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实践.docx





《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实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实践【内容摘要】纤维艺术设计在中国经过30多年的开展逐渐在国际上 崭露头角,国内各地艺术院校陆续开设纤维艺术设计课程或纤维艺术 设计专业。与欧美兴旺国家的纤维艺术教育研究相比,国内的纤维艺 术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本人以吉林艺术学 院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结合吉林地方文化特色并融入跨界式及以 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希望逐步改善现阶段纤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 模式中存在的缺乏。【关键词】纤维艺术设计地方文化跨界式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一、跨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跨界式是指融合两个以上设计专业学科的特色与精华,交叉多个学术 研究领域的设计合作。授课教师应在
2、课前做好知识储藏,包括跨界式 创意思维方式、吉林地域文化历史及特征、纤维艺术设计的起源与流 变、纤维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材料及其特性、纤维艺术设计的创作技法。 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带着学生观看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和相 关艺术品,以及国内外优秀纤维艺术品,并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深 入分析总结。分析阶段:包括艺术品创作的思路、材料的选择及技法 应用。通过优秀作品的赏析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刺激学生的创作欲 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总结阶段:授课教师需引导学生在汲取吉 林地域文化精髓的同时,理解纤维艺术设计是一个创意思维与纤维材 料相结合的课程。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二到四人结成小组, 以团队方式
3、跟随课程的进展。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及市场 调研等方式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学生通过课上理论知识的梳理 及资料整合之后分析总结出各自感兴趣的主题、形式、颜色、材料及 技法,如拼贴、刺绣、编织等传统表现技法,或是分解、重构、装置、 光影等其他艺术相关专业的表现形式等。鼓励学生将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从未被重视的纤维材料提取出来,以跨界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常见 的纤维材料,探寻新奇的表达方式。草图创作阶段:这是学生跨界式 创意思维发散的过程,通过前期对吉林地域文化特征的原始材料进行 调研、分析及整合,筛选出学生对吉林地域文化的兴趣点,根据学生 的兴趣点再开展成为纤维创作形式的出发点,最终根据课
4、堂创作要求 以纤维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授课教师需阶段性地与学生研讨创 作草图,为学生创作出有趣味性、艺术性的纤维艺术作品提供指导。 本人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种结合不同专业方向的设计方法。(一)传统元素的概念化传统元素因受时间或地点的限制,并不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 极具吉林地域特色的满族萨满面具、东北窗花贴纸、朝鲜族农乐舞、 秧歌等,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才能见到。学生如果想把相关传统元素运 用到纤维艺术设计中,首先要提炼、概括其形式及色彩。其次,选择 适合的纤维材料和技法与其搭配,如窗花图案,学生可以根据到 的不同样式的窗花形象,从图案形式、色彩、寓意等方面进行提炼、 概括、解构、重
5、构,形成一种新的样式组合和色彩表现。再利用棉、 麻等纤维材料以平面编织或者立体软雕形式进行表现,最终创作出具 有吉林地域特色的纤维艺术作品。(二)纤维材料的肌理表现肌理是由自然材料本身的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设计而形成的,也是纤 维艺术设计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方式。纤维材料可以通过编织、缠绕、 拼贴、打结、裁剪等方式作用于纤维艺术品上。因为纤维材料的质地 各异,学生通过运用不同表现技法可以创造出长短粗细、厚薄疏密等 不同的肌理效果,这种肌理的表现力远胜于单一质感。例如,学生创 作主题想要表达东北冰雪特色,首先需区分冰与雪在形式、颜色、质 感上的差异,之后在冰与雪的肌理质感表达上要层次清楚、突出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纤维 艺术设计 专业人才 教学 模式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