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屈原列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9.《屈原列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屈原列传》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屈原列传【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等文言基础知识;2、思维开展与提升:在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并 把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和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 结合凸显人物品格的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明确屈原的政治主张及其高洁的品 质,理解其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4、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作出评价;体会 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教学重难点】研读文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等三 段文字,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
2、格。【教学方法】勾画法、合作探究、提问点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你穿越千年,走到一江边,看到一老人在江边悲呼,你不仅感到疑惑于是上 前一问究竟。老人说自己是司马迁,他在此是为屈原一生之不幸与一生不曾变的 志向而感到悲愤。于是你想多与他聊一聊,看看屈原一生究竟是如何度过的。二、知人论世1、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 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白,得 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 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
3、十列传、十表、 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表达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 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表达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表达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 又是文学巨著。三、初步感知1、预习检测一一正字音2、复述故事,梳理结构属(zhi)草稿相随属(z
4、hu)惨怛(da)帝善(Ku)举类迩(er)见(xian)义远濯(zhuo)淖(nl0)滋垢(g6u)皤(jiao )然细(黜chti)详(佯ydng)离(罹11)忧屈句(gai)靳(jin)尚被(披pi)发枯槁(gao)哀郢(ying)赵不内(纳nd)三闾(1U)大夫温蟆(hud)汨(小)罗汶汶(men )套甫(bu)其糟啜(chud)其醵啜其酶(11)皓皓(hdo)渔父(fu )第一局部(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第二局部(4-9):屈原由见“细”到
5、见“迁二第一层(4-7):屈原被“细”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第三局部(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第四局部(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四、采访司马迁,解读屈原1、您为何在此悲呼?(角色扮演,朗读“太史公日” 一段)(1)翻译此段;(2)预设答案:我读了屈原的离骚、天问等文章,觉得屈原志向十 分远大,到了长沙,想到他的结局,又不禁为他潸然泪下。后来贾谊凭吊屈原的 文字又让我感到茫然假设失.所以我才如此悲哀。2、您刚才说屈原的志向
6、远大,但结局让您落泪,您能具体说说吗?(1)解读屈原之志:集体朗读文章第3段,明确屈原志向:A、找出关键句: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 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皤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B、从中可以看出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是如何看待离骚的?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表达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 独行的精神。集体朗读文章第10段,明确屈原志向: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
7、: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力甫其糟而啜其隔?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蟆乎!A、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 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
8、渝,以死 明志的品质。(2)体会司马迁之悲:思考:司马迁为何“悲其志”?能体会到司马迁饱含怎样的情感?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 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但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和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五、结合议论,分析遭遇1、采访:贾谊是如何看待屈原的?“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假设是J2、屈原究竟是如何做的呢?又遭受了怎样的对待呢?结合文章相关段落, 用几个词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任疏细一一迁沉(王甚任之一- 王怒而疏屈平一-屈平既细一-顷襄王怒而
9、迁之一-遂自 沉汨罗以死)信任一一疏远一一罢官一一放逐一一投江(1)王甚任之身份高贵;才华出众(2)王怒而疏屈平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 其功,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重点字词:歹U:朝列,班列害:嫉妒宪令:国家法令属:shu撰写夺:强行改变伐:夸耀疏:疏远内容研习: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本原因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二一一亲贤 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屈平既细第4段: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列传 屈原 列传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