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石壕吏(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4.1 石壕吏(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1 石壕吏(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1石壕吏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实词,能够翻译全文。2 . 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3 .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教学重难点1 . 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2 .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士斥,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 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 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
2、难的社会现实, 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 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 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 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二、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 杜工部。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 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 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背景介绍公元758年,为
3、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 (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 (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 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组诗“三吏” “三别”, 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2 .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 出韵律。3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5 .全班同学齐
4、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五、检查字词1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逾(y 口 )戍(sh 口 )老妪(y匕) 六、层次结构本文可分几局部?如何划分?明确:全文可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第二局部(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第三局部(4):作者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1 .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比照赏析分析。明确: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 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1 石壕吏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 教案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