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勠力同心共筑绿色未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力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勠力同心共筑绿色未来.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述1.气候变化亟需各界通力协作,中国肩负净零重任31 .中国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加速关键行业的转型7.实体企业应抓住减排机遇,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并打造可持续供应链132 .金融机构应建立绿色金融发展能力,通过专业化运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202222总结交通部门:迅猛发展公共交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电动化,通过提升电池技术和扩张 充电基础设施实现新能源车总拥有成本的降低、里程焦虑的消除以及驾驶体验的升级, 以持续加强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力;针对燃油车,在大规模禁止传统燃油车而仅留下少 部分(小于10%)低油耗车型的同时,提升燃油车能效。同时,加速氢燃料飞机的研发, 力争在204
2、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建筑部门:在建筑领域,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公众认知以加强执行建筑节能改造(如热 力管网改造、加强墙体隔热);在供暖领域,需积极推进热泵的应用拓展,提升在极 寒地区亟待解决的供暖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推动取暖的去碳化(如推进电能、工业 低品位余热代替燃煤供暖);太阳能热水器也需突破现今主要应用在远郊地区、价格 低廉、质量参差不齐的瓶颈,争取更大的市场渗透率。炊事电气化将是建筑部门节能 减排贡献最大、却比较难以实现的举措,需提升公众对电炊具的接受度,并扩大居民 建筑电网容量。 农业与土地利用部门:推动生物沼气池规模化发展并逐步提升后市场运维服务的成熟 度;化肥的过度利用是农业
3、温室气体(如一氧化二氮)排放的始作俑者,化肥产业革 新将有效推动肥料结构的优化,并加速科学施肥方法的普及;在垃圾处理方面,推进 垃圾焚烧处理的研发和应用的渗透率,进而破解现有技术与成本方面的难题,取缔对 填埋处理方式的依靠,让焚烧处理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达到80%的水平;持续挖掘 碳汇增长的潜力,进一步推进造林与再造林工程,增强温室气体吸收能力,为负排放 贡献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截至2050年,我们预计完成减排目标各项举措所需累计投资为90-100万亿人民币,约 占2020-2050年累计GDP的2% (参阅图5)。其中,由于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原因,交通 部门所需投资最大,主要包括推广新能源汽
4、车和氢燃料,倡导公共交通出行。能源部门次 之,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以及CCS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拓展驱动。除此以外,工业 部门的工艺流程创新、建筑部门的热泵技术、农业与土地利用部门的垃圾焚烧处理也将占 据较大的投资份额。2.3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是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在清洁能源推广方面,中国需要积极在需求与供给两端同时推动清洁能源应用。根据 我们的分析,在1.5路径下,终端需求中的化石能源占比须限制在25-30%的比例内;用 于发电的化石能源占比应保持在20%以内(参阅图6)。中国在绿色金融上虽然发展迅速,规模全球领先,但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仍有待完善。 2019年,中国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贷款
5、余额超过11万亿元,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同年, 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年发行量超过3,800亿元,占全球债券发行总规模的20%,总量位居全 球第一。当前绿色投融资未满足需求约4-5万亿元,仍以每年约1万亿元的速度在持续拓宽。图5 |在2050年前累计投入90100万亿人民币2020-2050年达成2和1.5目标所需累计投资额和主要投资领域(万亿元)1.5情景2情景190-100推广光伏、推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 和氢燃料,倡导推广光伏、推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 和氢燃料,倡导公共交通出行累计 GDP的 1%50-60推广核能和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工艺创新推广商用 和工业自新能源汽 有发包车和氢燃产热脱碳
6、料居民生活垃圾处理 全面电气和造林 化和热泵应用累计GDP的2%能源 工业 交通 建筑 农业与2目标 能源 工业 交通 建筑 农业与1.5目标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来源:BCG模型测算。图6 |中国需要积极地在需求与供给两端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情景:终端需求中的化石能源占 比须限制在2530%终端能源需求(百万吨标准煤)情景:终端需求中的化石能源占 比须限制在2530%终端能源需求(百万吨标准煤)1.5情景:用于发电的化石能源占比 应保持在20%以内4,0003,ooo2,0001,0000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煤炭然气 电力 力焦炭 石油能电石油发电太
7、阳能发电一水电I然气发电 生物质发电 风电核电来源, BCG分析o1嬴S15C情景初水电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电力需求总体增长,水电发电量的绝对数值仍持续增加。然而,由于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存在差异,导致国际上认可度欠佳。在2019年中国绿 色债券发行规模中,不符合国际标准的比例高达43.9%。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参 阅图7),需要由政府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主导和推动:图7 |中国需要由政府主导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政府主导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区监管法规 产业监督-出台限制性环保法规,督促企 业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建立绿色数据披露机制,要求 企业披露绿色数据 金融机构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对 宏观环境
8、进行审慎评估 资金端引导:建立专业配置标准 并引导=激励政策 产业端激励:通过扶持政策(如 贴息等),降低绿色产业/企业的 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端激励:通过扶持政策 (如资本要求、自持和风险计提 要求)降低绿色金融业务的资金 成本,鼓励产品创新 资金端激励:鼓励保险资管和社 保基金积极参与,引导境内外投 资者向绿色金融机构进行有效配f 基础设施 绿色资产交易:绿色资产(包括 碳排放权)交易通道和绿色金融 资产流通平台 绿色标准:制定与国际统一/互认 的绿色行业和绿色资产标准和定义 绿色评级:推动绿色认证和评级 绿色数据:推动金融科技与数据 技术的应用,整合各数据源指引与赋能食金融机构资产投资:系
9、统化构建绿色金融业务能力,满足不I 资金吸纳: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探索新业务模式, 同规模与行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推动绿色产业发展I通过专业化运作引导资金的配置监管法规方面:产业端应出台限制性环保法规,督促企业减少碳/污染物排放,并建 立披露机制来督促企业披露绿色数据。政府还应对金融机构进行规范,要求其对宏观 环境进行审慎评估,同时在资金端建立专业配置标准并进行引导。 激励政策方面:在产业端,通过贴息等扶持政策降低绿色产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在金 融机构端,通过资本要求、自持和风险计提等扶持政策来降低绿色金融业务的资金成 本,鼓励产品创新;在资金端,应鼓励保险资管和社保基金积极参与,引导境内外投 资者
10、向绿色金融机构进行有效配置。 基础设施方面:制定绿色资产交易通道和绿色金融资产流通平台(参阅图8);与国 际统一/互认绿色行业和绿色资产标准;推动绿色认证和评级以及金融科技与数据技 术的应用。图8 |全球已有67个行政区域制定了碳价格,中国也应积极推行碳交易等绿色资产交易机制全球已经有67个行政区域以各种形式对碳排放制定了价格中国也在加强碳排放监管和推动碳交易价格冰岛乌克兰中国大陆“哥伦比亚;巴西髓蠡岛英属哥色比亚省华盛顿州强 俄勒冈州吟. 加利福尼亚州,华大利亚好,新西兰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对碳排放提出更为严格的控制目标已同时实行/计划同时实行已实行/计划实行碳交易平台和碳税碳交易平台或
11、碳税交易平台及碳税仍在商讨中中国已于2013年提出了碳排放交易系统(ETS )的概念,未来计划全国普及和全行业推广来源,世界与艮彳亍, BCG 分析注:圆圈代表国豪下属司法看辖区。圆圈大小代表区域大小,即大圆圈指代省/州,小圆圈指代城市。3.实体企业应抓住减排机遇,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并打造可持续供 应链企业是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它们已经开始先行先试,积极开展绿色探索和实 践。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大步骤来实现更为高远的减碳目标(参阅图9):现 状评估、目标制定与减排举措评估以及减排路径制定。图9 |企业需要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碳减排目标企业碳排放 一目标制定与. 减排路径制定现状评估.减
12、排举措评估 . 与运营优化图9 |企业需要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碳减排目标企业碳排放 一目标制定与. 减排路径制定现状评估.减排举措评估 . 与运营优化短期减排路径确定减排的目标梳理各类减排举措组织赋能投资方管理评估企业当前的 碳排放来源与类型少长期减排方案7生态体系建设7。场复评估评估举措的 效果、技术 成熟度 和经济效益在当前排放与政策下, 预测未来的发展基线对企业碳排放现状的评估为了制定减碳路径,企业需要首先评估其当下碳排放量、主要碳排放来源以及能源类 型。基线的建立和碳排放根本原因的分析可以助力企业建立合理举措,并支持企业通过与 基线的对比,持续衡量举措的有效性。积极评估碳排放现状对于能源使
13、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同等重要。针对能源上游企业, 如占全国碳排放40%的发电企业,首要任务是建立可量化的“基准线”,实现后期对碳排 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并助力企业参与并受益于全国的统一碳市场。能源使用的下游企 业,也需要关注其本身生产活动所需的能源结构;同时、因其对自身价值链起到至关重要 的引导作用,能源使用的下游企业更需要建立对自身及其价值链碳排放的全面评估。例如, 对于服装品牌,其服装产业链上游的印染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碳排放量和生产效率,其运 营所需的配送中心、运输和门店都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碳排放污染,这些因素都应纳入能 源使用下游企业对其碳排放现状的全盘评估中。3.1 目标指定与减排举措
14、评估根据BCG分析,企业自身的主要减排举措可多达200余项(参阅图10),包括能源结 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及碳捕获等。能源结构转型指以可再生能源、核能及生物质 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举措包括大力发展离岸和在岸风能技术、光 伏太阳能以及大坝和川流式发电水能;挖潜海洋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通过厌氧消化工农、 市政、动物废弃物生成沼气等。图10 |总共包含了超过200种碳减排举措示例BCG碳减排举措数据库包含技术数据、成熟度评估和经济效益数据T 可壬4-台匕话传统在岸离岸固定式离岸浮式新兴(磁悬浮、高空、 无叶片)一光伏太阳能晶圆传统薄膜聚光新兴技术(有机、钙钛 矿、量子点电池
15、)聚光太阳能非聚焦(平板式)线聚焦(抛物线槽式、 线性菲涅尔) 点聚焦(太阳能发电 塔、斯特林发动机)一海洋能潮汐能 波浪能 海流能 海洋温差能 海水盐差能 水能 传统大坝 川流式发电, 氢碱电解 PEM电解 氢能生产方式沼气生物甲烷 生物甲醇 生物乙醇 生物石脑油 粗甘油.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SOEC ) 厌氧消化 热解/气化 电浆重组。超临界水气化.光电催化 光催化 热化学分解水T 可壬4-台匕话传统在岸离岸固定式离岸浮式新兴(磁悬浮、高空、 无叶片)一光伏太阳能晶圆传统薄膜聚光新兴技术(有机、钙钛 矿、量子点电池)聚光太阳能非聚焦(平板式)线聚焦(抛物线槽式、 线性菲涅尔) 点聚焦(太阳
16、能发电 塔、斯特林发动机)一海洋能潮汐能 波浪能 海流能 海洋温差能 海水盐差能 水能 传统大坝 川流式发电, 氢碱电解 PEM电解 氢能生产方式沼气生物甲烷 生物甲醇 生物乙醇 生物石脑油 粗甘油.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SOEC ) 厌氧消化 热解/气化 电浆重组。超临界水气化.光电催化 光催化 热化学分解水废弃物/生物质能rsancEKd/i/ kI农业废弃物动物废弃物市政废弃物的有机部分污水污泥工业残渣-纸浆业(黑液) 工业残渣-甘蔗渣 工业残渣-食品行业沼气生产方式藻类气化热解水热碳化(HTC )水热液化(HTL )超临界水气化酵素发酵将沼气升级为生物甲烷(并压缩和液化)十通过厌氧消化气
17、化沼渣,生成彳匕月巴士通过热解气化生物炭,生 成燃料/化肥卜通过热解将生物油转化为氢 化油4通过前处理升级生物质能 属性干燥、切碎、研磨造粒和压块烘焙热解土生物质能燃烧方式固定床锅炉(移动炉排、振动炉排、阶梯式炉排)流化床锅炉(鼓泡或循环)-十生物甲烷购买证书(等同 于购电协议).十发热生物质能发热生物气发热生物甲烷发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生物气发电生物甲烷发电抽水蓄能 飞轮压缩空气储能(CAES ) 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重力势能机电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银氢电池液流电池金属电池锂阳极电池 液态金属电池电子电容器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 )化工燃料电池氢能合成天然气储热熔盐液化
18、空气储能热泵储电 可再生能源-热能_非聚焦(隼板,) 线聚焦(抛物线槽式、 线性菲涅尔) 点聚焦(太阳能发电 塔、斯特林发动机)地热热能以液体为主的发电厂 增强型地热系统能效针对特定需求的动因和能源 监测维度推广太阳能热供暖能效压缩空气生成及应用泵应用IE3/IE4电机和变频器通风设备冷冻厂通风和空调技术ICT照明压缩机蒸汽生成通过数字化实现的工艺热节省通过数字化实现的机械能节省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能效替代制冷和空调系统的氢 氟燃/全氟化碳 热回收低温余热吸收式热转换器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 高炉/锅炉燃烧优化富氧电炉工艺梯级原油蒸储替代脱硫微波裂解分离膜对二甲苯分离烯品/石蜡分寓燃料气
19、的其他用途汽提热电联产SMR中碳捕获和储存(CCS燃烧燃烧后化学就燃烧氧燃料燃烧燃烧前FCC发电厂CDUSMR在岸管道离岸管道船舶管道+碳储存在岸盐水层离岸盐水层 枯竭的油气储层丫碳捕获与利用(CCU+矿化骨料无机碳酸盐甲醇尿素乙烯聚碳酸酯/多元醇 聚合物制备原料丁爵直接利用干冰饲料十燃料海藻油,液态化石燃料碳纳米管有机溶剂细菌炭黑二氧化碳燃料电池来源:BCG碳减排举措数据库。模式升级要求企业改变现有设备和工艺的运转模式,来推动节能减排,比如采用创新 工艺流程以及使用热泵技术等。例如,中国电网企业与研究机构正积极推动电化学储能等 方面的研究和规模应用,为发电侧能源转型做好充分准备。在工业部门中
20、,流程创新是推 动1.5C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比如钢铁领域的短流程炼钢与节能技术改造、化工领域的甲 醇制烯燃技术作用显著。能效提升方面,企业应该通过推动工业设备节能、降低燃油车能耗以及推广节能电器 等方面的举措来提升能源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太阳能热供暖;采取节能的压缩空气 生成及应用、通风设备、照明和压缩机等工业设备;通过数字化实现工艺热节省和机械能 节省;以及低温余热和吸收式热转换器的热回收。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方面,企业在能源和工业领域中使用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能 源发电时,采用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在碳运输和存储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化学链燃烧和 氧燃料燃烧,经在岸、离岸和船舶管道运输,采
21、用在岸、离岸和枯竭油气储层存留等措施。 在利用捕获到的碳方面,企业可直接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以及当作甲醇、尿素和乙烯等 化学品、海藻生物质能以及液态化石燃料的原料。此外,碳纳米管、有机溶剂细菌和炭黑 等新兴利用方式也在考虑之列。3.2 技术推动的能源结构转型是关键在上述诸多减排举措中,技术推动的能源结构转型是各行各业企业达成减排目标的最 关键抓手(参阅图11)。根据BCG模型测算,在1.5C情景下,在上述四大抓手中,能源 结构转型所能贡献的额外温室气体减排量居首,高达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他排序依次 是:模式升级(14亿吨)、能效提升(3亿吨)和碳捕获、利用及储存(4.3亿吨)。比如,绿电采
22、购是目前很受关注的能源结构减排举措,企业需要综合考量方案可行性、 所需成本与当地政策。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措施有可再生能源直采计划(DPP)和跨省电力 交易,两者成本相对较低,但前者目前只在部分省份中可行,只要企业与可再生电力能源 供应商达成一致,即可在省级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而后者交易须有省级政府主导,需 要在两个省之间达成协议,然后交易必须在北京的电力交易中心完成。由于最新国家政策 推出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修改了保证采购量,以及出台互不补贴政策,以促进 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市场交易,未来或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采纳DPP政策。聚焦DPP的可再生能源直采方面,购买方须了解下列各利益相关方的关
23、键考量因素, 以应对直接采购谈判的复杂挑战。可再生能源购买方关注价格和稳定性,希望可再生电价 至少要与基准电价持平,且能保证稳定供应才能满足生产制造需求。可再生能源供给方最 关注边际利润,希望出售未被电网采购消纳的电能,来获取发电权并赚取边际利润,以抵 消不断增长的调峰成本。电网公司要保证输电安全、负载可控,并提供调峰服务。交易市图111在这些举措中,技术推动的能源结构转型是企业达成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抓手各抓手贡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现状 现有举措能源结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2050年排放量碳储存技术(1.5情景)-2(情景减排1.5情景额外减排来源:BCG模型测算。 2
24、019 年。场负责合规,根据政策审核出具合同并监督价格。地方政府机构要出台法律法规维持可再 生能源的供需稳定,同时实现中央政府设立的RPS、无补贴项目等目标。据调查,目前为止,大部分供电企业同意在电网购电价格基础上给出约2分钱/千瓦时 的优惠。河北、山西和广东均有供电企业愿以低于电网的价格出售可再生电能。以福建的 可再生电力直接采购为例,2019年12月可再生电能的平均交易价格为37.32分千瓦时,比 电网价格低2分钱。绿电直购虽然有助于企业降低电力成本并履行环保义务,但是否可行 依然高度依赖当地政策。目前该计划可行性主要受两种政策影响:省内可再生电力直接采 购市场限额,以及可再生电能优先调度
25、。因此,需要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制定,加速可再生 电能的推广。3.3 企业打造可持续采购和供应链的五大举措除了上述减排方面的努力,企业还可以通过梳理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在供应商、 采购、产品服务、运营和管理客户这五大方面来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参阅图12):邀请供应商参与减排:在企业确定了排放基线后,可以与供应商共享减排数据,与供 应商合作商讨如何解决排放问题。制定减排标准也要积极让供应商参与其中,并持续 追踪减排表现。图12 I企业可以通过五大举措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五大举措贯穿碳减排方案减排措施的关注重点排放类别I工改变采购战略:调整运营政策f 鬻靠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生产资料 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
26、 上游运输和配送 经营产生的废弃物 商务出行 职员通勤 上游租赁资产 下游运输和配送 售出产品的加工 售出产品的使用 售出产品的寿命终止处理 下游租赁资产 特许投资举措落实所涉及的职能部门r运营活动采购产品开发运营设计可持续的采-重新设计产品以-就范围1-3项工客户拓展白厂重新设犷 I 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生产产品使用具体活动确定排放基线, 与供应商共享数 据购战略确保可持续性制定标准,并持续追踪表现与供应商合作解决排放问题引入“联合采购” 扩大绿色需求规 模作设定目标并汇 报进展引入低碳管治机 制,统一内部激 励措施,赋能组 织与同业、政府、 投资者和消费者 积极接触,推广 减排方案与计划来源:
27、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科学碳目标;BCG分析。 改变采购战略:企业应设计可持续的采购战略,并通过引入“联合采购”来扩大对绿 色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规模。 重新设计产品:产品开发层面,为确保可持续性,企业有必要对某些产品和服务进行 重新设计。 调整运营政策:根据上下游中相关运营情况设定目标并汇报进展,引入低碳管治机制, 统一企业内部激励措施,来赋能组织减排。 邀请客户参与减排:与行业内伙伴企业、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积极接触,推广减排 方案与计划。3.5制定减排成本曲线和完整的绿色发展战略减排任重道远,绝非一个利益相关方、一套管理班子或一个部门的工作,企业需要综 合多方因素,制定减排成本曲线和成本效益高
28、的可行减排路径。制定减排路径须考虑以下 主要因素一:企业内部包括自身排放基线、减排目标设定、减排技术偏好和可行性等;供应链减排因素包括:上下游排放基线、减排潜力、技术成本、生态伙伴合作意愿以及碳排放 属性和责任划分。止匕外,通过制定减排成本曲线,企业能识别成本效益最高的可行减排路径(参阅图13)。图13 |企业需要综合多方因素,制定减排成本曲线,制定成本效益高且可行的减排路径减排路径制定所需考虑的因素减排路径制定所需考虑的因素企业自身减排需要考虑的因素自身排放基线情况减排目标设定对于减排技术的偏好技术可得性技术可行性技术成本减排潜力供应链减排需要考虑的因素上下游碳排放基线情况减排潜力技术成本生
29、态伙伴合作意愿碳排放属性划分和责任分配可再生能源:签订绿电协议, 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 比重效率:优化供应链中的碳排 放量可再生能源:提高现场太阳能 光伏发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再生能源:经过认证的绿 色能源CO2成本 28-40美元/吨O00O0-100效率 可再生能源 燃料转换 氢能 iccus减排成本曲线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成本效益最高的可行减排路径 关键理念示例:减排成本曲线 某工厂减排成本示例(美元/吨) 200o潜在可行措施效率:渐进式原油蒸惚燃料转换:将电能转为热能, 提高电转热在工艺中的比重CCUS :利用碳回收生产甲醇殿嚼瀛翌源一从烟H效率:客户确定的减排举措CCUS :将
30、回收的碳用于制造 建筑材料中的骨料厂CCUS :对剩余的碳排放进W行捕获和储存/回收伪I燃料转换:提高固态生物质在工艺蒸汽/热能中的比重或效率:其它举措:制氢:绿氢一电解制氢注:CCUS =碳捕获、利用与储存。在组织和管理层面,企业还需考虑设计完整的绿色发展战略,为节能减排提供关键支 撑与组织赋能(参阅图14)。首先,绿色战略离不开组织顶层董事会与CEO的强力支持, 以及组织赋能。其次,公司要以明确的愿景、可实现的雄心、有凝聚力的阐述以及清晰的 商业测算,来设计一系列影响力大且可推广的举措,通过“强强联合”的手段来扩大减排 影响。再次,清晰可衡量的目标与追踪机制,就重点与利益相关方积极互动和沟
31、通,以及 将碳减排相关问题纳入投资人报告也将成为公司减排事业的关键支撑。助力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戮力同心,共筑绿色未来综述气候变化让人类站在了事关自身命运存亡的历史关头。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本世纪 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以上,粮食将减产5()%,多达75%的物种将面临灭绝。为遏制全球 变暖的严峻趋势,作为高速发展的碳排放大国,中国承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坚持沿着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框架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 2050年之前实现75-85%的碳减排。除履行大国责任外,中国对减排目标的积极追求将为 其在可持续发展、直接经济促进和国家能源安全上带来切实利益。为
32、实现上述宏大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 加速关键行业的绿色转型。实体企业应当抓住减排机遇,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并打造可持续 供应链,拥抱绿色未来。金融机构应建立绿色金融发展能力,通过专业化运营促进绿色产 业发展。中国碳排放来源以能源与工业为主,自2013年以来已进入平台期。为实现碳中和承诺, 中国需要沿着1.5C减排路径不懈努力,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与土地利用等五 大部门均需推进减排。截至2050年,我们预计完成减排目标各项举措所需累计投资为90- 100万亿人民币,约占2020-2050年累计GDP的2%。其中,由于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原因, 交通部门
33、所需投资最大,主要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倡导公共交通出行。能源部 门次之,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以及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的研发与应用拓展 驱动。除此以外,工业部门的工艺流程创新、建筑部门的热泵技术、农业与土地利用部门 的垃圾焚烧处理也将占据较大的投资份额。 政府:中国的大力低碳转型应以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为关键抓手。在绿色能源方 面,中国需要在需求与供给两端同时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需要 由政府从监管、激励政策和基础设施三方面进行主导和推动减排。 企业:企业是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已经在积极开展绿色探索和实践。我们建 议,企业可以通过现状评估、目标制定与减
34、排举措评估来实现更为高远的减碳目标。图14 |企业还需考虑关键支撑与组织赋能,制定完整的绿色发展战略(T)董事会与CEO的强力支持战略方向 与举措明确的愿景、可实现的雄心与有凝聚力的阐述清晰的商业测算一系列影响力大且可推广的举措通过“强强联合”扩大影响关键多援清晰且可衡量的目标天铤支型O 与追踪机制 重点与利益相关方 进行互动与沟通将碳减排相关问题纳入投资人报告中赋能因素曾强有力的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与激励机制来源:BCG分析。4.金融机构应建立绿色金融发展能力,通过专业化运营,促进绿 色产业发展作为减排合作中的关键一环,中国的金融机构应全面打造绿色金融的专业化运营能 力,致力于提升绿
35、色价值创造,助力实体产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实现 绿色战略愿景(参阅图15) o制定绿色战略的愿景图15 |金融机构应打造绿色金融的专业化运营能力0 致力于提升绿色价值创造,助力实体产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领域确定紧扣企业战略核心的关键领域/行业,推行绿色金融举措加强国内外合作,以及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借鉴国内外绿色金融领域领先机构的经验并与之合作,同时与监管机构保持紧密沟通推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 产品创新:探索创新产品设计,提升资产质量 与收益率,增强产品吸引力 业务模式:积极探索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绿色 金融业务模式,如:成立独立事业部,以及与 政府联
36、合成立独立机构等打造绿色金融业务的运营支撑 组织架构:建立具有相关专长和权威的数据金 融领导与支持团队 赋能工具:建立绿色金融的算法模型和评级/评 分机制,制定持续追踪的绿色金融业务报告机 制 IT平台:建立强大的IT平台,以支持绿色数据的 收集、分析和访问来源:BCG分析。首先,金融机构要明确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紧扣企业战略核心,在工 业和能源等关键行业领域推行绿色金融举措。中国的金融机构还可以以国际领先政策性金 融机构为参照,来进一步明确需要聚焦的投融资决策和金融创新领域。例如,世界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和绿色气候基金等金融机构中,偏好程度较高的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低碳 交通、健
37、康食物与水安全、可持续城市社区、节能环保、建筑、城市、工业与设备等等。其次,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来借鉴先进经验和举措,并与监管机构保持 紧密沟通。此外,中国的金融机构若想成功践行绿色金融还需要推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不断 探索创新产品设计,提升资产质量与收益率,并增强产品吸引力,同时寻找适合自身业务 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模式,如成立绿色机金融部和绿色投行等独立事业部门,以及与政府 联合成立独立机构等等。德国某银行成立的绿色机构业务银行就是可借鉴的成功例子。该银行以再贷款和再融资等业务为主来支持其他金融机构拓展绿色金融业务,目前已成为推 动欧洲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机构,ROE优于德国商业银
38、行平均水平。最后,绿色金融业务的壮大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和运营的支撑。例如,在组织架构上, 需要建立具有相关专长和权威的数据金融领导与支持团队。赋能工具上,可以通过区块链 技术实现发行方与投资者直接对接,无需第三方机构参与,利用AI等技术实现部分环节自 动化来降低人力成本。评级追踪上,可以利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建立绿色金融的算法模型 和评级/评分机制,制定可测量可追踪的绿色金融业务报告机制,确保资产认证和评级真 实可靠。数据收集上,可以通过建立强大的IT平台,来支持绿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访问; 将绿色数据存储于公用链平台上,提高数据透明度实现有效共享。总结科学家一致认为,人类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39、而且这一过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发生,如不加遏制,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遭遇灭顶之灾:珊瑚礁濒临灭绝;大部分热带 雨林消失;格林兰冰层及北极夏季海冰将融化;数千沿海城市每年将有十个月被洪水席 卷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各行各业必须背水一战,实现 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乃至社会各界达成共 识,采取全面行动,通过合作达成一致的全球温控目标,避免最坏的灾难性结果发生。中 国既是碳排放大国,也是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和土地绿化的表率。在未来,中国推进可持续 战略和减排举措的实施,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每一个相关部门、企业与个人
40、, 都应持续关注低碳减排这一重大课题,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的主导和通力合作下, 积极采取行动,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颗蔚蓝星球。目前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与燃料消耗。企业自身的主要减排举措可多达200余 项,包括能源结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以及碳捕获等。企业应综合多方因素, 制定减排成本曲线,选择成本效益高且可行的减排路径,并赋能组织确保绿色转型 落地。 金融机构:作为减排合作中的关键一环,中国的金融机构应致力于提升绿色价值创造, 助力实体产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实现绿色战略愿景。金融机构可 以通过明确绿色发展重点支持领域,并推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打造运营支撑来 强化
41、绿色金融的专业化运营能力。中国既是碳排放大国,也是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和土地绿化的表率。在未来,中国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减排举措的实施,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每个相关部门、企业 与个人,都应持续关注低碳减排这一重大课题,并通力合作采取行动。1 .气候变化亟需各界通力协作,中国肩负净零重任1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存亡,世界尚未采取足够有效行动近年来,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于2018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讲话时指出:“气候变化让人类站在 事关存亡的十字路口。”若不加以积极干预,到2100年全球温度预计将上升5,对人类 社会造成毁灭性
42、打击:多达75%的物种将濒临灭绝,粮食产量可能下降50%,由此带来的 饥荒、移民和冲突在人类历史上曾无数次引爆战争甚至文明崩塌。为减缓气温上升速度,全球196个国家在2015年的巴黎协定中承诺,将共同努力 把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之内。这意味着全球将在本世纪末实现净零排放,大气碳浓度 控制在430480ppm,海平面上升控制在0.6米以下。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国家尚未采 取有效行动兑现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L2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为加快减排行动带来了契机据欧洲环境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统计(参阅图1),疫情期间,由于各国在图1 |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 510% ,是第二
43、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降幅,为加快减 排行动带来契机来源:EEA ; EDGAR 5.0 ; EC ; IEA ; FAO ; PRIMAP-hist v2.1 ;全球碳项目;IPC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排放差距报告;WRI ; Nature (2020 年5月);BCG分析。注:这些数据不包括土地使用、土地使用变更以及森林的排放。1假设2020年至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水平保持不变,增长率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排放差距报告中目前政策场景下的水平(年 复合增长率为1.1%)。2新公布的排放路径,反映了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和阿根廷等国的“净零”目标。3 2.0控温路径假设到2030年减排
44、25% ,到2070年实现“净零工,1.5控温路径假设到2030年减排50% ,到2050年实现“净零,新冠疫情期间实行封锁和限制行动,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 5-1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最大降幅,创下了历史纪录。2020年全球预计减少24亿吨碳排放量,远大于以往的年度 减排纪录,如二战结束时的9亿吨或2009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5亿吨。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其2020年度评估中表示,美国(下降12%)和 欧盟(下降11%)因疫情的减排最为明显。然而由于中国超强的经济复苏,2020年中国碳 排放量可能仅下降约1.7%。L3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中国正在采
45、取强有力的行动举措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 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 又一次的警告,各国应携手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 中和的承诺,与巴黎协定的L5C升温控制目标高度一致。该承诺体现了中国携手世界努力遏制气候变暖、控制全球升温幅度的长久愿景,同时 也代表着中国将为此愿景积极投入的无悔决心。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如果要在2060年之前 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须立刻开始行动并沿着L5C路径不懈努力,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 75-85%的温室气体减排(参阅图2)。在这一路径下,中国需要在当前减碳计划的基础上 大幅加大投入,不断拓宽技术可行性边界,并提高社会对减碳的认可度。图2|中国须即刻起坚持15发展之路,并在2050年前实现7585%碳减排来源:BCG模型预测。 2019 年。1.4 积极减排将在三大方面让中国获益除履行大国责任外,中国追求积极的减排目标还能在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经济促进 和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收获切实利益。 发展的可持续性:更高的减碳目标能帮助中国减少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改善人们的生 活品质。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在目前趋势下,天灾、疾病和资源匮乏等恶果将越 来越频发。例如,国内热浪的持续时间至2050年将在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