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22)-基础讲义+真题第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22)-基础讲义+真题第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22)-基础讲义+真题第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中医理论基础本章预计分值:1015分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早节预计分值重点提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01辨证论治第二节阴阳学说13阴阳的属性、阴阳的相互关系第三节五行学说13五行的生克乘侮第四节藏象13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奇恒之腑第五节气血津液23气、血、津液的生成、分类、功能第六节经络01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第七节体质0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第八节病因2-3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第九节发病与病机1-2各种发病的病机第十节治未病与康复()1治未病和康复的原那么、常用的康复疗法考点精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
2、体观念(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 .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主宰是心。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 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学习中医学宜从这 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2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结合与统一。3 .物质与功能一体观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与其相关的生理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协调统一。(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也可称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主要表现为 生理上的适应调节,病理上的内外影响,诊断上的内外审查。人类
3、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 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2.指导疾病诊断(1)诊断脏腑疾病脏腑脏腑出现病变时的病症肝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心火亢盛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2)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五脏疾病的传变脏腑出现病变时的病症肝病传脾脾虚患者,脉见缓象,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病及肾心病患者,脉象洪,而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3)判断疾病的预后五行:肝心脾肺肾 五脉:弦洪缓浮沉出现的病症预后情况肝病,面色青,见弦脉色脉相符肝病,面色青,如不见弦脉,反见浮脉,那么属相胜之脉,为逆预后不良肝病,面色青,假设见到沉脉,那么属相生之脉,为顺预后良好(
4、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那么治法。关系治那么治法相生虚那么补其母,实那么泻其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冻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例多项选择题】以下治法中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培土生金法8 .金水相生法C.滋水涵木法D.益火补土法E.培土制水法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 法。第四节藏象考点精讲藏象学说的特点:一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是脏腑的核心,与六腑相表里,与形体官窍各 有其特定的联系。根据整体观念,神分属五脏,称“五脏神”,即素
5、问宣明五气所说“心藏神, 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人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与五脏的生理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是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五脏与内外环境相 参相应的综合性功能系统。一、脏腑的分类1 .五脏:肝、心、脾、肺、肾(实性器官,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2 .六腑: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3 .奇恒之腑:脑、骨、髓、脉、理、女子胞(功能似脏,形态似腑)。二、五脏(一)心1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对血液的生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 .心主神明:心有主宰生命活动,
6、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表达。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广义之神,又包括了狭义之神。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机 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故满意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二)肺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诞 O肺的生理功 能具体内容主气,司呼 吸肺主呼吸之气: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 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肺主一身之气:将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
7、心血主宣发与肃 降主宣发:排出体内浊气;将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媵理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将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并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主通调水道肺气宜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调节膝理开合,调节汗液排泄肺气肃降将体内水液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缠 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肺朝百脉, 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 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肺气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
8、血、津液的功能(治理调 节呼吸、全身气机、气血运行、津液代谢)(三)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L脾主运化(1)运化水谷精微(2)运化水液。3 .脾主统血:脾能够统摄和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四)肝肝具有刚强之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故称“刚脏”。1 .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中心环节是调畅全身气机。表达在(在 调畅情志;(2)协调脾胃升降:(3)促进胆汁生成与排泄;(4)促进血液运行和 津液代谢;(5)调畅排精行经。2 .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五)肾肾左右各一,位于腰部,故“
9、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1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1)肾主生长、发育(2)肾主生殖:肾藏先天之精;肾精能化生“天癸”。2 .肾主水:肾的气化功能,对于维持津液代谢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3 肾主纳气: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三、五脏之间的关系脏关系心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与肺主呼吸心与脾血液的生成;血液运行心与肝血液运行;神志活动心与肾心肾相交:一方面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另一方面表现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 依存关系,古人将这种关系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精血互生肺与脾气的生成;津液输布代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10、)肺与肝气机的调节肺与肾津液代谢;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阴液互滋肝与脾饮食物的消化;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脾与肾先天后天相辅相成;津液代谢四、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五脏志液体华窍肝怒泪筋爪目心喜汗脉面舌脾思涎肉唇肺悲(忧)涕皮毛鼻肾恐唾骨发耳及二阴独家记忆1 .“爪为筋之余”、“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2 .“五轮学说”把眼睛各局部与五脏相属,黑睛为风轮一一属肝;两眦血络为血轮一一属心;上下 眼睑为肉轮一一属脾;白睛为气轮一一属肺;瞳孔为水轮一一属肾。五、六腑六腑生理功能具体内容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胆内藏胆汁,又称“精汁”,与胃、肠有
11、别,并且与精神活动有 关,故归属奇恒之腑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主通降,以降为 和胃的通畅、下降,对于小肠、大肠之气的通降具有重要作用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受盛胃的食物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一是将食物分为水谷精微与食物残渣两个局部二是将清者水谷精微吸收,并将浊者即食物残渣传输于大肠三是吸收大量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膀胱,故称“小肠主液”大肠传化糟粕接受小肠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 故称“大肠主津”膀胱贮尿与排尿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调节三焦(二a 府”)主持诸总司 人体的气机和气 化上焦: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
12、括心、肺。特点为“上焦如雾”, 形容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特点为“中焦 如讴”,形容脾胃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特 点为“下焦如渎”,形容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作用六、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功能似脏,形态似腑,主要包括:脑、骨、髓、脉、胆、女子胞。脑的生理功能是主宰和调节人的生理活动,主管精神活动,“脑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功能分属 于五脏,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更为密切。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发生月经以及孕育胎儿。影响女子胞生理功能的生理因素有:肾中精气和 天癸的作用,肝气肝血的作用,冲任
13、二脉的作用。七、五脏与六腑的关系脏与腑相互关系心与小肠小肠分别清浊,:青者转化为心血;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有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肺与大肠肺主肃降,肺气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的下行; 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也有利于肺气的下降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肝与胆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相关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和固摄功能【例配伍选择题】A.肝B.心C.脾I).肺E.肾L某女,38岁。经常情志抑郁,善太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辨证为肝气郁结。根据藏象理论, 主司疏泄、条畅
14、气机的脏是2.某女,43岁。闭经半年余,妊娠反响阴性,体检无其他疾病,来医院就诊。辨证为冲任亏虚、 天癸早衰。根据藏象理论,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 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肾主生殖:人体的生殖功能主要与肾有关。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入体 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第五节气血津液考点精讲一、气(一)气的生成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气、后天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以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1 .先天之气:先天之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依赖于肾藏精的生理
15、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生理作用。2 .后天之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水谷中化生;自然界的清气,那么依 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人体。(-)气的分类与分布名 称特点来源分布功能元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 的气,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精化生,并 受后天水谷精气补 充培育根于肾,通过三焦布 散全身推动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 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 动宗 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 为“笃迤,又称1 中”肺吸入的清气和脾 胃运化产生的水谷 精气相互结合而生 成集于胸中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营 气“荣气”,也称“营 阴”脾胃运化的水谷精 气运行于肱 包营养
16、人体,化生血液卫气“卫阳”,活动力特 别强,流动迅速,不 受脉管的约束脾胃运化的水谷精 气运行于睡处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 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 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例最正确选择题】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又被称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的气是A.元气8 .宗气C.营气D.卫气E.真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元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三)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动生长发育动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动血液生成和运行动津液的生成和输布维持正常体温:气虚会导致体温下降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保持液态,不至凝聚,在体内不停
17、地运行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防御功能失常,那么容易引起感置固摄作用止精、血、津液等物质无故流失:保证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的相对稳定:保证脏腑器官位置的恒定,不会下垂,化作用一 气、血、精、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例最正确选择题】因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血液生成不及,运行缓慢,而发生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与气机功能失 常密切相关的是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推动作用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 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果气的
18、推动作用减弱, 那么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缺乏, 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涨留等病变。(四)气的运行气的运行,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 查,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二、血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 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一)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量糖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o肾精化血一避m二一 血液肾精化血一避m二一 血液途径一营气+津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心气的推
19、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合成宗气,助心行11III血的运行依赖脾气的统摄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作用(三)血的生理功能.主要功能:对全身的营养、滋润作用。1 .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四)气与血的关系三、津液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胃液、唾液、肠液、关节液等,不包括汗液。(一)津液的生成与分布津液的特性名称津液质地质地清稀质地浓稠流动性流动性较大流动性较小分布分布在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肱灌注于肯节、脏腑、脑、髓作用滋润作用濡养作用(二)津液的代谢1.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与脾胃、小肠的功能密切相关。2,输布:主要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
20、焦为通道输布全身。3.排泄(1)肾阳的蒸腾气化是津液代谢的主宰和原动力。(2)肺、脾、肾对于津液的排泄发挥主要的作用。(3)排出的形式:汗液、呼气、尿液、粪便。(三)津液的功能滋润和濡养作用2 .化生血液:津液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局部。3 .运输代谢废料。【例最正确选择题】具有助心行气血作用的气为A.卫气B.宗气C.元气D.精气E.真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宗气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具有助心行气血作用。第六节经络考点精讲一、经络与经络系统1 .经脉(1)正经: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2)奇经: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3)经别:“十
21、二经别”,络脉(1)别络;(2)浮络;(3)孙络: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指趾端相交接(2)同名的手、足肺经在头面部相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3.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心中肺手少阴心经中足少阴肾经I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1量翼旁一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I目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1目外眦 足少阳胆经独家记忆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1 .奇经八脉的特点(1)走向分布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2022 基础 讲义 第二 中医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