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电子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电子教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医学微生物学1、 细菌的形态,其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作用?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各成分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细菌: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义上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上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1.按细菌外形可分为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2.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
2、、鞭毛、菌毛、芽胞。(1)细胞壁 G+菌:肽聚糖(50%)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磷酸壁(50%)分为壁磷酸壁和膜磷酸壁。 G-菌:肽聚糖(20%)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外膜(80%)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组成。脂蛋白:位于肽聚糖和脂质双层之间,稳定外膜。脂质双层:类似于细胞膜结构,双层内镶嵌着多种蛋白质称为外膜蛋白。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
3、毒性作用均相似。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特异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细胞L型:缺少细胞壁,“油煎蛋样” 功能:维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表面的多种抗原表位能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2)细胞膜 功能:物质转运;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3)细胞质核糖体;质粒;胞制颗粒(4)核质(5)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是细菌
4、致病的重要毒力因子。 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6)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和周毛菌。具有高度抗原性,为鞭毛(H)抗原。 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7)菌毛: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与其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仅见于少数G-菌。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与耐药性有关。(8)芽胞:细菌的休眠形式,G+菌独有。2、 功能:对环境的抵抗力极强。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3、 G-菌肽聚糖含量少且位于较内层,其外有外膜保护,溶菌酶不能直
5、接作用于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对G-菌无明显作用。G-菌的肽聚糖没有青霉素的作用点,所以青霉素对G-菌无作用。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什么是代时?迟缓期、对数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稳定期(产生外毒素和抗生素等)、衰亡期4、 代时:适宜条件下,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多数为2030分钟,结核分枝杆菌最长,达18-20h。什么是热原质、抗生素、细菌素?热源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5、 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什么是IMViC试验?I:吲哚试验大肠杆
6、菌有色氨酸酶,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M: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Vi:VP试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C:枸橼酸盐利用实验产气杆菌以枸橼酸盐为碳源、以铵盐为氮源分解铵盐产氨(碱性)指示剂淡绿变深蓝为阳性1、 IMViC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如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毒性噬菌体:能够在宿主菌内繁殖并使之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溶原性
7、细菌: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注意: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而毒性噬菌体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8、 溶原性转换: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类型基因来源转移方式转化供体菌受体菌摄入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转导供体菌噬菌体媒介溶原性转换噬菌体前噬菌体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裂解释放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性状。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给受体菌的方式。2、 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给受体菌使之获得部分遗传性状。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前者毒性
8、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都能介导;后者仅温和噬菌体介导。3、 掌握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什么是巴氏消毒法?灭菌:杀灭物体上包括细菌的芽孢在内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防腐: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无菌:无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6、 巴氏消毒法:61.162.830min或71.71530s,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用于牛乳、酒类的消毒。7、 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机制
9、:紫外线通过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11、 应用: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什么是正常菌群和条件(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存在于体表或体内的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也有利,称为正常菌群。8、 条件致病菌:某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机会下可以致病。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1)毒力: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黏附素、荚膜、侵入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毒素:分
10、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细菌侵入的数量9、 (3)细菌侵入的途径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特性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和部分G-菌产生G-菌产生存在部位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放化学组成蛋白质脂多糖毒素性质不稳定不耐热稳定耐热毒素作用强,对机体有选择性毒害作用较弱抗原性质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制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经甲醛处理不能制成类毒素10、 什么是类毒素和抗毒素?类毒素:采用0.4%甲醛液脱去外毒素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11、 抗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有因子有
11、哪些?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G-球菌:奈瑟菌(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1)生物学性状 无芽胞无鞭毛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b溶血)。 多数能分解糖类,产酸不产气;分解甘露醇,产酸;触酶阳性。 抗原:A蛋白(SPA)、荚膜多糖、多糖抗原 按DNA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2)致病性毒力因子生物活性作用一、细胞表面结构A蛋白(SPA)二、毒素溶素肠毒素三、酶类凝固酶透明质酸酶与IgG的Fc区反应,抑制吞噬,抗补体溶解细胞膜,细胞毒作用引起呕吐、腹泻使血浆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使血浆
12、凝固降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12、 哪些方法可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3、 取呕吐物作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或是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观察鉴定。ELISA法可快速检测肠毒素,也可用特意核酸杂交和PCR确定是否为产肠毒素菌种。链球菌的分类原则是什么?(一) 什么是链球菌溶素O?链球菌(1)分类 按溶血现象溶血现象名称性质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a溶血多为机会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b溶血致病力强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 按抗原结构(二) 按生化反应A群链球菌(1)生物学性状 无芽胞无鞭毛 多数菌株周围易形成较宽的透明溶血环(b溶血)。
13、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触酶阴性 抗原:C抗原、M抗原、P抗原 可在60被杀死(2)致病性14、 外毒素:链球溶菌素O(SLO):A群链球菌产生的两种溶血素的其中之一,为含有-SH的蛋白质,对O2敏感,使-SH氧化而失去溶血活性。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有哪些?(1)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G杆菌 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 不产生芽胞(2)培养特征 兼性厌氧或需氧 营养要求低,普通琼脂平板 形成中等大小的湿润、光滑、灰白色菌落(3)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致病菌(不分解)和非致病菌(分解乳糖)(4)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敏感,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5)变
14、异 易出现耐药性变异菌株(6)抗原结构 菌体O抗原:存在于细胞壁LPS层,有属特异性;耐热,100不被破坏 鞭毛H抗原:不耐热,6030min即被破坏15、 荚膜K抗原:有型特异性;不耐热,6030min即被破坏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道外感染有哪些?16、 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如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什么是肠热症?什么是肥达试验?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17、 肥达试验: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以及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试验,
15、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什么是破伤风痉挛毒素?比较三种重要的厌氧芽胞梭菌的致病特点。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由质粒编码,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毒性极强。为蛋白质,不耐热。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致病物质外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外毒素(a毒素)神经外毒素(肉毒毒素)所致疾病破伤风气性坏疽食物中毒毒素性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创伤感染中毒18、 何谓结核菌素试验?解释其原理与应用。结核菌素试验:将一定量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性,未感染者则为阴性
16、。原理:人类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产生迟发性超敏反应,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观察有无超敏反应的发生,判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19、 应用:诊断婴幼儿的结核病;测定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支原体的总体特征怎样?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支原体: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G-菌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状”菌落鉴别点支原体细胞L型细胞壁无缺乏或无细胞壁缺失原因遗传表型变异,可恢复细胞膜含高浓度胆固醇不含胆固醇培养形态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微生物学 复习资料 电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