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以下各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 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2、,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 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 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语能假设是乎?秦穆之于 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 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对以下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
3、,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敢以烦执事敢:自言冒昧的谦辞B.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厌恶C.运能假设是乎说:怎么D.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翻然:迅速转变貌(2)以下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夜缱面出臣与将军戮力面攻秦B.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C.行李之往来鸡、豚、狗、彘之畜D.诅能假设是壬异至三子者之撰(3)以下对文中画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 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 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也!
4、郑伯赏之。未几,宫廷左右及三军将士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郑哗然。晋闻之, 复攻之,郑危矣。史臣日: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 抑邀功妒贤欤? (1)对以下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军:驻扎盟:盟誓系:挂念惠:得到恩惠军:驻扎盟:盟誓系:挂念惠:得到恩惠A.晋空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武往说师,老母系之 D.君恩四海,天下惠之(2)以下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言壬郑伯日B.武旦口舌还军秦晋C.乃烛之武之兄文也D.郑伯愕然A.言壬郑伯日B.武旦口舌还军秦晋C.乃烛之武之兄文也D.郑伯愕然假设亡郑而有益壬君厚
5、赏以利郑也使杞子戍之,乃还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烛之武深明大义,具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 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缱而出,求见秦伯。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技艺。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 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 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 烛之武有功,要奖赏,首先应该奖赏自己。D.史臣认为,导致郑国从安定陷入危局的原因并不是郑伯设立奖项,而是郑 国上下抢夺别人的功劳、嫉贤妒
6、能的风气。(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d)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以下各题。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以下各
7、句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夜缱而出缱: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 缺,损害(2)分别比拟以下每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
8、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4)以下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5)以下表达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烛之武夜缱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容许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 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
9、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 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答案1.(1) B(2) A(3) D(4) B(5) C(6)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 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 改变得多么快啊!(7)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有 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就是因为利益。(1)B项,句意: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厌:满足。(2) A项,两个而,都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项,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介
10、词,用。C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提宾oD项,第一个乎,句末语气词,呢;第二个乎,介词,跟,与。 应选Ao(3)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所以厚后面不 应断开,排除A、C两项;如涕唾意为像摞鼻涕吐唾沫,结合句意分析, 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句子翻译: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 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 能抛弃的)呢?应选Do(4)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错误。左传是我国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5)C项,烛之武反
11、客为主”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 也分析可知,烛之武围绕着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离间秦、晋的联 合行动,他先坦言郑国必定会灭亡,接着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 秦与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灭掉郑国无形中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和 实力,而相对削弱了秦国国力,这不能不让秦穆公对伐郑是否损害自己的 利益有所疑问,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秦国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 国力相对削弱。所以这里烛之武并没有反客为主。(6)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陪,增加。撤兵;何,多么;速,快。(7)由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诅能假设是乎他日
12、,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 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可知,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 益关系,而秦穆公退兵也是因为触及到了他的利益。据此分析即可。2.(1) C(2) D(3) D(4)有时候因为事务到偏远的地方去,(当地)父老乡亲携带子弟聚集 观望说:这就是赵侯啊! 他被人爱戴敬慕到这样的程度。越过别国而把远地(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 里用得着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5)不是,他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依据:赵大讷 的先祖虽是宋太宗第八子周恭肃王,然此时已是元朝,赵大讷起家译曹掾; 其历任多官,有所成就,靠的是自己智勇双全、德能兼备;篇末
13、赞语 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赵大讷的褒美,认为赵大讷是靠自己的能力成就美名 的。(1)人心为一个完整的词语,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A、B两项;善矣 哉表感叹,独立成句,应在其前断开,排除D项。应选C。(2) D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错误,应该是第一部 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3) D项,还用其同乡金德润来反衬他的果敢坚毅、大有作为说法有误, 文章写大讷同时,有金德润君泽者,亦县人亦以政事称其果毅有为,议 者谓不如大讷云,通过侧面衬托来展现赵大讷的形象特点,从而收到烘云 托月的效果。(4)或:有时候。以:因为。如:像,到程度。鄙:把当作边邑。陪:增加。焉:副词,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 么
14、哪里。(5)结合原文内容县人周恭肃王元俨之十世孙也。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 事和注释可知赵大讷的先祖虽是宋太宗第八子周恭肃王,而赵大讷是元朝 人,起家译曹掾,(他)以译曹掾的职位被征召出来;结合迁兴化录事, 转龙溪尹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 安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 巨木,先以箕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整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大讷性 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宿猾元豪亦相告 远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等分析,其历任多官,每到一个地方任职, 都取得了一定成就,靠的是自己智勇双全、德能兼备;再联系赞语丈夫
15、之 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 足谓之丈夫,必也可知,他并未凭借祖辈父辈的势力,而是靠自己的能力 成就美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1) D(2) C(3) B(4)(萧望之等人)没有禀告皇上,话就泄露了,于是被许、史和弘恭、 石显等人诬陷,周堪、更生被关进监狱,和萧望之等都被免去了官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 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5)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1)无威仪是为人简易的表现,而“廉靖乐道”的意思是廉洁清静,喜 好圣贤之道,所以无威仪廉靖
16、乐道中间需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不 寐的意思是不睡觉,达旦的意思是到天亮,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 项。应选Do(2) C项,与赊征辟迁,等意思相同错误,除征辟都表示授予官 职,迁表示调动官职,一般表示升职。(3) B项,”曾带着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错误,由原文患苦 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 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可知,刘向既没有带着,也没有请求皇上, 只是有这个想法。(4)白:禀告。谐诉:诬陷别人,说人坏话。为所:被动句式。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5)解答时首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通读文章可知,此题答案集
17、中在 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 近者始两句,然后将其内容分点进行归纳即可。4.(1) A(2) D(3) D(4)晋王李克用派人带着书信礼物向赵匡凝借道,来(派使者)到杨行 密那里探访,要求放回史俨等人。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晋惠公)曾经容许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 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让你活着签订盟约。(4) 匡凝为人气貌是主语,甚伟是谓语,是典型的主谓结构的短语, 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性方严是对主
18、人公性格的介绍,而喜 是动词,作下一个句子的谓语,故应在喜前断开,可排除C项。应选Ao(5) D项,与诛、杀、戮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错误,诛,杀的是罪人; 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戮,本义特指陈尸示众;弑,古时候指臣子杀 君主、子杀父母。明显意义是不同的。(6) D项,表述错误,原文戏日意为开玩笑说,由此可见,赵匡凝到 达广陵,杨行密的这段话只是跟他在开玩笑而已,并不是真正这么认为的。(4)币:礼物。假道:借道。聘:探访。归:使动用法,使归,放 回。为:给予。赐:恩惠。济:渡河。就:成功。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视傲慢 对方的姿态。所以:的原因。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19、)。5.(1) D(2) B(3) B(4)(灭郑)对于晋国来说有利,而对于秦国来说却没有好处。您为 什么不解下郑国之围,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国家来交往呢?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人民,封闭府库,来 等待将军。(1)D项,句意:于是暗中派使者告诉秦穆公。间:暗中,悄悄地。(4) “楚成王是一个称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其言作用 的宾语,二者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应选B。(5) B项,“虽然与退秦师没有联系错误,甲文第一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 背景,最后一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和退秦师都是有联系的。(4)得:有利。解:解围。东道:东方道路上的国家。交:
20、交往。秋毫:比喻细小的东西。近:接触,沾染。籍:登记。6.(1) B(2) A(3) C(4)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 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况且相同情况的人应该互相成全,有相同利益的人应同生共死。请两位 君王还是仔细考虑吧!(1)亡不能存与危不能安是并列结构,应在其间断开,排除A、C两项;韩魏之君作见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应选Bo(4) A项,战国末期错误,应是春秋末年。(5) C项,由文段(一)中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 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
21、能为也 已。可知,烛之武不是主动请缨。(4)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易:替代。且:况且。同情:情况境遇相同。其:还是。图:考虑。7.(1) B(2) A(3) C(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 展它(晋国)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 求的土地呢?烛之武,是个善于舌辩的士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国的军队, 辛勤劳苦,功绩很大,受到重赏,这是天理。(1)B项,句意为:秦伯很高兴,于是与郑人结盟。盟:结盟。(4) A项,于:均为介词,对。B项,以: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C项,乃: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副
22、词,才。D项,然:代词,的样子/连词,然而。应选Ao(5) C项,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于 文无据。(4)厌:满足。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以:介词,凭借。理:天理。8. C、B C、B、C(1) c项,句子译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 的东西。行李:出使的人。(2) 越国以鄙远的以:来。敢以烦执事的以:拿。既东封郑的“封:意动用法,以为疆界。“又欲肆其西封的封:疆界。故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应选B。(3)由前文“见秦伯”可知烛之武是来见秦穆公,因此君应译为“您;由 后文内容可知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
23、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 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故应译为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 的东部边境。应选C。(4) A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行旅人出门时所带的衣物、 生活日用品等,并将其打包好能轻易携带。B项,斟酌:古今同义,仔细考虑,斟情酌理。C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应选Bo(5)C项,把城池划过去后表述有误,晋国并没有把城池给秦国。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 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 2020 2021 学年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单元 武退秦师 同步 练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46704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