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上课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上课讲义.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田蜜1简述T细胞的亚群和功能。本题主要考查T细胞类型及其功能,对临床免疫有重要意义。具有CD4分子的T细胞称CD4+T细胞,它识别抗原受MHC-类分子限制。将具有CD8分子的Tc细胞和Ts细胞称CD8+T细胞,它们识别抗原受MHC-I类分子限制。(1)CD4+T细胞,包括THl细胞和TH2细胞。THl细胞与抗原接触后,可通过释放IL2、IFN和TNF等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之为炎性T胞;TH2细胞可通过释放I
2、L-4、5、6,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CD8+T细胞,主要包括细胞毒T细胞(Tc)和抑制T细胞(Ts)。Tc细胞为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死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如肿瘤细胞和感染了病毒的组织细胞。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通过释放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IFN,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T细胞介导的主要是体液免疫,对人体的免疫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改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也不容易控制。2简述细胞因子的种类和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根据来源、功能进行分类。根据来源分为:淋巴因子和单
3、核因子。根据功能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刺激造血细胞增值分化;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注意:本题只是简述,要求答出要点即可,不需要具体阐述。3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物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以下三方面:(1)免疫防御功能: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针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物质)所产生的感染和损害,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引发超敏反应;功能过弱则发生免疫缺陷等。
4、(2)免疫自稳功能: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主要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若免疫自身稳定功能紊乱或失调,可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分析:免疫系统缺陷造成的免疫疾病目前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4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本题主要考核何为抗体,人体最多的这几种抗体的功能。(1)IgG:五
5、类Ig中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分布极广;抗毒素、抗菌与抗病毒抗体大多为IgG;唯一能穿过胎盘;其Fc段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发挥调理促吞噬的作用;与NK细胞表面的FcR结合,可介导细胞毒作用;还可与SPA结合,用于检测某些抗原;与抗原结合后,经传统途径激活补体。(2)IgM:为五聚体。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个体发育及免疫应答时产生最早;结合抗原、激活补体及调理吞噬(经C3b)的能力比IgG强的多,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体。血中出现高滴度特异性IgM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因此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3)IgA:血清型多为单体,也可为双体;而分泌型均为双体,且
6、带有分泌片(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SIgA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分泌液中,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A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毒素的作用。(4)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为B细胞的抗原受体。(SmlgD是B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5)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在某些过敏性体质人的血清中可查到。其Fc段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过敏反应的发生。分析:每种抗体都有各自的特点何功能,了解这些特点何功能对治疗疾病,合成抗体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本题主要考查
7、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C4a、C4b、C2a、C3a、C3b、C5a和C5b等,其生物学效应简述如下:C4a、C5a和C3a均具有过敏毒索作用,可刺激具有上述补体片段受体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其作用强度C5aC3aC4a;C3a、C5a具有趋化作用,能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吨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集聚,增强炎症反应;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C3b和C4b具有免疫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分析:补体这些生物学活性都是研究得较为清楚,随着医学的发展补体更多的生物
8、学活性已经发现,本题不作要求。6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总的来说,骨髓和淋巴结作用最大。(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在人类和哺乳类动物是胸腺和骨髓。a骨髓:骨髓是造血组织,又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中的基质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首先分化为造血前体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中的一部分经血循环到达胸腺中枢免疫器官,最终分化为T细胞。b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周围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与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细胞接触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同时也是淋巴细胞再循环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a
9、淋巴结:除作为参与免疫应答的场所外,还具有滤过和清除细菌、毒素、癌细胞等有害物质的作用。b脾:是各种免疫细胞定居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足全身血液的滤器,可消除进入血液中的病原菌和自身衰老退变的细胞。c其他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含有相当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机体重要的粘膜局部免疫防御屏障。当抗原进入体内后,可刺激粘膜局部的B细胞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分析:人体胸腺成人退化,现在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样重要。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田蜜一、名词解释:本题主要考查对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
10、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1抗原转变:构成HA或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改变,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称为抗原转变,属于量变累积导致的质变。2促衰变因子:广泛分布于血细胞和其它细胞表面,能与粘附在上述细胞表面的C4bC3b结合,通过竞争抑制B因子与胞膜上的C3b结合达到抑制形成的作用。3索状因子:为6,6双分枝菌酸藻糖,可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与慢性肉芽形成有关。4溶源性转换:由于温和嗜菌体的DNA(前噬菌体)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源性转换。5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11、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导。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二、问答题:1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种类(限4种)及医学意义。本题主要考查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哪些,对于针对不同的抗原引起的临床疾病给予不同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细菌的外毒素、毒性酶类等均是良好的抗原。故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在致病的同时,又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发挥抗感染的作用。(2)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常用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均是用类毒素免疫马而得到的抗毒素,这种抗毒素是马的血清蛋白,故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种蛋白,具
12、有良好的抗原性,同时又是抗毒素抗体。(3)同种异型抗原: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同种异型(体)抗原。人类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是红细胞抗原(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两类。(4)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火的细胞表面抗原性标志。(5)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成分,如隐蔽的晶体蛋白、精子、甲状腺蛋白等自身成分;以及在生物、理化等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成分。(6)肿瘤抗原: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抗原性的一些大分子物质的总称。(7)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
13、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之间有此类抗原存在,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与此有关。(8)超抗原:一类由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能非特异性地激活大量T细胞的抗原物质。注意:本题只要求写出4种即可,另外还有一种变异源也属于抗原物质。2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以及其类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可人为地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提
14、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的阶段。(2)反应阶段:是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或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叫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注意: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受性,又称负免疫应答。3简述超敏反应的种类和常见临床疾病。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
15、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应答,主要有4种类型。(1)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症(2)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免疫血液病、膜性肾炎(3)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复合物性肾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4)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分析:超敏反应属于免疫应答,它具有特异性和回忆性。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也可是半抗原及变性自身抗原等;另外注意前三型均由体液免疫
16、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4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在接种物、免疫出现时间、免疫力维持时间、用途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疫苗、类毒素抗体(抗毒素、丙种球蛋白)免疫出现时间慢,14周快,立即产生免疫力维持时间长、(数月至数年)较短(两周至数周)用途主要用于预防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注意:本题只要求简述,列表形式简洁清楚。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田蜜一、名词解释:本题主要考查对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17、1、免疫调节: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使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最适应答的复杂生理过程。2、免疫调节: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使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最适应答的复杂生理过程。3、荚膜: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的一层由细菌分泌的粘液性物质。它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是细菌毒力因素之一。4、内毒素:是由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其中脂质A是一种糖磷脂,是其的主要毒性组分。内毒素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有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索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5、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
18、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机体的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隐性感染。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二、问答题:1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举例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荚膜、鞭毛、菌毛(普通菌毛)、细胞壁或菌体结构成分与细菌致病性有关。(1)荚膜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等作用,是细菌毒力因素之一。(2)鞭毛是某些细菌从胞质内伸出到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某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3)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是细菌的致病因素之一(4)G+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是重要的表面抗原,有
19、些细菌的磷壁酸可以粘附宿主细胞(A族溶血性链球菌);G菌细胞壁上脂多糖是其内毒素。(5)菌体本身可以引起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的损伤。注意:不同的细菌致病的结构是不同的,如结核杆菌主要是其自身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和蛋白引起的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2简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内毒素与外毒素在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区别。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某些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少数细菌合成的外毒素(如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存在于菌细胞内,只有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性质不稳定,易被热、酸及蛋白酶破
20、坏。用04甲醛处理外毒素,可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强或极强,尤以肉毒杆菌的外毒素最强,其毒性比氰化钾强一万倍。各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能选择性地作用于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引起各自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后才可释放出来。内毒素是由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脂质A是一种糖磷脂,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内毒素耐热,加热1001h不被破坏。内毒素不能用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对组织细胞的选择性不强,各种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大致相同,其主要生物学活性有发热反应、白细
21、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注意: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而各种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大致相同。3简述并举例致病菌的感染类型及全身感染的临床常见类型。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致病菌的感染类型及全身感染的临床常见类型。1)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引起毒血症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2)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时性或间断性地经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后再生长繁殖而
22、致病。例如伤寒病早期的菌血症等。3)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例如高热、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死亡。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引起败血症。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它组织器官(如肝、肺、肾等),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注意:这几种感染内型可以发生于同一细菌在一机体的不同时期。4简述引起肠道感染的常见肠道病原菌(限4种菌)及其致病特点。名称特征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大肠埃希菌发酵乳糖,IMViC试验为+一菌毛、肠毒素等肠外感染:条件致病
23、菌引起。肠内感染:ETEC、EPEC、EIEC、EHEC沙门菌属不发酵乳糖,除伤寒杆菌外均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产酸产气,伤寒杆菌只产酸不产气。有鞭毛菌毛、内毒素、肠毒素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由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引起;败血症:多由猪霍乱杆菌引起志贺菌属无鞭毛,发酵葡萄糖产酸。有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4群菌毛、内毒素、外毒素细菌性痢疾包括:急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克雷伯菌属代表菌种为肺炎杆菌。有荚膜、菌毛,无鞭毛粘液型菌落,挑之可拉成丝菌毛、内毒素等为重要条件致病菌,可致支气管炎、肺炎、泌尿道和创伤感染
24、。偶致严重的败血症、脑膜炎等5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的特点。致病主要与菌体成分有关。磷脂: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能抑制蛋白酶对组织的分解作用,从而使病灶组织不完全液化,形成千酪样坏死。索状因子:为6,6双分枝菌酸藻糖。可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与慢性肉芽肿形成有关。蜡质D:有佐剂作用,刺激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硫酸脑苷脂:可抑制吞噬溶酶体的形成。注意:结核杆菌的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机体在产生对结核杆菌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也可有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二者均为T细胞介导的结果。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4)重庆广播
25、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田蜜一、名词解释:本题主要考查对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1、抗原转变:构成HA或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改变,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称为抗原转变,属于量变累积导致的质变。2、包含体:是病毒感染细胞后,在胞浆或核内出现的斑块状结构,是病毒增殖的场所,其内含有病毒颗粒、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等。3、垂直传播:是病毒由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的一种感染途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经产道传给新生儿,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4、病毒包膜:包膜病毒体的最外层结构,由脂蛋白构成。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其间嵌有病毒编码的
26、蛋白。包膜的功能主要有:保护病毒,吸附细胞,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用于病毒鉴别和诊断。5、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即病毒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可短暂独立生存并可感染新的细胞的病毒颗粒。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及在体内播散的途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病毒侵入机体及在体内播散的途径。1)水平传播:是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即病毒在生存于同一时代的人群各个体之间的相互传播,亦称水平感染。此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皮肤和粘膜表面感染。(1)经皮肤传播:主要是病毒可经注射、输血、动物咬伤、昆
27、虫叮咬或机械性损伤等方式侵入宿主体内而导致感染。如肝炎病毒、狂犬病毒、乙脑病毒等的感染。(2)经粘膜表面传播: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是许多病毒最先侵入并增殖的部位。多数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侵入机体;还有少数病毒可经接触引起眼结膜、生殖道粘膜感染。2)垂直传播:是病毒由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的一种感染途径,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经产道传给新生儿,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孕妇感染某些病毒后,尤其在妊娠三个月以内时,很易经胎盘传给胎儿,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注意:有些病毒感染仅局限于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有些病毒经粘膜表面感染
28、后可向邻近组织和淋巴管扩散,并人血引起病毒血症,病毒最后到达靶器官或在靶细胞增殖,引起典型病变。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2从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谈甲型流感病毒为何易引起大流行?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根据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来分析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易引起大流行。构成HA或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改变,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称为抗原转变,属于量变累积导致的质变。当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出现时,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因而易引起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三型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变异,变异的抗原主要是HA和NA。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世界性流行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原因
29、是甲型流感病毒广泛分布在人、动物和禽类中,常见几个亚型共同存在于同一群体中,大大增加了基因重组的机会。注意:现在的科学还没有完全了解流感病毒,其抗原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亚型之间的基因重组。3简述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用途(列举4项)和各指标的临床意义。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用途,以及各指标的临床意义。(1)用途:诊断乙肝及判断乙肝病人的预后及转归。筛选献血员。凡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任何一项阳性者,均不得作为献血员。对饮食、保育及饮水管理等行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判断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对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2)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临床
30、检测的HBV抗原抗体系统主要包括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称为“两对半”。表示有HBV感染、血液有传染性的指标有HBsAg、HBeAg和抗HBc;表示HBV复制的指标是HBeAg和抗HBc。注意:乙肝早期确诊的重要指标是抗HBclgM;表示感染过HBV,机体正在恢复的指标有抗HBe和抗HBs;表示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指标是抗HBs。4HIV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怎样预防HIV感染?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HIV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手段。(1)传播途径:输入带有H的血液或血制品等。性接触。垂直传播。(2)预防AIDS的措施应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杜绝恶习如吸毒、性乱
31、等。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等应进行HIV抗体的检测,确保血制品的安全性。建立对HIV的监测,了解流行动态。积极进行疫苗研制。注意:现在AIDS在全世界都是呈一个上升趋势,吸毒、性乱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欠发达地区则还有血液性传染严重。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中,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中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微生物类型。(1)支原体:解脲脲原体(阴道炎)(2)衣原体: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性病淋巴肉芽肿(3)螺旋体:梅毒。6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可引起人类哪些部位的感染?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易在人体哪些部位的感染。(1)浅部真菌: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甲;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甲;小孢子菌属,侵犯皮肤、毛发。(2)深部真菌:白假丝念珠菌,粘膜念珠菌病(鹅口疮,阴道炎等);皮肤指甲念珠菌病;内脏念珠菌病:如食管炎、肺炎、脑膜炎等。新生隐球菌,可致慢性脑膜炎、肺部感染等。注意:人体的正常菌群就包括一些真菌,只要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般不会感染,另外就是要慎用抗生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