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小螺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小螺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螺号、教材分析: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紧凑 的节奏和明快跳跃的旋律,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以及 海边儿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乐段将节 奏拓宽,尾音拉长,给人以舒展优美之感。波音的运用 营造了宽阔的沙滩和辽阔的大海这一景观。给人以身临 其境之感。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 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2、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 中的表现作用。三、教学重点:用优美的童声唱好歌曲,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 趣。四、教学难点:波音、上滑音这两个音乐符号的掌握和在歌曲中的运 用。五、教具准备:音乐课
2、教案时间: XXXX 年 XX 月 XX 日地点: XX县XXX中学班级:X年级X班讲授:XXX教学内容:音符(理论课)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2 .明确音符使之长短、唱名、节拍.进行一个八度内的简单视唱教学难点:五线谱中各音符的时值区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音符的标准写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音乐资料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在这节课的开始呢,老师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喜欢音乐吗,音乐咋大家心里是什么概念呢?很多学生达成一致,认为音乐就是唱歌、听歌。其实呢,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分为三类,声乐、器乐和舞蹈。 声乐呢又分为民族、美声、通俗。而大家口中的流行音乐,就是 指第三
3、种(通俗)。同学们,一个旋律就是一首歌。每首歌的旋律呢,都不同。但每首歌都是音乐。音乐呢三、推进新课:音乐呢,是由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组成的。而音符呢,就 是记录这些乐音的符号。乐谱呢,分为两种,简谱和五线谱。首 先,我们了解一下,在简谱中,音符是怎样跳动的。在简谱中, 是以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作为基本音符。它们的唱名 是Do re mi fa sol la si。最后呢,再加上一个高音i,回到 主音。在简谱中,每个数字都表示一拍,可以用手势“V”打节 拍。那肯定有同学想问了,那表示两拍,该怎样写。举例来说, 音符“5(sol),在音符的后面加一条增时线。表示为“5-”。 所
4、谓增时线呢,就是增加时间的线,增加时值的线。加一条增时 线呢,时值就增加了一拍。那有同学肯定在想了,如果唱三拍、四拍,该怎样表示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如果想要唱半拍,该怎样表示。这 个时候呢,就需要一条减时线来帮助。那么这条减时线,加在音 符的下面。每加一条减时线呢,时值就减短一半,从一拍变成了 半拍。加两条的话就是由半拍变成了 1/4拍。那加三条呢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符在简谱中各个节拍的表现 形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音符在五线谱中的表现形式。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发现基本音符中包括符头,符干和符 尾。符头呢,又分为空心和实心的。现在我们来讲一下五线谱中的一拍该怎样表示。一个实心符头,
5、一条符干,就构成了一拍的音符,叫做四分 音符。J一个空心的符头,加一条符干,就表示两拍。叫做二分音符。全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上我们就讲述了音符在简谱中和五线谱中的写法。四、巩固新课:速记口诀:全音符,一个圈,二分音符加符干。四分音符黑符头,加个符尾短一半。最后画一个复习表格一个八度内的简谱视唱音符简谱(5)五线谱时值全音符5O4二分音符5-12四分音符5J1八分音符5Jb1/2十六分音符5J1/42/411|55|66|5-|44|33|22|1-55|44|33|2-|55|44|33|2-|3/41 2 3|414 3 2|1|4/41- 2-|3 4 5 6|5 4 3 2|1-五、
6、作业:1/4拍简谱画法3拍简谱画法2拍 五线谱画法1/8拍 五线谱画法六、下课.七、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学的也很快,但是因为之前没有接 触理论知识的学习,节奏感、识谱能力等方面都很欠缺,需要加 强学习、锻炼。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录音资料,创设情景。(海浪、海鸥以 及音乐的声音)师:刚才听到了什么?咱们今天就要随着音乐到海边 去。师: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海声?浪大不大?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好朋友海娃。海娃的爸爸出 海打鱼去了,海娃在海边望啊望,他焦急地等待着爸爸 平安归来。这事,他吹起了螺号,播放小螺号 歌曲录音。1 .出示课题:小螺号,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 歌,歌名叫“小螺
7、号”。(同时板书课题)2 .欣赏歌曲小螺号的录音录像,感受并说出歌中 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我 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 朋友正在吹小螺号)3 .老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内容。4 .聆听歌曲录音,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 遍。5 .教唱歌谱,识谱教学:认识歌曲的调号和拍号,便 于学生学唱歌谱。(这首歌的调号是1=F,拍号是2/4 拍),教唱一遍歌谱,使学生对歌谱有简单的认识。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 上滑音的位置。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板书):上滑音 演唱要求:音的末尾向上滑动上波音演唱要求:所在音向
8、上波动6 .填词演唱,对谱子有一定的了解后,填上歌词进行演唱。填词过程中,分成前后两局部分别教唱,可使学生尽快 掌握。重点教唱后半局部:“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吹起 了螺号,心里美地”。(进一步强调上滑音、上波音的作 用:上滑音模仿螺号的声音,使歌曲更加生动;上波音 模仿海水的声音,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总结:这两个音乐符号起到了增加歌曲气氛的作用,使 歌曲更加生动。【练习巩固】1 .给歌曲分句这首歌可分为前后两局部,然后按小节对前后两局部分 句。(板书):歌曲处理:前半局部(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 性,表达螺号声声和海娃对出海捕鱼的爸爸的期盼的心 情。后半局部(1728小节)舒展优美、
9、亲切自然地, 表达了海娃盼望爸爸快快归来的迫切心情以及对美好 生活的热爱。歌曲的整体情绪要求是:欢快、活泼、甜 美地演唱。要求:前后两局部的演唱要有区别。2 .分声部练唱前半局部四个乐句的处理:第一、三乐句由女声演唱; 第二、四乐句由男声演唱。后半局部合唱完成。播放歌曲伴奏,让学生跟伴奏完成全歌的演唱。3 .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让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 增加歌曲效果,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交换唱奏)。【完美结课】这一课的我们学习了歌曲小螺号,大家学习积极性 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体会歌曲的意 境与情境,把歌曲唱出感情,并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10、一 定要背熟歌词。【教后反思】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设计意图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 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 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 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那么同样要有 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 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 和石头人。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 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音
11、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 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 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活动目标:1 .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 戏。2 .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 乐。3 、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 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4 、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 不动。5 、遵守游戏规那么,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
12、歌曲的演唱。活动过程: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1 .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 吗?”(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 逐步唤醒法也比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2 .复习演唱歌曲。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4 .(结合图谱提问)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 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5 .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
13、,结合歌曲情节进 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 ”“为什么? ”两个问 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L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 些好看的大作呢? ”(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6 .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7 .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 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 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一,
14、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8 .尝试第一次表演。9 .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 ”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 学习。(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 既表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10 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 演给个人老师看)11 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 ”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12 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
15、两个局部,有效地帮助幼儿更 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1 .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2 .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 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至大家可别乱跑”时, 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3 .快乐游戏。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
16、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 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4 .学习“熊走”动作。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5 .小结,结束活动。教学反思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 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 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拟熟悉,又比拟 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 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
17、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 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特点:1、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曾曾深入不断提高的原那么。无论是在整个 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在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注重了使活动有重复、有变化,曾曾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自始至终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 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曾曾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独立创 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
18、人表演的动作。创编“石头人”造型也是这样: 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 变化和难度。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那么。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 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 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那么,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 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方: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 表演后老师小节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3、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除了 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
19、挖掘 了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如:表演法、游戏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 励法,审美熏陶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到达了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缺乏之处:比方在欣赏音乐时还不够投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 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比方在幼儿表演环节,我 还能够适度再“放”一些,更多地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现,对于幼儿创新能力和表 现力的培养会更加有利。活动比拟好地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节如对表演动作的探讨、对 游戏方案的设计都表达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分成投入地 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有效地学。这虽然是一个歌唱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 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 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表达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 开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拟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 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 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总之,整个活动充分表达了幼儿学习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轻 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活动,我 收获很多,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