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 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 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 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幻 灯片展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幻灯片展示】1. 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2. 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 中的位置。3. 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 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二、能力目标【幻灯片展示】1 .通过阅读太阳
2、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 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比照、分析、归纳,培养学 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幻灯片展示】1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和正确的宇宙观。2 .用科学宇宙观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并注意 识别和抵抗伪科学。教学重点、难点【幻灯片展示】.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归纳】(1)要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2)寻找类似太阳的恒星,有温度的光照条件(3)在这颗恒星周围距离适中的地方寻找一颗行星(4)这颗行星距离恒星远近适中,体积和质量适当,其 外表有适宜的温度、
3、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5)【幻灯片展示】【小结】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练习】(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3)选择一种你最为擅长的方式,向家人、朋友描述地球 所处环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幻灯片展示】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4、、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 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
5、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帚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一一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 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帚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
6、五段。(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 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 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 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 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局部的特征 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
7、的过程中,遇到鲤鱼 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 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 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课堂练习:小蝌蚪先长出O ,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 的,O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 o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学习 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 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 潜能,因材施教,到达具体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内容:1. 教学主题:青蛙写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
8、七课。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五小节。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 描绘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兴地“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 以此为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 性。2.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充满好奇,而本课十 分适合一年级孩子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 朗读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空 间。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写字、识字、朗读课文;通 过学习课文,大致理解几种 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1.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教 学突破:将标点符号
9、与相关事物相结合,指导学生感受标点符 号的“形”,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指导学生了解其意思,并通过对 逗号、句号、省略号不同语气的感悟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学 情分析方法和工具:学情分析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 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进行学情分析时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 的 结合,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我确定学情方法如下:1.谈话法: 通过和学生的直接交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了解,还可以进行 不同角度下的比照分析。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课上表现以及 提问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 水平。我准备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辅助教学,从而让学生 更好的、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1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参考 宇宙 中的 地球 教学 设计 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