和霉败。30 .下列哪种食物是不含氧背类植物?()A.苦杏仁B.苦桃仁C.葵花籽仁D.枇杷仁E.李子仁【答案】:C【解析】:含氧昔类植物包括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木薯等,其中 以杏仁中毒最多见。31 .样本率的标准误Sp的特点是()。A. n越大,则Sp越大B.p越大,则Sp越大C. 1 P越大,则Sp越大np越大,则Sp越大D. n越大,则Sp越小【答案】:E32.湖水如呈现绿色、红色或黄绿色时表明()oA.水中藻类大量生长B.含低铁的水排入湖内C.含硫酸盐的污水排入湖
23、内D.含氯化钠的污水排入湖内E.含硫酸镒的污水排入湖内【答案】:A【解析】:洁净水无色,天然水呈现的颜色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水中所 含无机物造成的,常呈现天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络合物的颜色。 A项,在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可使水面呈不同颜色,如绿色、红色或 黄绿色。33 .职业性肿瘤最好发的部位为()。A.肝脏和肺B.肺和脑C.肺和皮肤D.皮肤和骨骼E.卵巢和子宫【答案】:C【解析】:职业性肿瘤有比较固定的好发部位或范围,多在致癌因素作用最强 烈、最经常接触的部位发生。由于皮肤和肺是职业致癌物进入机体的 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的器官,故职业性肿瘤多见于肺和皮肤。34 .四分位数间距()。A.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卫生 执业 医师资格 考试 预测 考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