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





《200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 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 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 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 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 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占人之陈迹,缺乏以激发其志气。恐遂 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
2、、嵩、 华之高;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城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 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 聚乎此也。9 .请在选文中的口处按原文填空。(2分)10 .选文写了作者两个时期的学习经历。第一个时期是 的经历;第二个时期是 的经历。(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11 .从所选文字看,“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用 原文回答)(2分)12 .“见翰林欧阳公”中的“欧阳公”指的是,在初中阶段我们曾 学过他写的文章。(2分)13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是什么? (2分)【参考答案】9.答案:北顾黄河之
3、奔流,慨然想见占之豪杰 评分:此题2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0.答案:居家时舍家后评分:此题2分。每空1分。11.答案: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评分:此题2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工2.答 案:欧阳修醉翁亭记评分。此题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3.答案:加强 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 评分:此题2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表达,然而文章 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 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
4、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 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 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 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 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忧就此而被埋没,所 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参考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 令仆人渡过湘江
5、,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燃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 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 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 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 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 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 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 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
6、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 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 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0(2003广西)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土。落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 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铝I燕赵之土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 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日:“明 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J6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其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7、)。(2分)A.董生举进土(考取)B.郁郁道兹士(往)C.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测定)D.为我啰日(致意)7 .作者说:“吾知其必有合也能说明其原因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8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刻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C.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D.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8 .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3分)译文:9 .董生“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这跟马说中的哪些说法是一致的?董 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参考答案】6. A 7. B8 .但是我听说风俗
8、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 不同呢?9 .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一致反 映了当时由于受腐朽的选拔体制所约束,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赏识、重用的社会现实 【参考译文】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 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 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 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 古时说的有什么
9、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 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 效力吧。(2003广西南宁)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匿作于宋子久久之,作苦,闻其家堂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与不善。” 从者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秦 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瞳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 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
10、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注:庸保:雇工。宋子:地名。筑:古代弦乐器,用竹尺敲击演奏。 曜(hud):熏瞎。10 .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于是秦逐大于丹、荆河之客,皆庄 河曲智受亡以应C.秦皇帝惜其普击筑京中有卷口技者11.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于是秦逐大于丹、荆河之客,皆庄 河曲智受亡以应C.秦皇帝惜其普击筑京中有卷口技者11.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久久,作苦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2 分)A.那个雇工是一个懂得音律的人,私下里说别人的坏话。B.那个雇工了解别人
11、的特长,私下里谈论对与不对。C.那个雇工是一个懂得音律的人,私下里谈论对与不对。D.那个雇工了解别人的特长,私下里说别人的坏话。12.高渐离就是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提至IJ的“屠狗者”。你如何看待他行刺秦始皇这件事?(3分) 【参考答案】10. C 11. C 12.开放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如:高渐离忍辱负重,不畏 强暴,为了对抗秦始皇的暴政勇于献出生命,其精神值得歌颂。高渐离的行为是以暴抗暴, 如果得逞,将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统一,在客观上阻碍历史开展,不值得肯定。【参考译文】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辑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 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
12、地方作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 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 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庸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 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货给他酒喝。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 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 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2003广西南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
13、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 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为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 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二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A.苟慕义嘱仁者赏赐百千强C.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多 天下事有难易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二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A.苟慕义嘱仁者赏赐百千强C.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多 天下事有难易乎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B.百券知其今不异F古所云邪 死亦我所学D.可以出而仕矣方羲之之
14、不可强以仕8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本以子之不遇时B.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C.明天子在上D.董生举进士9 .将“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一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译文:。10 .从文中看,韩愈不赞同董邵南去“河北”。你认为董邵南该不该去“河北”?为什 么? (3分)答:【参考答案】11 D (3 分)8. B (3 分)9 .燕赵两地古时候称出了许多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或:燕赵两地古时候号称出了 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3分,其中能译出“称” 1分,“感慨悲歌之士” 1 分,其余1分)10 .开放性题FI,要求观点与理由吻合。如:董
15、生该去“河北”。因为董生去“河北” 更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或因为董生“连不得志于有司,在朝廷无用武之地,应去“河北” 谋求开展。董生不该去“河北。因为明天子在上”,朝廷会很快重用他,所以不该去。 或;燕赵的风俗也许发生了变化,去了不一定能得到开展,所以不该去。(3分,其中答“去 或不去”1分;答“为什么2分,意思不完整的酌情扣分)【参考译文】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 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 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
16、的,更何况燕赵 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 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下当地的集市,还有 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 效力吧。(2003广西玉林)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地之向,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 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或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子者,岂 尝执笔
17、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瘫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5 .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好: 故:16 .翻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分)17 .语段中作者除引用孟子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18 .联系全文分析,语段说明了苏辙什么意愿?对此,你有何评价? (3分)19 .从我们学过的孟子文章中,任选一个你欣赏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20 .喜欢(喜爱、爱好*因此(所以)(解释对1个计1分,共2分)21 .我善于修(培)养我的正大刚直之气(意思接近即可,计2分)22 .举例论证(计2分)23 .说明苏辙想求见大尉的意愿。(答
18、对意愿计1分)他想通过求见展示自己政华和抱 负;这种积极进取和态度值得肯定。(评价意思接近即可,计2分)(第18小题共3分)24 .略(能选出例句计1分,谈看法3分,根据答题质量酌情计分,共4分)【参考译文】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表达,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 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r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 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 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 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
19、露到外貌,发于 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3贵州贵阳)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口,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生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陵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己逃秦矣。桓
20、侯遂死。25 .给文中加点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还:xudn B.膜:zdu C.汤:tang D.齐(ql)26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分)立有吵 后十日:27 .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2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8 .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9 .对本文说明的道理,有下面四种理解,请选出最妥当的一项。()(2分)A.说明扁鹊医术高超,是我国古代的名医。30 说明扁鹊治病救人,有高尚的职业道德。C.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D.告诫人们,过分骄傲自信而不相信群众是错误和危险的。25 .由本文内容演
21、变成的一个成语是 (2分)【参考答案】26 . A 21.间:一会儿;居:经过,过了27 .医生们喜欢治疗没有什么病的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功劳。28 .(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29 . C 25.讳疾忌医【参考译文】扁鹊拜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小病,不 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 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 里,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 再一次见蔡桓公,说:“您
22、的病在肠胃里了,不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 扁鹊离开后,蔡恒公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恒公却转身就跑。蔡恒公特意派 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就能到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 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 事情了,医生是没有方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2003海南)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那么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23、。到那么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那么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 西山之怪特。30 选文节选自,作者是。(2分)31 解释以下各词。(2分)修人:惴栗:漫漫:极:32 翻译以下各句。(2分)日与其徒上高山 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33 选文记述了什么? (2分)答:34 联系全文,谈谈本文开头先写未得西山时的寻幽探胜的乐趣,意图是什么?(2分) 答:【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 走,无拘束地游玩。每口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3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汇编 课外 古文 66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