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标准.docx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标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实验室平安管理体系及工作标准序号工程1校级层面平安责任体系1.1成立实验室平安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作为负责人,研究所、中 心、教研室、实验室等负责人参加。分管实验室的领导主管实验室安 全1.2理(除数学)、工、农、医等类院系有专职实验室平安管理人员;文、 管、艺术类、数学等院系有兼职实验室平安管理人1. 3建立院系平安责任体系,所有实验房间都需明确平安责任人1.4研究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机构有平安责任人和管理人1.5实验室平安管理责任书要层层签订到房间平安责任人,及每一位使用 实验室的教师2校级层面的平安管理制度2. 1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平安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定2.2有平安
2、检查与值班值日制度等各种实验室平安管理制度(制度明细另 附)3校级层面实验室平安宣传教育和信息化管理3. 1实验室严格执行实验室平安准入制度(学生准入考试纳入学分)3.2定期组织平安培训(有培训计划)、平安防范预案、平安演练3.3实验室平安知识宣传教育和平安告知,实验室平安手那么、操作规程、 应急指南的明不3.4实验室平安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完善,平安信息汇总、分析、发布、 监督、追踪等进行信息管理4实验室危险源辨识4. 1学院层面建立了实验室平安危险源清单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归档,内容 包括涉及单位、房间、类别、数量、责任人等信息4.2对于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有明确的警示标识4.3涉及剧毒品、病
3、原微生物、放射性同位素、强磁等高危场所,具备符 合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10.2场所与设施10.2. 1实验室平安防范设施到达相应生物平安实验室要求,各区域分布合理、 气压正常10. 2.2BSL-2/ABSL-2及以上平安等级实验室须设门禁管理和准入制度储存病原微生物的场所或储柜配备防盗设施,并安装监控报警装置10. 2.4配有符合相应要求的n级生物平安柜,定期进行检测;B型生物平安 柜需有正常通风系统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并定期监测灭菌效果,有平安操作规程上墙配备消防设施、应急供电(至少延时半小时),应急淋浴及洗眼装置10. 2. 7传递窗功能正常、内部不存放物品10. 2.8
4、安装了防虫纱窗、入口处有挡鼠板10.3病原微生物采购与保管10. 3. 1采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须按照学校流程审批,报行业 主管部门批准10. 3. 2采购病原微生物须从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具有相应合格证书10. 3. 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转移和运输需按规定报卫生和农业主管部门批 准,并按相应的运输包装要求包装后转移和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在带锁冰箱或柜子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实行双人双锁管理10. 3. 5有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实验使用、销毁的记录10. 3.6自行别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必须在相应平安等级的实验室中进行, 并报卫生或农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保存和开展
5、实验,报学校备案10.4人员管理10. 4. 1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和研究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 取得证书10. 4.2为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 治疗方案,并妥善保存相应的医学记录10. 4.3人员进出生物平安实验室,需登记10. 4.4外来人员进入生物平安实验室需经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教育培训、 平安防控措施10. 4. 5出现感冒发热等病症时,不得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10. 4.6生物平安实验室不准带入食品、饮品(水)、化妆品、处理隐形眼镜 等10.5操作与管理10. 5. 1制定并采用生物平安手册,方便取阅;有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 动的
6、标准操作规范10. 5.2BSL-2 /ABSL-2及以上等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应有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包括病原微生物及感染材料溢出和意外事 故的书面操作程序10. 5. 3在合适的生物平安柜中进行实验操作;不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病原微 生物实验10. 5.4平安操作高速离心机,小心防止离心管破损或盖子破损造成溢出或气 溶胶散发10. 5.5有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记录10. 5.6有介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规范执行10. 5. 7禁止戴防护手套操作设施设备(包括仪器、冰箱、电脑、 、开关、 门窗、柜子抽屉等)10. 5.8做危险性生物实验时,不接打 10.6实验动物平安
7、10. 6. 1饲养实验动物的场所应有资质证另10. 6.2实验动物需从具有资质的单位购买,有合格证明10. 6. 3用于解剖的实验动物须经过检验检疫合格10. 6.4解剖实验动物时,必须做好个人平安防护10. 6. 5动物实验结束后,经必要的灭菌、灭活处理,集中进行相关处置10.7生物实验废物处置10. 7. 1学校与有资质的单位签约处置生化废弃物,有交接记录10. 7.2学校有生化固废中转站,符合相关规定10. 7. 3学校有统一的生化实验废弃物标签10. 7.4配备了生化实验废弃物垃圾桶(一般内置黄色塑料袋),有标签;刀 片、移液枪头等尖锐物应使用耐扎的利器盒/纸板箱盛放,送储时再装 入
8、黄色塑料袋,贴好标签。10. 7.5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废弃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浸泡处 理,并有处置的记录。高致病性生物材料废弃物处置实现溯源追踪10. 7.6生物实验产生的EB胶毒性强,需集中存放、贴好化学废弃物标签,及 时送学校中转站或收集点10. 7. 7生化实验废弃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不得混入生化实验垃 圾桶11辐射平安11.1实验室资质与人员要求11.1.1涉源学校须取得“辐射平安许可证”,并按规定在放射性核薪中类和 用量以及射线种类许可范围内开展实验11. 1.2X射线类衍射仪等3类以上射线装置纳入许可证范畴,加强管理11. 1.3涉源人员经过了专门培训,有辐射平
9、安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4 年复训1次)11. 1.4涉源人员按时参加放射性职业体检(2年1次),有健康档案11. 1.5涉源人员进入实验场所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委托有资质单位按时进行 剂量检测(3个月一次),有合格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剂量计平时 不能放在实验室场所11.2场所与设施11.2. 1辐照设施设备和2类以上射线装置具有能正常工作的平安连锁装置和 报警装置放射源储存库双门双控,并有平安报警系统(与公安部门联网)和视 频监控系统涉源实验场所(放射性物质、X射线装置)有明显的平安警不标识、 警戒线和剂量报警仪涉源实验场所每年有合格的实验场所检测报告有专门存放放射性废弃物的容器和暂存库非密封性
10、放射性实验室有衰减池,或者有非密封性专门回收处置场所11.3采购、转让转移与运输11. 3. 1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采购和转让转移有学校及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 备案材料。上述采购和转让转移前必须先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转移和运输有学校及公安部门的审批备案材料11. 3. 3放射源、放射性物质以及3类以上射线装置变更及时登记11.4放射性实验平安操作11.4. 1辐照装置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 并遵照执行电子加速器等辐照装置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 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射线探伤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 并遵照执
11、行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并遵照执 行5类以上的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操作规程, 并遵照执行11.5放射性实验废弃物的处置11.5. 1报废含有放射源或可产生放射性的设备,需报学校管理部门同意,并 按国家规定进行退役处置;X光管报废时应敲碎,拍照留存中、长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处置方案或回收 协议,并有处置记录短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放置10个半衰期经检测达标后作为普通废 物处理,并有处置记录涉源实验场所退役,须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完成后有政府部门同意 退役及无限制开放使用的批复,或者有限开放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批 复12机电等平安1
12、2. 1仪器设备常规管理12. 1. 1大型仪器设备、高功率的设备与电路容量相匹配12. 1.2仪器设备接地系统应按规范要求,采用铜质材料,且设计寿命不应低 于50年12. 1. 3有大型、特种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的记录12. 1.4大型、特种设备要有平安操作规程或考前须知明示12. 1. 5电脑、空调、电加热器、饮水机等不随意开机过夜12. 1.6对于不能断电的特殊仪器设备,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双路供电、 不间断电源、监控报警等)12. 1. 7对于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电磁辐射等特殊设备,对使用者有培训 要求,有平安警示标识和平安警示线(黄色),并配备相应平安防护 设施12. 1.8对于
13、超高速离心机,需要放置在离心室。在离心过程中,工作人员须 保持平安距离12. 1.9电子天平不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且用后及时清理11. 1. 10自研自制设备时,须充分考虑平安系数,并有平安防护措施12.2机械平安12. 2. 1局速切削机械操作,工作前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衣袖口应扣 紧,长发学生戴好工作帽。工作场所禁戴手套、长围巾、领带、手镯 等配饰物,禁穿拖鞋、高跟鞋等机床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在床头、床面、刀架上放一切物件12. 2. 3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禁止操作人员的身体任一部位进入危 险区,如需调整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12. 2.4实验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可靠接地,防止
14、设备漏电以及在运行中 产生静电引发人员触电12. 2. 5实验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整理好场地并将实验用具等摆放整齐,清 理好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渣、屑12. 2.6锻压设备不得空打或大力敲打过薄锻件,锻造时锻件应到达850c以上,锻锤空置时应垫有木块12. 2. 7热处理加热电炉接地良好,金属物品不能触碰带电部位盐浴炉加热零件必须预先烘干,并用铁丝绑牢,缓慢放入炉中,以防 盐液炸崩烫伤淬火油槽不得有水,油量不能过少,以免发生火灾12.2. 10铸造实验场地宽敞、通道畅通,实验时穿好劳动保护服装12.2. 11与铁水接触的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加热,严禁将冷的工具伸入铁水 内,以免引起爆炸12. 2.
15、 12机械加工等产生噪音的实验做好消音工作12. 2. 132米以上高空临边、攀登作业,要穿防滑鞋、使用平安带,有相关安 全操作规程12.3电气平安12. 3. 1电气设备所用的保险丝(管)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无用 其它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现象12. 3.2各种电器设备及电线应始终保持干燥,防止浸湿,以防短路引起火灾 或烧坏电气设备。12. 3.3强电类实验必须二人以上,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12. 3.4移动式电开工具及其开关板(箱)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橡皮绝缘护 套或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线12. 3.5试验室内的功能间墙面都应设有专用接地母排,并设有多点接地引出 端12. 3.
16、6高压、大电流等强电实验室要设定平安距离,按规定设置平安警示牌、 平安信号灯、联动式警铃、门锁,有平安隔离装置或屏蔽遮栏(由金 属制成,并可靠接地,高度不低于2米);控制室(控制台)应铺橡 胶、绝缘垫等12. 3. 7强电实验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腐品,保持通风散热;照明灯应 从总开阀上端引出,必须配备干粉灭火器、黄砂箱、铁锹等12. 3.8静电场所,要保持空气湿润,工作人员要穿防静电的衣服和鞋靴;禁 止穿着化纤制品等服饰;禁止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电开工具12. 3.9应为设备配备剩余电流泄放专用的接地系统,操作结束后用多股裸线 可靠接地的放电棒对仪器进行充分放电12. 3. 10断电
17、操作时,在电源箱处有明显警示标识,以防他人随意合闸12. 3. 11电烙铁有专门搁架,用毕立即切断也源12. 3. 12强磁设备应该配备与大地相连的金属屏蔽网12.4激光平安12. 4. 1有激光器的平安使用方法,有激光危害标识12. 4.2功率较大的激光器有互锁装置、防护罩;激光照射方向不会对他人造 成伤害,防止激光发射口及反射镜上扬12. 4.3做好平安防护,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不带手表等能反 光的物品12. 4.4禁止直视激光束和它的反向光束,禁止对激光器件做任何目视准直操 作;禁止用眼睛检查激光器故障,激光器必须在断电情况下进行检查12.5粉尘平安12. 5. 1实验室门窗
18、框架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平安门应向外开启;应急疏散、 救援通道应保持畅通,有明显禁火标识12. 5.2大量粉状物质的储存与使用场所,选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防爆灯、 防爆电气开关,导线敷设应选用镀锌管或水煤气管,必须到达整体防 爆要求。12. 5. 3粉尘加工要有除尘装置,除尘器符合防静电平安要求,除尘设施应有 阻爆、隔爆、泄爆装置;使用工具具有防爆功能或不产生火花12. 5.4产生粉尘实验场所,必须穿防静电棉质衣服,禁止穿化纤材料制作的 衣服,工作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和护耳器12. 5. 5配备与粉尘相适应的灭火装置,禁用干粉、水剂型和泡沫型灭火器12. 5.6实验人员必须遵守平安操作规程,及时保
19、养粉尘设施12. 5. 7保证实验室(车间)粉尘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12. 5.8粉尘浓度较高的场所,有加湿装置(喷雾)使湿度在65%以上13特种设备与常规冷热设备13. 1起重类设备13. 1. 1额定起重量大于等于3t且提升高度大于等于2m的起重设备,须取得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13. 1.2操作人员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并每4年复审 ,欠13. 1. 3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并将定期检验合格证置于特种设备显 著位置13. 1.4在用起重机械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并作记录13. 1. 5制定平安操作规程,并在周边醒目位置张贴警不标识,有必要的防护 措施13
20、. 1.6起重设备声光报警正常,室内起重设备要标有运行通道13.2压力容器13.2. 1压力大于o. IMPa且容积大于30L的压力容器,须取得特种设备使用 登记证和压力容器登记卡13. 2.2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每4年复审一次13. 2.3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并将定期检验合格证置于特种设备显 著位置平安阀或压力表等附件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校验或检定原那么上不超期使用。对于已达设计使用年限,或未规定使用年限但已 超过20年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委托有资质机构 进行检验,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 继续使用大型实验气体(窒息、
21、可燃类)罐必须放置在室外,周围设置隔离装 置、平安警示标识13. 2.8大型实验气体罐的存储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 防止阳光直射,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存储可燃、爆炸性气体的气罐必须防爆,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 在明显位置,同时应设避雷装置13. 2. 10制定大型气体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维护、保养及平安责任制13. 2. 11实行使用登记制度,及时填写“使用登记表”13.2. 12定期检查大型实验气体罐外表涂色、腐蚀、变形、磨损、裂纹,附件 是否齐全、完好13.3场(D内专用机动车辆13. 3. 1取得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报告13. 3.2操作人员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2、,持证上岗13. 3. 3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检验13.4冰箱管理13. 4. 1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冰箱为防爆冰箱或经过防爆改造的冰箱,禁止使用 无霜型冰箱储存易燃易爆试剂13. 4.2冰箱内存放的物品必须标识明确(包括品名、使用人、日期等),并 经常清理,有清理记录13. 4.3冰箱内储存试剂必须密封好13. 4.4冰箱不超期服役(一般使用期限控制为10年),如超期使用需经审批13. 4.5冰箱周围留出足够空间,周围不堆放杂物,影响散热13. 4.6实验室冰箱中不放置食品13.5烘箱与电阻炉管理13. 5. 1烘箱、电阻炉不超期服役(一般使用期限控制为12年),如超期使用 需经审批13.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实验室 安全管理 体系 工作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