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高山流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山流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5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山流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 假设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假设江河! ”伯牙所念,钟流期必得之。伯牙 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 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那么景 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
2、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 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 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粲:鲜明。10.以下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佳木秀而繁阴B.钟子期辄穷其趣欲穷其林 C.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佛印绝类弥勒 D.悉是晚景 悉以咨之 1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8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C.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D.子之听夫志
3、/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2 .以下对【甲】文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一但凡伯牙想到的人,钟子期一定能找得到。B.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一一士兵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C.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一一心里悲愁,于是弹起琴来鼓励他。D.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一一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13 .以下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文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知音难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要保持友谊长存。B.【乙】文记述了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
4、画作工于雾霭远景,描绘真山真水的特点, 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山水画技法方面所到达的高水平。C.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善”。【甲】文伯牙“善弹”,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 意境,造出崩山之音;而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乙】文董源 “善画”,他的画作奇妙,宜“远观”不宜“近视”。D.两文都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甲坟正面描写了伯牙鼓琴之“善”, 侧面谢了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乙】文正面描写了董源画作“远观”景 物鲜明之状,而侧面描写落照图,突出董源画技高妙。14 .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参考答
5、案】10. A11. C12. D (但凡伯牙想象的情景,钟子期一定能知道,B.突然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下。 C.心里悲愁,于是拿起琴弹奏起来)13. D (落照图非侧面描写)14. 大体上董源和巨然的画作,都适宜远观(共3分,“皆”“宜”各1分,大意1 分)【参考译文】【甲】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 高峻的样子像泰山!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 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
6、,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 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乙】董源擅长绘画,尤其拿手的是秋天山岚远景,大多数描摹江南的真山,不用奇特 峭拔的笔法。后来建业的僧人巨然效法董源的画法,大体上董源和巨然的画都适于远看,他 们用笔非常粗放,近看画走近了看几乎看不清物象;退远了看却景物鲜明,情思幽远,像看 奇异之景。如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远看就觉得景物鲜明,意境深远悠长,如同人间胜 境。例如董源画的落照图,近看没有什么效果,远看村落隐约深远,完全是一派晚景, 远处山峰顶上好像有夕照的亮色,这正是神妙之处。(2019广
7、西柳州)【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 假设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假设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 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 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 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那么景物粲然,幽情 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
8、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 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粲:鲜明。6.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卒逢暴雨卒: (2)伯牙乃舍琴而叹日 舍: (3)皆宜远观 宜:(4)悉是晚景悉:7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 .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9、汉语。(4分)(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2分)(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2分)9,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 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6. (4分)突然(通“猝”)(2)放弃(放下,丢开)合适(应当)(4)全(都)7. (3 分)C8. (4分)(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2)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9. (5分)第一问:侧面描写,通过钟子期的“善听”来表现。第二问:先写董源的画 “宜远观”,然后写“远观”和“近视”效果不同,再以落照图为例加以说明。 【参考译文】【甲】伯牙
10、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 高峻的样子像泰山!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 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 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乙董源擅长绘画,尤其拿手的是秋天山岚远景,大多数描摹江南的真山,不用奇特 峭拔的笔法。后来建业的僧人巨然效法董源的画法,大体上董源和巨然的画都适于远看
11、,他 们用笔非常粗放,近看画走近了看几乎看不清物象;退远了看却景物鲜明,情思幽远,像看 奇异之景。如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远看就觉得景物鲜明,意境深远悠长,如同人间胜 境。例如董源画的落照图,近看没有什么效果,远看村落隐约深远,完全是一派晚景, 远处山峰顶上好像有夕照的亮色,这正是神妙之处。(2018福建)【甲】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口艺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
12、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 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鲍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 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 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3、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乙】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假设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假设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 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 逃声哉? ”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会宾客大宴会:聚集B.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山的北面D.吾于何逃声哉于:到3 .对以下文言句子的翻
14、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一一宾客们体会到少有的舒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一中间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发出崩裂倒塌的声音。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一一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 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D.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一一你从琴声中所听到的大丈夫般的意志,就如同我心里 所想象的一样。4 .以下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它用发声器官模仿各 种声音,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场景。口技就是形象地摹拟出一家人由睡而醒到再入睡及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山流水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