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知识分享.doc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知识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知识分享.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乡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规划县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目录一、前言11.1概述11.2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21.3基础数据和规划期51.4编制依据5二、试点村基本情况82.1自然条件82.2社会经济条件112.3土地利用现状122.4土地权属132.5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三、整治目标173.1总体目标173.2具体目标18四、规划方案214.1基本思路214.2土地利用布局224.3主要工程布局23五、主要工程建设275.1土地平整工程275.2道路建设工程295.3水利工程315
2、.4电力工程415.5农田防护工程415.6村庄拆迁工程425.7村庄复垦工程425.8新村建设工程42六、建设用地增减挂钩456.1增减挂钩的原则456.2增减挂钩的目的466.3增减挂钩的方法486.4复耕后土地权属调整及安排49七、实施计划安排507.1项目区的总体安排507.2土地整理工程507.3电力工程517.4村庄拆迁工程517.5村庄复垦工程517.6新村建设工程51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28.1编制依据528.2投资估算528.3资金筹措55九、效益分析579.1社会效益579.2生态效益589.3经济效益59十、保障措施6210.1组织领导6210.2宣传动员6210.3
3、资金保障6310.4政策保障63十一、附件6511.1乡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状图6511.2乡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图65一、前言1.1概述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省土地综合整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紧紧围绕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这一主题,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整合使用各类土地专项资金,积极聚合其他涉农资金,整合协调农用地整
4、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实行综合整治。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积极破解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万村整治”示范工程的要求,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整合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2009年,省启动100个试点行政村的整治,计划整治村庄建设用地6万亩,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4万亩的用地
5、空间,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提供2万亩的用地空间;到2011年,启动整治行政村达到1000个,完成全省“千村整治”任务,县是今年首批启动的100个试点村的试点县之一,计划在2010-2011年期间实施乡村等五个试点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1.2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1)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增大,耕地在不断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难以保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通过规模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促进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2)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土地综合整治是田、水、路、林、
6、村的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土地综合整治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3)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全县吃饭和建设之间的矛盾,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挖潜,新增部分耕地指标,并腾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可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基层配套设施建设留出空
7、间,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管理创造条件。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可以有效的协调处理“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于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经
8、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县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用地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对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尤其是占用耕地指标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省确立了“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用地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用地指标可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解决。因此,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6)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结合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实际,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粮食生
9、产核心区的重大战略抉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扩大田块规模,提高田块规整程度,改善农田耕作条件,从而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地位。(7)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体制基本建立。这一目标的确立,最终将使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也是当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重要的杠
10、杆。土地综合整治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比较雄厚的资金保障,还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使大量的资金投向农村,有效地拉动了农村需求,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能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可通过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空间,促进县域城镇化和工业化。总之,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了城乡之间土地资源、资产、资本有序而顺畅的流动,实现了城乡之间互补、
11、互助和互动,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1.3基础数据和规划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其它统计数据采用2008年数据。规划期:两年。1.4编制依据1.4.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1.4.2国家有关规定和文件(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
12、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源发2008138号)(7)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8)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国土资发200579号(9)关于设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10)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11)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12)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1.
13、4.3土地整理标准和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年7月)(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1.4.4地方性文件及有关计划、规划(1)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2)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
14、理决定的意见豫政200480号(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4)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5)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6)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7)县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规划(19972010)(8)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和统计年鉴二、试点村基本情况2.1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行政村位于县乡中部,北与大罗庄相连,西与郭集村接壤,东与张屯村相临,南与叶庄村相接,境内没有等级公路通过,交通不便。2.1.2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于豫东平原,地貌类型是由黄河、沙颍河
15、叠加的冲积扇平原向豫东南冲积低洼平原过渡的交接洼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局部稍有起伏,地面坡降1/5000-1/6000。2.1.3水文地质全县水资源由地下水、地表水、降水三部分组成,按平水年(75%保证率)计算,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0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1.73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过境水,由于河流多属季节性排水河道,地表径流和过境水多集中于汛期,可利用率很低。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54亿立方米,项目区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和地域间分布不均。项目区内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是目前农田灌溉的主要开采水源。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河、渠、塘侧渗补给,水位均随季节变化。
16、据县物探资料和多年来的机井钻探资料分析,对多眼机井抽水试验计算,按主要含水层的厚度、单位降深、涌水量的大小,可分为富水区、中等水量区、小水量区;本项目区属于中等水量区,地下水位浅,水量丰富,岩性多为细粉砂和中砂,砂层厚度多在10米以上,顶板埋深6-10米,底板埋深在25-35米,PH值6.5-7.5之间。静水位7米,动水位12米,单井出水量20-40立方米/小时。矿化度在1.5g/L以下,地下水质较好,适宜农田灌溉。2.1.4气象项目区位于暖温带南部,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旱涝不均。年平均气温14.5C,年均日照时
17、数2094.9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47%。全年太阳总辐射114.89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56.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期223天,全年10C积温为4721C,历时221天。全年平均降水量785.1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历年最大风速为16米/秒,多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充足的光热资源可满足多种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2.1.5植被项目区内目前植被种类较多,现大都为人工栽培型植被。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瓜、菜等;木本多以杨、槐、泡桐等为主,兼有稀疏灌木如紫穗槐等;草本如蒿类莎草、马齿苋等分布。2.1.6土壤县地处冲积、湖积平原东西过渡地区,大面积的是非地带性土壤
18、为潮土和砂土。项目区的土壤呈微碱性,pH8.3-8.5;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统计为:有机质10.13-14.8g/kg,全氮0.64-0.92g/kg,全磷0.11-0.17g/kg,代换量20.22-24.15cmol/kg,质地以中壤-轻粘;块状结构;土层深厚,潜在养分含量较高,耕性良好,适耕期较长,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可满足小麦、玉米、豆类、芝麻、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种植的要求。2.1.7工程地质地质结构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境内在60米深度内构成全新系统最新松散沉积所覆盖。2.1.8自然灾害项目区内受降水特点、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其主要特点是以旱为主,旱涝交错,冬春干旱,夏秋易涝。
19、另外自然灾害还有暴雨、冰雹、大风、低温、阴雨、霜冻、病虫害等。其中以旱灾影响最大。2.2社会经济条件2.2.1人口状况村委会管辖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年末户数570多户,总人口2537人,年末劳动力1600多人,按劳动产业分农业人口2350人,建筑业220人,第三产业900多人。2.2.2生产条件村土地面积237.13公顷,耕地面积164.0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12.35公顷,实有机电井22眼,农业机械总动力9800千瓦,其中小四轮和三轮车共56台,柴油机87台,农用水泵43台,收割机2台。2.2.3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区位于县乡,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涉及行政村的全部土地。项目区
20、行政村2008年总人口2537人,耕地面积为164.09公顷,人均耕地0.064公顷。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红薯、棉花等。粮食总产量233.8万公斤,亩产9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农村就业多以农业劳动为主,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生活水平一般,基本无耕地撂荒现象。村以种植业为主,村属小学1所,当年毕业生30人,农村医疗点1个,农村医务人员3名,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无职业技能特长,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社会经济情况见表1。表1行政村基本情况统计表村镇人口数量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人元公顷公顷乡村25373600164.090.065资料来源:2008年
21、度县统计资料。2.2.4住房和人居环境村大多数房屋都是砖混结构,多为两层楼房,结构样式都是统一规划,都是在规划建新区域内建设的。其中房屋建设布局合理,光照和通风条件较好,主要用于自身居住。2.2.5公共服务设施村里有几个小商店和一所小学,一个卫生室。在村的中部偏南有一所敬老院,占地900平米。2.2.6优势条件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规模农业。青壮年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3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37.13公顷,其中耕地164.0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9.19%,;林地5.7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4%;居民点38.4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6.21%;农村道路6.63
22、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8%;河流水面用地0.6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29%;坑塘4.77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0%;沟渠5.05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12%。表2村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总面积耕地(01)其中园地(02)林地(0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其中水浇地(012)旱地(013)村庄(203)采矿用地(204)村237.13164.090.00164.090.005.7150.2038.4611.74占总面积的比例100.0069.190.0069.190.002.421.1616.214.95交通运输用地(10)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其中公路用地(102)农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综合 整治 规划 文本 知识 分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