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40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4小题,15分)材料一:Hi!大家好!我就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一1号青铜神树。我已经有三千多岁了,目前我的身高 是3.96米,但这并不是我的原貌哦,这是我修复后的残高,有专家说,我没有被毁坏之前,应该有5米高! 你看我最上面还少一个局部,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一只神鸟,你觉得呢?别看我现在是青铜色,三千多年前,我可是金灿灿的铜色。这么高大的我,可不是一体浇铸成形的, 而是由底座、树和龙三局部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在迄今为止所见中国的全部青铜文物中,我可是 体型最大的一件。我的树干由多节套
2、接拼合而成,树干上装饰有三层树枝,每一层又伸出三根枝条,分别 位于神树的根部、中段和树尖,枝条像柳树一样柔和下垂,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站立着昂 首翘尾的青铜小鸟。您仔细看,还会发现在一侧树干上,悬挂着一条倒垂着的龙,他头部上昂,前足支撑 于底座,脖颈上还长着翅膀,身体粗大如绳索。围绕着我的谜团也是数不胜数,一般认为,我这棵神树反映了 “十日”神话,与传说中的“扶桑”“建 木”“假设木”等神树有密切关系,也许我就是扶桑与假设木。传说天地的东西两极各有一株参天神树,东为扶 桑,西名假设木。它们挥枝垂绿,华光照地,是日月运行斗转星移的纽带。穿越了三千多年,今天又和大家相遇,让我代替古蜀先
3、民来问候大家,相信随着你们考古开掘的推进, 一定能揭开三星堆神秘的面纱。(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1号青铜神树”来信啦!视频文字稿)材料二:一号青铜树的树根立在三叉支架的圆盘基础上,座上纹饰是缭绕的云气;树干粗壮挺拔,分几节由四 道圆箍插接;树干上有树枝三层,每层三枝,枝梗上有萼托卵形果,两垂一昂,在昂果上各站一钩喙大鸟, 生动地表现其在展翅之前一瞬间的动态;在垂果的萼托旁有镂孔罗网状的宽大叶片,叶片下缘有三个小孔, 可悬挂三叉铜丝圆架,架下有各不相同的小悬饰,有如天空星辰的圆牌、或如海洋扇贝的直棱牌等。最引 人注目的是:树干有一巨龙蜿蜒而降,龙头昂起在下,似有两根肉须,怒目定睛,龊牙咧嘴;龙躯
4、细长, 奇特地呈绳索状纠曲;龙足更奇特,如人臂张肱曲肘,龙爪如伸开的人掌,粗短的拇指与细长并拢的四指 分开;龙身还有些分支断残不清,至少有一支上长的是牙璋。这株树的性质,笔者曾认为是古蜀神话中的“建木”。山海经海内经载:“(九丘)有木,青叶紫 茎,玄华(花)黄实,名日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楹(枝回曲为楣),下有九枸(根盘错为枸),其实如 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上下于天),黄帝所为(造作)可见其来头不小,法力很大。又淮南子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那么获邑
5、,大那么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 者,其实亦百倍。那么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J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6、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 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将犹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2.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7、A.思厥先祖父厥:其,泛指列国的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C.胜负之数数:次数*D.始速祸焉速:招致*13.以下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 深入,逻辑严密。B.第三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 “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对抗秦 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 现了秦国的贪婪。D.文章借古讽今,外表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
8、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 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二1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案】12. C 13. B14. (1)现在竟然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 霸业。(2)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二【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数:命数。句意:胜负存亡的命运。应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燕国杀了良将李牧”错,由原文“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可
9、知, 李牧是赵国大将,不是燕国。应选Bo【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乃,竟然;黔首,百姓;去L拒绝;业,使成就功业(2)辟,排除;难,责难;壬人,佞人,指巧辩谄媚之人。参考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 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 赂秦国吗?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
10、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拟秦国 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 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忧的,本来就不在于战 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 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 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 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
11、弱,谁胜谁负就已 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 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 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 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 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 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
12、的进攻。等到李 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君卜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 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 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 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假设与秦国相比拟,也许还不容易衡量 (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 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
13、秦国 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 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5.以下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14、)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16.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答案】15. C 16.不是。(1)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 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2)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 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
15、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解析】【分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 “总结上片内容”错误,“念往昔” 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 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外表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应选Co【1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诗意。后人认为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至今”,说明作者批判的对象是“现在”;“时时”那么说明现 在唱这种亡国之音的情况很多。这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既然是亡国之音,为何商女还在不断演唱?责任 当然不在商女
16、,她们只是听客人的话,那么让她们唱曲的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了。这种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 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满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 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 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 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杜牧在阿房宫
17、赋中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 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2)答司马谏议书中“, ”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那么,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3)张孝样念奴娇过洞庭中“, ”两句,将自己置身于浩 瀚澄明的背景之中,个体虽渺小,意兴亦豪迈。【答案】.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鼎铛、砾、度、鉴、顷、着。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一)(此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秋时代,“优”的职业已经形成,善调笑是其重要特征。
18、“优”大多为侏儒或有其他先天缺乏之人, 王国维就提出“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大名鼎鼎的优孟身高八尺,在楚王 面前扮演孙叔敖而能乱真,不会是身材矮小的侏儒。可见,优人以滑稽善谑为业,(),像优孟这样身材正常、机智多辩、长于笑谑的人亦可为优。歌舞是优人的必要技能。优孟在楚庄王面前以“贪吏”“廉 吏”比照作歌,表达对孙叔敖所受待遇的不平,产生了很强的讽喻效果。但是,优人的滑稽表演往往庸俗 粗陋,虽有不少观众喜闻乐见,却为持正统观念的士大夫所不齿。优人活动范围居于宫廷之内,与主君关 系亲密,在玩弄权谋时得心应手,因此往往作为贤臣的对立面,看作国政崩坏的原因。17 .以下填入
19、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侏儒形象古怪动作滑稽,先天具有调笑优势B.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侏儒先天具有调笑优势,形象古怪动作滑稽C.侏儒先天具有调笑优势,形象古怪动作滑稽,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D.侏儒形象古怪动作滑稽,先天具有调笑优势,但并非只有侏儒可以为优.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8. D 19. (1)将“居于”改为“在飞或删去“活动范围”(2)在“看作国政崩坏的原因”前加“被”【解析】【分析】【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后文要与“像优孟这样身材正常、机智多辩、长于笑谑的人亦可为优”,显然要把“但并非只
20、有侏儒可以为 优”放在最后,“并非只有”与“像的人亦可”形成呼应,排除AB。同时,为了与上文“以滑稽善谑为业”相衔接,应该把“侏儒形象古怪动作滑稽”放在前面,语意衔接更 为紧密;从逻辑上讲,侏儒的“调笑优势”也与其形象有关,因此应先说形象特点。排除C。应选Do【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二,一为结构混乱,”活动范围居于句式杂糅,“居于”的主语应该是“优人”而不是“活 动范围”,“范围”应搭配“在之内”,可将“居于”改为“在二或删去“活动范围”;二为成分残缺,“往往作为贤臣的对立面”的主语是优人,他们只能“被”看作是国政崩坏的原因,故在“看 作国政崩坏的原因”前加
21、“被”。(二)(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如今的媒介多种多样,受众又与之紧密关联,两者似乎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全媒体环境下 的公益广告活动,要设法让受众感兴趣并付出行动。“协同创意”等理念主张让受众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感 受乐趣并愿意提供,不失为“拉拢”受众的理想传播策略。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过度泛滥,让受众逐渐形成了去繁从简的阅读习惯。简言之就是:能看图像尽量不 看文字。这也是当下影视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传统文本阅读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图多于文的时代, 所谓“可视化”传播就是,能够用视觉图像表现的内容,尽量不用文字说明。以“可视化”增强互动力度, 是公益广告俘获受众眼睛的必
22、杀技。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会因为对广告创意本身的喜爱而进 行自发传播,这种“讲故事”的创意正是当下我国公益广告所缺少的。对广告创意进行“故事化”处理, 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内心。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受众互动效果?请从上文各段分别概括,并使之形成 一组整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答案】以活动激发受众兴趣以图像俘获受众眼睛以故事抓住受众内心(或:以活动“拉拢” 受众参与 以图像增强互动力度 以故事传达创意信息)【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段压缩的能力。依据第一段“全媒体环境下的公益广告活动,要设法让受众感兴趣并付
23、出行动”可概括为:以活动激发受 众兴趣。依据第二段“在这个图多于文的时代以可视化增强互动力度,是公益广告俘获受众眼睛的必杀技” 可概括为:以图像俘获受众眼睛。依据第三段“将要传达的信息蕴含在故事中,令人看后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还会因为对广告创意本身的 喜爱而进行自发传播,这种讲故事的创意正是当下我国公益广告所缺少的”可概括为:以故事抓住受 众内心。最后将三个特点加以整理即可。注意题目要求学生“请从上文各段分别概括,并使之形成一组整句使之形 成一组整句”,所以要注意句子的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注意字数限制。(三)红楼梦相关内容阅读(此题共3小题,10分).以下对红楼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
24、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刻画了种 种人情世态。B.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 是惜春。C.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她贪婪、凶狠、狡诈,设计害死贾瑞,因此王熙凤身上没有丝 毫人性之美。D.在红楼梦中曾屡次写到“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给作品增添神秘气息,吸 引读者兴趣。【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 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江苏省 连云港市 高级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