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复习题库及答案试题1 第一局部(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小题,对的用“ + ”,错的用“一”,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 预后的吉凶。()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 好。()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 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
2、,都是比拟少见的病脉。()9、“阳盛那么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10、10、虚实辨证,是分析区分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A、情志抑郁B、胸闷喜叹息C、胸胁少腹胀痛D、咽部异物感E、颈部瘪瘤47、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理因素有()A、热极生风B、肝阳化风C、阴虚动风D、血虚生风E、太阳中风48、头晕目眩可见于()A、气虚证B、气陷证C、血虚证D、气逆证E、气滞证49、肾气不固证可以出现()A、神疲耳鸣B、腰膝酸软C、小便频数而痛D、尿后余沥不尽E、胎动易滑第二局部(主观
3、题共51分)四、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3分)50、面色青,多主()证、()证、()证及。51、舌色淡而有裂纹,多是()之候,假设舌色红绛而有裂纹,多 由()、()所致。52、胃气上逆的临床表现,可见()、()、()、()。53、黄苔,多主。证、()证。其中,深黄为(),焦黄为()。54、阴虚潮热,以()为特征;湿温潮热,以。为特征。55、重痛多因()所致,刺痛是()疼痛的特点之一。56、消谷善饥,是()所致;饥不欲食,多因()所致。57、凡带下色白而清稀、无臭,多属()证、()证。五、问答题(共28分)58、何谓剥落苔?何谓镜面舌?其病机如何?(8分)59、分述细脉、弦脉的脉象与主病。(7分
4、)60、试述水肿之阴水的临床表现及主要病机。(7分)61、试述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6分)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 6、 7、-8、-9、-10、+11、-12、-13、-14、-15、+二、单项选择题16、D 17、D 18、C 19、C 20、A 21、B 22、B 23、B 24、C 25、C 26、C 27、 C 28、 B 29、 D30、 C 31、 B 32、 A 33、 C 34、 C 35、 B 36、 C 37、 B三、多项选择题38、 B、 C、 D 39、 A、 B、 C、 D 40、 A、 B、 C、 E 41、 A、 B、 D、E 42、 B、
5、C、 D、E 43、 A、 B、 D、 E44、 A、 C、 E 45、 A、 B、 C、 D 46、 A、 B、 C、 D、 E 47、 A、 B、C、 D 48、 A、 B、C、 D 49、 A、 B、D、E四、填空题50、寒;痛;瘀;惊风51、血虚;热盛伤津;阴精耗损52、呃逆;暧气;恶心;呕吐53、里;热;热重;热结54、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身热不扬55、湿邪困阻气机;瘀血56、胃火亢盛,腐熟太过;胃阴缺乏,虚火内扰57、虚;寒五、问答题58、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局部剥脱无苔的,称剥落苔。全舌之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舌面光洁如镜者,即为镜面舌。剥落苔的形成,总因胃气匮乏,不得上
6、熏于舌;胃阴枯涸,不能上潮至口所 致。59、细脉:脉象;59、细脉:脉象;细直而软,应指形如蛛丝,沉取不绝。主病:诸虚劳损,湿病。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 然指下。主病:肝病、胸胁胀痛,疟疾。60、临床表现: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缺少。脱闷腹胀,纳呆便澹,神倦肢困,畏冷喜温,或腰膝冷痛,四肢厥逆。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苔白滑,麻沉迟无力。病机:脾肾阳气亏虚,不能气化水液,水液泛溢肌肤。61、咳嗽无力,动那么气短,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乏力,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色淡白,舌质淡嫩,脉虚。试题2 第四节外感病辨证大纲要求1. 了解三种外感
7、病辨证的名称及创立者。了解三种外感病辨证中常见的名称、性质及主要临床表现。2. 了解三种外感病的病理传变规律。各类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创立六经辨证的医家是()A.张机B.王叔和C.成无己D.王冰E.张景岳.以下各项中,属太阳病主症主脉的是()A.恶寒发热,头痛脉浮B.头身疼痛,恶寒无汗C.头项强痛,恶寒脉浮D.恶寒发热,汗出脉浮E.恶寒发热,无汗脉紧.太阳中风证的主要病机是()A.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B.风邪袭表,媵理不固, 营卫失和C.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D.风寒束表,康理闭塞, 肺气失宣E.风寒束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1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胃家实是指()
8、A.胃肠实证热证B.胃肠邪气盛实C.胃肠燥实证D.胃肠燥热亢盛E.胃肠热证.以下各项中对于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具有鉴别意义的是。A.腹满的轻重B.有无神志变化C.是否发热D.有无燥屎内结E.汗出的多少.太阴病证的主要机理是()A.气机不利,胃肠热结B.心肾阳虚,阴寒内盛C.脾阳虚衰,寒湿内停D.枢机不利,邪结少阳E.邪传脏腑,里热炽盛2 .在六经传变中,太阳病证不愈,直入少阳经,称为()A.越经传B.循经传C.直中D.表里传E.并病3 .营分证的病机特点是()A.热在营阴,阴液耗伤B.营阴受损,心神被扰C.热在心营, 引动肝风D.热在心肝,伤血动风E.热伤营阴,耗伤精血.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学家是(
9、)A.叶天士 B.吴C.刘河间D.薛生白E.王孟英.三焦辨证中逆传心包证的主要病机是()A.邪犯肺卫,肺失宣降B.邪传心包,闭阻心窍C.邪传心包, 胃肠热结D.营阴受损,心神被扰E.邪入营血,热盛伤阴(二)A2型题1.病人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1.病人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赤,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苔黄燥,脉洪大,其证属()A.阳明腑证B.阳明经证C.太阳腑证D.少阳腑证E.少阳经2.病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目赤,耳聋,腹痛,胁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舌尖红,脉弦,其证属()A.少阳腑证B.阳明腑证C.少阳经证D.阳明经证E.太阳腑证(
10、三)B1型题A.外感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B.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C.伤寒病一经病证未解,又出现另一经的病证D.相隔一经或两经传E.表里两经之间的传变1 .六经辨证中的合病是指().六经辨证中的“并病是指()A.血分实热证B.血分虚热证C.营分证D气分证E.卫分证3.身热夜甚,3.身热夜甚,出血,动风,神昏澹语,斑疹紫黑及舌质深绛,其证属()4.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其证属()(四)X型题.少阴寒化证的临床表现是()A.无热恶寒B.精神萎靡C.四肢厥冷D.下利清谷E.小便清.少阳腑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寒热往来B.胸胁苦满C.呕吐不止D.大
11、便秘结或热结旁流E.默默不欲饮食.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的表现是()A.发热,微恶风寒B.舌边尖红C.脉数有力D.恶热,舌红,苔黄E.脉浮数1 .卫气营血辨证中,营分证的辨证特点是。A.身热夜甚B.心烦或神昏谓语C.斑疹隐隐D.暮热早凉E.舌红绛,脉细数二、词语解释.太阳中风证1 .阳明腑证.营分证2 .上焦病证三、填空题1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厥阴病证。2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入腑,()所表现 的证候。3 .少阳腑证是指少阳气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4 .阳明经证以邪热充满阳明,肠道()为主要病机。5 .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营血,病
12、变累及。三脏,以致耗 血、动血、动风所表现的一类证候。6 .中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犯中焦脾胃所表现的证候。主要包括()和足太阴脾经的病证。四、简答题1 .如何鉴别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2 ,阳明腑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3 .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均有腹部胀满而痛,临床怎样鉴别?4 .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5 .血分实热证和血分虚热证的主要机理是什么?6 .什么是中焦病证?如何分型?五、论述题.简述六经辨证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1 .简述少阴病的含义以及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各自的临床 表现。2 .简述卫分证的含义及其临床表现特征。3 .试述下焦病证的含义和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
13、)A1型题1. A分析: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 创立的。2. C分析: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 部位所表现的证候。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3. B分析:太阳中风证以风邪袭表,胰理不固,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A分析: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即指胃肠的实证、热证。4. D分析:阳明经证以邪热充满阳明,肠道无燥屎内结为主要病机。阳明腑证以阳明热盛,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5. C分析:太阴病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为主要病机。6. A分析:越经传是指相隔一经或两经相传。如太阳病证不愈,直入少阳经,引起少阳病证。多由病邪偏盛,正气缺乏所致。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诊断学 中医 诊断 复习 题库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