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四川遂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遂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川遂宁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年有裘葛之遗(wei),无冻馁之患矣;坐 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波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 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 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那么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 边酒炉,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假设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 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假设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
2、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 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注释卒林: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坊:酒家的代称。21,用给乙文划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假设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22.解释以下加点的字。(4分)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给予、赠送)手不释书(放下)岂他人之过哉 (难道)以一骡二马 (用)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品德有没有养成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 我专一罢了。(2)遇故友假设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
3、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2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我们青少年学习时.,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致,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 念和别人在生活方面和别人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参考译文】【乙谆林先生(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 或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 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的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 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的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 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
4、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2020四川遂宁)【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道你们是想要夺去我性命么?我宁可少掉一年的寿命,也不想一个季节没有花的陪伴。况且 我从他乡冒着大雪回到南京,就是为了看这水仙花。如果看不到,岂不是不如不回来南京, 就呆在他乡过年算了?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2012四川遂宁)【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
5、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J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 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 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 ”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 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
6、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 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 田宅可买者。王以为假设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 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22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1)将军宜枉驾顾之顾:*(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用:(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日:2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24 .以下
7、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王以为假设其父乎”、“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两句中的“假设”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 他人意见,最终兵败。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 “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
8、两篇传记的主人公 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参考答案】22 . (4分,每题1分)(1)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3) 因此 (4)每天23 .(3分)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以”“卒”各 1分,句意通顺1分。)24. (3分)C【参考译文】【甲】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 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成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 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
9、明 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 ”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 “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 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 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 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乙】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 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
10、快要出征的时候,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 “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 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 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 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 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 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总想扩充自 己的私有。赵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
11、希望国王不要 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 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 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分吗? ”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J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 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2011四川遂宁)记与欧公语苏轼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遏风,惊而得之。”医取多 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 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12、”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 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那么饮 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俊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 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秸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 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选自东坡志林)24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初似儿戏,然或有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殆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那么殆 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A.舐樊哙之盾,可
13、以治怯B.医以意用药多此比C.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D.医问其得疾之由7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曹操比于袁绍,那么名微而众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 .以下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 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D.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
14、,且把它记了下 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参考答案】6. A 7. B 8. B【参考译文】欧阳修曾经跟我摆谈过这样的事情:有人生了病,医生问他是怎么得病的,他回答说: “坐船时遇上刮大风,惊恐害怕,然后就病了。”医生就在使用了多年、被舵工手上出的汗 水浸透了的船舵把柄上用刀刮下一些碎屑来,加上丹砂、茯神一类的药,泡水给他喝了,他 的病就好了。现在的本草注别药性论上说:“治疗出汗多的毛病,可以用麻黄的根节(麻 黄,中药名,以茎枝入药,性温、味辛微苦,功能发汗;根节入药,性平、味甘,功能止汗) 和被人用旧了的竹扇(上面浸透了人的手汗)来打成碎末让病人
15、服用。”欧阳修就说:“医 生凭借自己的揣度配药大都像这样,初看好像儿戏,但有时还真有效,恐怕这其中的道理还 不容易招致责难吧。我就对欧阳修说:“把毛笔、墨锭拿来烧成灰给学生吃,能够治疗愚 蠢和懒惰吗?推而广之,那么,喝了伯夷(古代最清廉的人)的洗手水,就可以治疗贪心; 吃了比干(古代最忠诚的臣子)吃剩下的饭菜,就可以改掉谄媚的毛病;舔一舔樊哙(古代 勇敢的壮士之一)用过的盾牌,就可以医治胆小的毛病;嗅一嗅西施(古代最美的女人)的 耳环,就可以治好天生的丑怪残疾啦。”欧阳修听了我的话,大笑起来。元祐六年(公元 1091年)润八月十七日,我坐船进入颍州地界,因而想起20年前在这颍州拜见欧阳修的事,
16、 偶然回忆起当年跟欧阳修的一番笑谈,姑且把它了记下来。说明:欧阳修(1007-1072),苏轼写此文时,欧阳修去世已近20年。(2010四川遂宁)杜畿传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或进 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 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假设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日:“直君 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谆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
17、:“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11、以下对文意的初步理解、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C )A、三国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作者是陈寿。B、杜畿是三国时的魏国人。C、文章中提到的太祖指的是三国时魏国的曹操。曹操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后来才当上 了魏国的皇帝,称为太祖。D、文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发生在杜畿当河东郡的太守时候。1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少孤,继母苦之B、荀或进之太祖。*C、假设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D、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13、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8、苦:让他吃苦,虐待他。进:推荐,举荐诣:拜见。化:教化。“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行拂乱其所为D、此中人语去:“缺乏为外人道。”14、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A、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B、有你这样做的吗?为什么不听从长官的教诲呢?C、有像你这样的人,我们干吗不把事情做好呢?D、有像这样的官员吗?为什么不好好教育老百姓呢?15.以下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
19、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 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摇 役。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参考译文】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幼年丧父,继母对他很苛刻,但他对待继母却很孝顺。 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荀或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乱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 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 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假设
20、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 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 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 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逐渐地催促老百姓畜养牛、马,甚至养 鸡鸭狗猪等,都有规定。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拟富裕。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于是在冬天整治军队讲授武功,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 好的民风。(2008四川遂宁)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2、以下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C
2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C、委而去之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所以君子不战那么已,战就一定胜利)(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弃城而逃)(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一一分一一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比照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方城/非不高也、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5、对文章内容
23、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参考答案】11、 C 12、 B(2003四川遂宁)11、 C 12、 B(2003四川遂宁)13、 B 14、 C15、D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遂宁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4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