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docx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16与朱元思书文I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假设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 见日。【教材注释】第一段选自吴均集校注。吴均(469-520),字叔庠(xidng), 吴兴故都(zha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共色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
2、流漂荡。从,跟随。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 向西。许表示约数。第二段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 深可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 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 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非凡。 这段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 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第三段进而写山之景。作者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 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负势竞上”,视线由 低往高移动
3、:“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开展,视线扩展到座座 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竞上”、 “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发奋向上,这不仅描绘 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 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一 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 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 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和谐动听;山蝉儿高唱, 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 乐。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 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4、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10 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 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莺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 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 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 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 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 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 之心。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
5、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 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提供受到 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 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 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急流的水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 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11 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
6、石 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像莺鸟一样极力 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 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 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 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四、课文分段第一局部(第段):总述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第二局部(第 段):“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五、问题归纳1.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的“共色”二字。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 感:青青的山霭渐
7、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 令人神清气爽。2.(课后题)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 绝”在哪里?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 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 光影多变。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 者面对富春江美景的陶醉,自由, 潇洒,无拘无束的情感。123.(课后题)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 你如何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 异水,作者感慨: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
8、然反响, 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 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 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3 .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 征,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4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 中也有通过“游鱼”来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 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5 .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异曲同工的语句是什 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 .看到富春
9、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 出的这些感慨?作者发出了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感慨。(2)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13.“莺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产 生“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 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不同的“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 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作者所写的“莺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 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 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感情。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 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的阔大胸怀 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7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感慨呢?因为作 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 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 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发奋,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 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 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 俗务的缠身。六、课文主题本文抓住富春江富阳至桐庐段山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秀丽迷人的山 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避世 退隐的高洁志趣。
11、【写作特色】虚实相间实写:景物描写。14虚写:“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为虚写提供了依 据;虚写那么进一步突出实写。二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动静互见以动写静:“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这两句外表 看似乎是写鸟兽的声音,实际上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化静为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写山势之高、之奇,化静为动,使 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PART 002真题训练(一)比照阅读I 一般(0.65) 2021江苏盐城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风烟俱
12、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 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其箭,猛浪假设 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游,争高直指,千百成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乌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15 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故郭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 峰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薯竟来;企2水之猛,百臂相接。 秋霆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 悟哀敬赏。(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故郡县:
13、古地名.企:企求;盼里得到.罗:即女梦,一种但是植物.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任意苇尊(2)莺飞居天(3)窥谷忘厚(4)春罗逆径2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急涛甚箭,猛浪假设奔.(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乙】文中的景物有嘟些特点?4 .【甲】【乙】两文的写作手话和表达的主旨相同,请简要表达.【答案】MMK1向东向西(向东或向西)至.到达同业二返回覆盖【小题U (!)濡急的流水比筋还快,凶猛的波5所像飞奔的快马.(2)恩幽迷峭,山蛾高竣,直林银河.【小题3】山高景美:绝壁千天,孤峰入汉;绿W百35,清川万转.充满生机(生机勃勃):归飞之鸟,千翼竟来
14、:企水之度.百臂相接.气象万千(四季风光,各有特色):秋露为霜,春罗披径.麟行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文章主旨:都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大自统喜爱、留美之情,都(二)比照阅读 较难(0.4) 2022贵州贵阳模拟预测【甲】1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 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乌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 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15、,有时见日。(昊均与朱元思书)【乙】故郭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 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竟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 悟衷散赏。(昊均与施从事书)【注】故鄢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绝壁千天:形 容山峰直插云霄。汉:银河。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 得到。春罗:绿萝。被:覆盖。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 雨,晦,昏暗,8信足荡累顾物,悟束散常:在对美好星物的欣常中, 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互相到邈 )(2)窥谷京凤 )(3)
16、清“I万转()(4)千尊竞来()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至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2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青山,清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3 .这两角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小题1】向高处伸展同戈、返回雨强涕此toi%【咽2】(1)看到这些雄奇的鬲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腺的人就会平息名利之心.(2)笔直3峰进入了银河.【“噂3】都运用正面描写,表现了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险峻.切建4】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逝世退险的高沽情趣.(三)比照阅读【甲】与朱元思书(节选)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17、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 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钻金母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得潭。潭西二十五 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18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假设牛马之 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假设熊熊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日:唐氏之弃地, 货而不售。问其价,日: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 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 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与朱元思书 初中 文言文 朱元思书 基础知识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