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技术融合课堂教学设计漫谈.docx
《教学总结-技术融合课堂教学设计漫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总结-技术融合课堂教学设计漫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术融合课堂教学设计漫谈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教育经历的变革,对我们每个教师 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今天我们需要的教学和原有的教 学经验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从辅助、 支持、整合走向了深度融合,也就是从在原有的教学系统中 叠加信息技术支持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转向在教育 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网、云、端技术和思维,打破时 空限制,以学习者为中心,重塑和再造教学体系,为学习者 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实践。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实现从“原课堂”向“技术融合课 堂”教学新样态的转变?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 行思考和践行。一、理论层面.理解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信
2、息化时代是围绕着“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 机遇”展开思维方法价值观的学习,信息时代教学教的是“方 法和思维”,每个人都有真实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是这个教 育结构的参与者,所以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强调从真实中来, 回到真实中去,教学要打通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的路径,要 考虑今天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可以迁移到他们未来解决的 真实问题中去。我们必须知道,学生面临的未来生活更加强 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突出知识的创新与革新,更加重视 共创性对话能力的应用。从这个角度看,新的课堂样态就是培养学习者在同他者 对话过程中,使用技术、寻求直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产 生知识的能力。这就不难理解大单元学习、工程学习、
3、STEM 学习等教学范式产生的根源所在。1 .领会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义。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表达,是个体在面对复杂、 不确定情境时,能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孕育出来的(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炼 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所以培育核心素 养的教学不能再是碎片化知识的再现与记忆,不再是通过老 师的讲解学习了浅层的知识然后再去运用的过程,而是要通 过经历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来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在一 件件完整的事情的解决中习得知识、增长能力、生发情感、 锤炼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面对智能时代对
4、人才培养的新 要求,是信息化时代学科教学的目标和导向,所以认真解读 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深度理解核心素养在本学科课程 实施过程中落地的途径与方法,是实现教学新样态的必备基 础。二、实践层面面对技术的飞速开展,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技术 专家还是技术应用专家?是研究技术还是研究技术应用? 是重视技术还是重视教育?答案当然是后者,一个教师信息 化教学能力表达在学情分析、资源获取、微课制作、课堂导 入、课堂组织、课堂互动、讲解总结、学习评价、作业检测 等各个方面,是用教育的眼光运用技术设计并解决教学的关 键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几种适合本学科的、 适应本学校教学环境的技术,融合进自己
5、个人特色的教学风 格中。总体来看,需要有效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融合。1 .课前沉积在教材和文字符号里的教育内容,等待教师通过教 育教学激活,活化的知识才有可能为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如 何活化知识,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等,都 需要课前进行科学的预设,解学生已有什么,发现学生还缺 什么,研究学生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寻找学生的差异是什 么,追问学情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而教学过程的关系 是什么,课前精准的个性化分析的教学准备是重要的环节, 一般包括学情分析、前置测评、教学设计等教学准备工作, 运用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心理、 生活经验、内容、基础差异等,精准的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总结 技术 融合 课堂教学 设计 漫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