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
《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皖江名校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前须知: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下在西方审美范式在全球范围依然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现实状况下,提倡弘扬中华 美育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国内救育界、艺术界、美学界深醒。传统中国画作为中 国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传统中国画强调“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
2、至”, 将习画的过程融入对人修身、立德、养慧的过程中。人们学习艺术,先要观赏、游历自然 景物,学习古人的经史子集,对古人的智慧虚心涵泳,体会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体 悟“万物皆备于我”的内涵,然后再描绘自然,抒发性情,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 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传统中国画家深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乘持孔孟之道,集学识修养与浩然正气于 一身,在此基础上,他们从事绘画创作,寄情于画笔,无不是托物言志的一种表露。画家的 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表达形式不同,但表述的内容和情趣那么是一致的。通过历代画家 的不断挖掘,他们笔下逐步形成了一类重要绘画体裁,即通过描绘梅、兰、竹、菊、
3、松等具 有君子人格的物,来表达自身的高洁情操。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君子之德。如梅的高洁, 兰的清幽,竹的坚韧,菊的风骨,无不代表着君子高尚的品格。于是绘画的过程,便成了赋 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传统中国画中所蕴含的 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传统中国画讲求画外之功、弦外之音,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功夫在诗外”,追求“余 韵”,是一致的。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的。中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家无不自小接 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筑牢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进入人生的中晚年后绘画始有成就: 如明代开创传统大写意花乌画风的徐渭,一生他读诗书,曾八次参加
4、乡试,50岁后专注绘 画领域;清代画僧朱奔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子孙,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 文化教育;近代“海上画派”代表画家吴昌硕,10岁操刀制印,22岁考中秀才,又拜名儒 学习辞章,其曾自言“50始学画”;家喻户晓的近代画家齐白石,57岁“衰年变法”方获 成功。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年不断的研习与厚积,是造就传统中国画艺术巨匠的必 由之路。中华美育的未来也必然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脉中,是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精神相 结合淬炼的产物。当下,有些人认为,文艺工作者的艺品和人品是两分的,创作出所谓好的文艺作品, 未必人品也是好的。这与传统中国画倡导“欲学作画先学做人”的理念判然两途。
5、传统中国 画家的培养过程,恰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人格的塑造,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 时代命题前,我们应该给予传统中国画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使其在新时代中华美育体系开展 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冯朝辉“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的爱宠。年近二十,开始名列百官,谈论者称赞过实,于是盗取虚名J卢思道自恃才能与 门第,经常欺压别人,因此仕途滞留难进。不久又撰写劳生篇,指斥当代之事。一年多 后,奉诏到郊外慰问陈国使者。很快,遭遇母丧。不久,起用为散骑侍郎,参预内史侍郎事。 卢思道陈述朝堂不是施杖刑的地方,朝臣犯了应受笞刑的罪行,请求按赎罪判处。皇帝赞赏 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一年,死
6、于京城。皇帝十分痛惜,派使者前往吊唁祭祀。14. C (表现出鲜明的反战情绪”不正确。此处以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来衬托将士们不畏艰 辛、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含义:“衔恩”意为受恩、感恩,诗中指感念皇帝的恩德。(2分)作用:它是贯穿全诗的情感主旋律:因为“衔恩”,出征将士才会横戈杀敌、身经百战而 在所不辞,才会在沙漠中握雪为餐、拂沙露宿野外而无怨无悔,才会立志破敌、使天下人高 枕无忧。(4分)(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2)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17.B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
7、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关系一致。此处仅形容关系密切,无利害关系,应选前者。火 上加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 重。根据语境,应选后者。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 像说的那样简单。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此 处形容成就取得很不容易,故用后者。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高山仰止: 比喻崇高的德行,令人景仰。此处用来形容“敬意”,只能用前者。)18.D (画线的语句语病有二:一是成分残缺,在“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后添加宾语中心语 “等弊病”或其他;二是搭配不当,“增强
8、”改为“提高”或其他。故D项修改最恰当。)19.B (为了与转折复句前半句句式保持一致,括号内语句也宜以“我国粮食”开头,排除A、 D;与C项相比,B项的前后句衔接更紧密,语意更顺畅。)20 .例如:脖子疼不一定是颈椎病颈椎病的临床病症复杂非但不能预防颈椎病(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例如:颈椎病的致病因素包括为长时间低头、慢性损伤和存在先天不利因素三种,因此, 防治颈椎病首先要去除病因,假设病人处于急性期时可佩戴颈托,也可用药物缓解疼痛。(5 分)21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写作此题,关键是要深入理解材料内涵,从中获得 启示。材料表达了淘金的两种做法一一挑出金子和过滤沙
9、子,并分析了两种做法的利弊。其 实,挑出金子和过滤沙子,象征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前一种目标清晰,方向 明确,抓大放小,有所不为,效率自然就高,但可能有所遗漏;后一种关注细节,追求完美, 结果自然不错,缺点是费时费力。这两种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各有其利弊,写作时,应予 以辩证分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有限的生命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就 应该选对目标,找准方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正确的事情上,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因此,许 多成大事的人都采用第一种做法;但在生活中,采用第二种方法做事的人比拟多,包括开采 金矿的人也多如此,因为这样做扎实稳妥,严谨细致,尽管花费本钱比拟高。事实上
10、,还可 以将两种做法结合起来,既要大处着眼,选好目标和方向,又要小处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 细节,从而收到最正确效果。写作时,还要注意联系自身的学习或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 悟与思考”。一等(20-16 分)二等(15-11 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 20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孥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突出 内容薄弱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挚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表达 20分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
11、体要求 结构基本严谨 语言基本通畅 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 多 字迹潦草难辨开展 等级特征 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略显深刻 略是丰富 略有文果 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1 .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传统中国面是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将习画与对人的修身、立德、养 慧融为一体。B.由于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中国画家秉持孔孟之道,在绘面创作时也以笔 寄情,托物言志。C.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三者所表述的内容和情趣是相同的,不同
12、的只是 它们的表达形式。D.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但必须长期研习与厚积传统文化以形成 深厚的文化根基。2 .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I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章针对现实状况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强调传统中国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中国画为何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C.文章以徐渭、朱聋、吴昌硕等人为例,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 D.文章结尾批评当下有些人的错误观点,强调重视传统中国画教育,使其发挥更大作 用。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学习传统中国面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
13、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 陶冶道德情操。B.传统中国画家往往借美好的自然对象来比喻君子之德,其绘画的过程也是君子内心 情感的一种表达。C.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就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之中,努力培育传统中国画家利于弘 扬中华美育精神。传统中国画提倡“欲学作画先学做人“,人品高那么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 出好的作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布实施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 平有了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 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14、表性工程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 工程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造 产工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 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数据显示,10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经费从2011年的4. 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 08亿元,累计77. 66亿元。文化和 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所,带动工程超过2200个,带 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围户实现脱贫。(摘编自郑海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令人瞩目)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
15、推进,各地对非遗工程中报都表现出切太的热情,但一 旦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似乎地就此终结。把非道工程的效量视 为政绩,重中报而轻保护,就会导致非遗工程申报泛化。还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非造保 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缺乏,缺乏做好非遗保护的专业技能,只知组织申报,却不知如何保护。许多地方对非遗工程的申请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更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 牌,推进非遗工程产业化,进而拉动经济开展。那些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工程,往 往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很多非造工程被“符号化”规模生产,有些甚至被人为改造成其它 形式,完全与原生态保护的原那么背道而驰,造成消极影响。很多地方的非遗
16、保护,只注重对遗产本身的稳定性的延续和保护,认为非造就应该保持 “原汁原味”,否那么就是破坏,以至于非遗保护出现僵化的现象。一些地方热衷于非物质文 化遗产馆的建设,展示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但更多是“物的展览”,忽略了 与之密切相关的传承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博物馆化”。一些地方在非遗创新上走了弯 路,把非造变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品,弱化甚至异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上就是 对非遗工程的破坏和伤害。(摘编自吴伟珍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防止三个误区)材料三从根本上看,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特点、规律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一 整套科学的保护规那么、标准、方法、机制。这项
17、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口头的、无形的、活态的,要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得以“看得到、摸得 着“。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 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 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加强监督。历史和实践 都说明,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保护才有保证,开展才有 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传承。目 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拟而言人才远远缺乏。健全非物
18、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 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发奋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应当认识到,有计划地、源源不 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摘编自冯骥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4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如今,我国不仅公布实施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也出台不少地方性保护条 例,这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19、。B目前我国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工程名录体系,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关名录名册的非遗工程数量居世界第一。C.中央财政10年来投入巨额非遗保护经费;文化和旅游部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 文化遗产扶贫就业乙坊,脱贫成效显著。D.近年来,各地都非常热衷于申报非遗工程,把非遗工程数量当作政绩,一旦申报成功, 保护工作便随之终结,导致申报泛化。5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令人瞩目,不但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金,而且 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B.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
20、 不能为了追求经济 效益而对其过度开发,甚至将其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C.相对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而言,培养非遗传承人更加重要;相对于实物、图片、 视频和文字而言,非遗工程的文化内涵更有价值。D.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能“看得到、摸得着“,只 要为其建立精确的档案就可将保护传承落实到位。6.未来,我国应如何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请结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祖父瓷 张建春那年冬天,雪特别大,迷迷茫茫地封了门。天黑下来,祖父去收门,见场地下沿,有一 个黑黑的影子躺在地下,在雪地里特
21、别戳眼,祖父冒雪走向前去,是一个创卧的人。祖父并不吃惊,那年头饿殍不鲜见。祖父还是低下身子,用冻得麻木的手探了探倒卧人 的鼻息。还有口气!这倒让祖父大吃一惊。祖父一把拖起了倒卧的人,向家门拽去。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痕。不用说是饿坏了。祖母看了祖父一眼,再望了眼倒卧的人,忙去缸里抓米,先抓一把, 想了想,又添了一把,赶紧生火熬米汤,火在灶洞里急急地舔。祖父也忙,忙着把倒卧的人 抱起,平放在床上,不忘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絮。米汤熬好了,祖父撬开倒卧人的牙关,祖母把米汤一勺勺倒进他的口中。倒卧的人喉 结蠕动,一碗米汤灌下去,倒卧的人长长嘘了一口气,哦-醒了。祖父和祖母互望了 一眼,他们也饥肠
22、辘辘,但还是会心地笑了。倒卧的人开口了:我叫羊,多谢了!祖父回了句:哦,羊朋友。再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羊朋友摸摸周身,把手指向门外。祖父明白了,走进黑了的雪地,拎回了一个蓝花布包 被。半朋左一把接进了怀里,接得紧紧的。羊朋友在祖父家住了三天,祖母还是天天熬米汤,一顿,两把米,先紧了羊朋友吗。朋 友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一碗,再一口气喝一碗。喝完了,再紧紧楼着包袱。第四天早展,羊朋友不见了,门口的雪地上的呼印深深地通向了太路。羊朋友走了,祖父发现堂渥的桌子上多了个青花瓷瓶。祖父早发现,羊朋友楼着的包袱 里是个瓷瓶。瓷瓶留下了,蓝花的包袱带走了。祖父望着雪地,野外一片白茫茫,不见个尽头。瓷瓶戳在桌子上
23、,冷冷地泛着光亮。祖父自言自语;放这吧,存着,存着呢。祖父年轻时走南闯北,知道青花瓷瓶的分量。 祖父也因此指望着羊朋友回头。羊朋友没有再回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在了?能吃饱饭了。祖父开始谋划,将家中的土墙草顶的房子翻建了,这是祖父的一个梦想。没钱,去不远的山砍荒草,一担荒草能卖上八角钱。祖父思谋,砍上几个冬天,或许能 攒上买瓦的钱。瓦买了一堆,就差砖的钱了。不可预料的是祖父吐血了,再也砍不动荒草、挑不动荒草 了。还是冬天,一个人进了祖父的门。说想买祖父手中的青花竟瓶,开口出价五百元。祖父 把青花瓷瓶从杳乳里取出,灰积了一层,擦干净了,还是清朗明丽。祖父心中算了一笔账, 五百元是六百多担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安徽省 名校 最后 一卷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