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究教学内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究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究教学内容.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究-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策略探究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园小学心育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一)社会现状:青少年自杀问题日趋严重。2005年,北京大学对全国13个省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4的中学生有过自杀意念,比前两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分别有64.6的男生和72.6的女生,经常因学习压力或是因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2004和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均排第3位。学生自杀问题的形成可能并不一定起源于中学或大学,其根
2、源可追溯至中小学甚至更低的年龄阶段。(二)家庭状况: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家庭成员各忙各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致使很多家庭非常脆弱,甚至解体,因此,不少家庭抚养孩子从健全的和谐型向单亲、隔代抚养型转变。苏联心理卫生学家克雷洛夫指出“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由于双亲中一个人要同时担当起两个角色,就难免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出现种种缺陷”。另一方面社会选拔人才和用人制度的价值取向使家长偏重了分数,忽略了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同时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在不知不觉中植下了孩子今后出现心理障碍的祸根。(三)学校状况:理性地审视当代孩子的素质,不难发现一些矛盾和困惑,表
3、现为:知识面广,个性张扬,但情商较低,多才多艺但动手能力弱,合作性差,责任心不强,心灵脆弱,对学业或做事方面缺乏目标追求,这给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因此,近几年来各省教育厅对各大高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调研,各所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以及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同时2007年各省开始把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学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人力到物力、财力都大量地投入,但还是困难重重,学生问题改善了又反复发生,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我校老师在教育过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问题的学生,多次给予其辅导、思想引导、教育之后,效果并不明显。如一位学生,上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爱打架、偷东西,老师
4、多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行为纠正等等,但效果并不稳固。从种种现实状况可见探究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势在必行。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指出:孩子的行为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模仿习得。由此可见,教师、同学、父母等日常直接接触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行为习性、心理素质等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从学校单方面开展,另一方面家长因观念、工作、家庭环境、基本知识与技巧等因素限制没能很好地教育孩子,致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出现不同步甚至错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改善了又反复发生或是根本无法改善学生的问题。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
5、重要场所,许多研究显示,儿童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发生,其多数是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家庭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得出了很多理论结果:(1)权威型抚养方式(AuthoritativeChildRearing,即是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同时也能尊重孩子、平等且讲道理)下的孩子比较快乐和放松;专制型抚养方式(AuthoritarianChildRearing,即是对孩子的要求严格但并不尊重孩子)下的孩子比较焦虑、退避、不开心、遇到困难就沮丧;放任型抚养方式(PermissiveChildRearing,即尊重孩子但对孩子没要求)下的孩子表现得不成熟、没自控力、依赖性强、难以坚持)。(
6、2)罗杰斯提出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有助于孩子健康稳定的人格形成。(3)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用父母教育方式量表对精神病患者和心理健康人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小时候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都较心理健康人群的少。可见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心理。(4)研究发现,对男孩来说,家庭矛盾及父母离异是焦虑或抑郁产生的主要根源。对女孩来说,除以上原因外,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等也会引发心理问题,在缺少关爱和亲情、呆板而毫无情趣的家庭中,女孩也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1】可见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着这么多的心理教育
7、理论,可惜这些理论却往往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或者并不为大众所知,因此导致教育方式的滞后,孩子心理健康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培养和保护。学校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媒介,正能以其身份推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健康化,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并开展家校同步的教育,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观前人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的研究是家庭与孩子心理健康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关于家校合力与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还没发现。因此,本课题研究将综合使用前人两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索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途径。研究成果必能促进广大家长走上正确的育人之道
8、,使广大家庭受惠,对同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日常行为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课题研究所指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我们把心理分成知、情、意、行几方面,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对应地从学习(对应“知”)、情绪(对应“情”)、交际和行为(对应“意”和“行”),四方面衡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而另一个概念“家校同步”是指家庭和学校一起实行,相互配合,寻找同步过程各自的地位和角色。三、课题研究目标我校开展探索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的策略与途径课题,从效果、应用及理论三方面确立研究目标:(
9、一)从课题开展的最后效果来说,就是全面提高学生(普遍学生以及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二)从课题开展的应用价值来说,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家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架构,探索出在这个架构里同步实施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和策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推广。(三)从课题开展的理论价值来说,就是验证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环境的关系,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小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主要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成因研究。2、开展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研究。3、开展家校同
10、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式研究。4、解决特殊生心理问题的家校整合的教育策略的研究。5、指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的研究。(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研究法。(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指导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因素分析,使研究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确定性。(2)用问卷调查收集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反应干预的效果。(3)用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学生意见,反应干预行为效果,同时对干预行为作出不断改善。2、行为研究法。行为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中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性活动。这样就能使实施方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
11、得到修正的充实和完善。3、自然实验法。自变量是一系列的活动(心理辅导教育活动、亲子团康活动等),孩子的教育环境;因变量是学生的心理素质。4、个案研究法。在个案跟踪的过程里根据需要会选取运用到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等。统观课题全局,我们运用了自然实验方法,在此方法运用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由数据分析客观地反应实验效果,再结合行为研究方法不断地改进实验干预手段,结合个案跟踪研究方法,使课题科学全面地开展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本课题研究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我们对全体学生进行干预同时抽取部分特殊学生进行特殊干预。通过纵向的同组前后测对比,可得出普遍干预的作用;通过横向的两组
12、间对比,得出特殊干预的作用。(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作为普遍性干预实验,在问卷测试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对问卷的理解问题,只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测试。同时在这个群体里选取四到六年级的一部分问题相对突出的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作为进一步干预实验(如亲子活动、个案跟踪)。(二)研究工具选用了自编问卷桂园小学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GYX),自编问卷学生家庭情况调查问卷(GYJ)(量表题项以及信效度检查请看请看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课题研究成果(实用操作篇)第64页)。(三)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4年12月2005年5月)(1)分析问题社会青少年问题、学校学生教育
13、问题、家长反应孩子教育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思考。我校早在98年已把心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在开展心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密切与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到有时家校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教育的目标不统一,往往家校教育出现错位或不协调等现象,并发现由学校单方面开展心育工作效果并不显著,学生问题容易反反复复。所以心育工作只从学校单方面开展是不够的,必须家校同步进行。(2)收集资料我们翻阅了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和书籍,如陈家麟撰写的调查报告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许晶敏和杨皓撰写的论文家庭教育误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书籍发展心理学等等。我们发现要更有效地开
14、展心育工作,不能忽视家庭教育,促使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3)构思、设计以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因变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两个自变量,看在两个自变量的交叉配合变化中,能否引起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全面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变量中,我们选取出部分重要的因素来开展:家庭成员间关系、家庭教育态度、家庭教养方式等成长环境因素。(4)课题小组组建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崔志辉校长副组长:梁次英书记组员:张家雄、李翠芬、汤洁群、范燕霞、吕灿辉、黄碧华、邓爱葵课题研究小组课题主持人:梁次英课题组主要成员:邱艳桃江晓晖卢少滚陈婉晖邓爱葵参与者:全校教师(5)开题及专家指导2
15、005年4月30日,在学校礼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的开题仪式暨家庭教育论坛,由课题主持人梁次英作开题报告,特邀了佛山市家庭教育专家吴艳荣女士、南海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教研员肖观仁老师,还有律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以及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的家长等组成专家团参加现场的家庭教育论坛,与700多位家长进行现场问题解答,分享成功家庭教育经验,分析案例。2、实施阶段(2005年6月2008年9月)(1)良好心育环境的创建。投入30多万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设。建造一个办公室,一个咨询室“心语小屋”,一个团队辅导室“快乐天地”,一个大型团体训练室,购置一批书籍,测试
16、量表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器材。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的责任,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过程中,我们遵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管理人性化,确保教师在积极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焕发工作的活力,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软环境。(2)全体教师的培训。为了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有健康心理素质和科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我们采取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启动了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全员培训工程,经培训教师100%取得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9人取得了B证,7人取得了A证。(3)研究对象选择。普遍群体
17、我们希望研究结果能得到普遍的应用,所以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补救性教育为辅,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对于课题开展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我们必然要进行前测与后测等跟踪研究,考虑到一至二年级学生对问卷等的理解问题,我们就只选取三至六年级作为跟踪研究对象。我们学校是公办学校,并不是什么特殊学校,各种类型的家庭都有,所以我们相信学生的状况具有普遍性。特殊群体我们除了对普遍性学生进行研究,我们还从三到六年级选取部分问题学生进行跟踪干预。被选取的学生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每年心理档案筛查出来需要关注或辅导的学生;第二,课题开展期间参加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讲座、个案辅导
18、等。(4)研究工具选取。2005年10月,我们首先选用了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对四、五、六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请看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课题研究成果(文集篇)第55页儿童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我们发现MHT和EMBU这两份量表并不能满足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课题需要,自己编写了桂园小学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GYX)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GYJ)。问卷信度、效度检验及其详细内容请看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课题研究成果(实用操作篇)第64页。(5)前测2006年9月,我们对三至六年级107
19、0名学生及其家长发出了自编问卷GYX和GYJ,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题开展之前学生和家庭情况。调查结果请见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课题研究成果(文集篇)第30页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指导调查报告。(6)家校同步实施措施课题组工作A、例会每个月课题组都会开展一次会议,讨论课题开展情况以及下阶段课题开展计划,解决遇到的困难,改进课题方案以及每月的工作安排。B、培训、学习、交流活动自课题开展以来,经常外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活动及高校有关培训班。派出教师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十一五”课题主持人培训班,华南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和方法”
20、高级研修班,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佛山市、南海区举办的团体辅导竞赛活动,广东省教育厅、南海区教育局举办的“十一五”立项课题培训班,广东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等,到江西、杭州、深圳等地学习达40多人次,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C、对教师开展心育、团康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可感染学生,并在施教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正确的与人交往方式、良好的品格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这远胜于说教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团结向上的队伍。这几年来,在全体教师与学生
21、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种“桂园精神”:师生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他们彼此宽容、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共担。“桂园精神”是一种凝聚力,是全体师生奋斗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学校领导想方设法为教师减压。每周例会,校长会给老师们以鼓励性的、充满温暖的肯定。每学期组织教师到一些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还为使教师放松身心再次投入工作进行户外团体训练及校内外的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D、邀请专家指导我们有计划地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工作,刘小凤主任、肖观仁老师、潘穗珍老师等经常指导我们,提高我们的理
22、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地开展。2007年5月30日,肖观仁老师和潘穗珍老师来我校进行了课题中期检查指导工作。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心育活动A、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加强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把心育课按常规课一样排到课程表上,每个班隔周就有一节心育课,由专职心育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内容选定,以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参考教材,结合学生某时段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调整活动主题。首先,向班主任及科任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和热点问题等,其次,我们从“知心姐姐”信箱或邮箱中,收集一些学生的困惑典型问题,通过综合整理,选择了一些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内
23、容,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来确定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活动课内容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辅导效果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还加大了研讨力度,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团体辅导。2005年11月,我校向佛山市五区的老师上了一节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手到、眼到、心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该活动还在珠江时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参加街道心育课竞赛或课例交流,取得好的效果。2007年10月22日,由心育专职教师江老师为我校与英国合作的姊妹学校的校长MrsSherylStaton和全体的班主任展示了一节心理健康辅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实施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策略 探究 教学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