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毫米的认识的评课稿.docx
《分米毫米的认识的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米毫米的认识的评课稿.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米毫米的认识的评课稿杨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分米、毫米的认识。杨老师幽默风趣,亲和力 强,课堂上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在猜一猜、比一比、量一 量、读一读、找一找、估一估、议一议等操作活动中认识毫米与分米,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各种感官参与其中,形象的演示、抽 象的概括,达到让 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掌握的目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在生活 中的应用价值。这节课有两大亮点值得学习:一是精彩的导课。杨老师是这样导课的:老师肩上背着一根长长的队旗旗 杆(金箍棒),做动作,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表演的是哪个电视剧的人物。学 生猜测:孙悟空。然后教师把金箍棒变短,观察,说说现在的金箍棒有
2、多长? (I米),再变短(I厘米),说说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 米。教 师问:“还有其它的长度单位吗? ”引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进入新知的学习之 中。这样的导课,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富有趣味 性,同时也较好的回顾了前面学习的知识:米与厘米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做 好准备。我在想:如果我来设计这节课,我是做不出美猴王的动作,也想不到 用金箍棒 的变化把旧知的复习隐含其中的。相比之下,直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 学生回顾旧知,远不如杨老师的这种设计活泼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毫米的感知。在感知1毫米大约有多长的时候,杨老师是这样设计 的:先量出约1毫米长(厚)的物体,
3、如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用拇 指和食指捏住物体,然后抽出,观察两手指之间的长度,然后再放入,再抽 出,这样反复操作,反复观 察,经过不断的感知之后,杨老师提出问题:“你 想对毫米说什么? ”孩子们纷纷说:“你太小了”、“你太短了、“你怎么 这么短呀”。然后得出结论:毫米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在我教学毫米 认识的时候,这一环节我却没有这样让学生捏一捏,而是让学生直接根据自己 的感知用手指比一比,相对来说:直接用手指 比一比远不如这样捏一捏的感知 更具体,更形象,感知也更加准确、充分。看来,一节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我 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很多时候,换一种设计方 式,会更适合孩子,会让孩子的理解更深刻。一点值得商榷的地方:课堂上,在杨老师开始引领学生认识分米的时候, 到下课还有5分钟的时间,到进行练习的时候,已经下课了,感觉对分米的认 知有些仓促,而相对来说,分米也是学生不容易感知、理解的。在学习之前, 我与杨老师进行交流过:可不可以这节课只认识毫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行 充分的感知与操作,从而更全面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 不仅仅要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安排,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使 用,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适合我们的学生,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米 毫米 认识 评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