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感受空气【教材简析】感受空气是第二单元空气的单元起始课,本课主要借助生活中与空 气密切相关的物体来深入研究空气的特征,如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 能被压缩等,同样也选取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比照研究,目的 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 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单元中持续学习空气做铺垫。聚焦板块,通过导入活动,希望学生关注到两个问题,空气的特征是什么? 空气的作用有哪些?这样更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也为本单元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做一个铺垫,让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更全面的、更 科学。探索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两个游戏活
2、动,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通过感受 活动,学生发现空气可以压缩,很轻等特征。通过传递游戏,训练学生的思维, 发现空气会流动、不易密封等特征,在游戏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空气与石 头和水的共同特征。拓展板块,通过游戏后研讨,让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一 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知 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能够运用各种感官 去观察空气,获取新知。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但是对于相同点的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学生通过感
3、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 于我们周围。2 .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3 .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1 .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2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 的语言进行汇报。3 .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2 .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
4、到空气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小组: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 哨子、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3 、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带盖的黑盒1 .黑盒游戏,请学生来摸一摸。提问:摸到了什么?(预设:什么都没有)2 .翻开盒子展示,强调盒子里面确实是放了东西。提问: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预设:空气)3 .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 没有固定形状等)提问:在
5、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一一 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局部等)4 .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二、探究研讨:空气特征(预设25分钟)(一)游戏一:感受空气材料准备:每组1个大透明塑料袋、1个气球、1个哨子1 .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1个哨子、1个气球,你们分别会怎么玩?2 .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尤其是透明袋子的,学生示范 装空气的方法(翻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 不能松开袋口)。3 .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4 .学生汇报交流: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空气有什么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受空气 2.1 感受 空气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