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眼中的一堂好课.docx
《教育家眼中的一堂好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家眼中的一堂好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家眼中的一堂好课叶澜,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她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一有意义,即扎实。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 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开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 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开展一步, 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 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 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 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有效率,即充实
2、,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事做。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 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 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拟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 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 很大。生成性,即丰实,上课不能完全靠预先设计。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 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 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
3、程状态生成,这样 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常态性,即平实,公开课要捕捉思维的火花。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 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 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 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 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 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 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假设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 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 实实在在)的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家 眼中 一堂好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