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论文模版教学文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理工大论文模版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理工大论文模版教学文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山东理工大论文模版-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题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学院(函授站):山西年级专业:2012级XXX层次:xxx学号:XXXXXXXXX姓名:李伟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4年4月1日7月1日-摘要水泥混凝土道路具有自身承载能力高、车辆通过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公路建设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公路网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在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都出现了损坏现象,如不处理就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所以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防治措施。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病害分析防治措施目录摘要I目录II一、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定义及特点-3-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定义-3-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3-二、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现状-5-2.1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5-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原因-7-3.1裂缝类-7-3.2变形类-8-3.3接缝类-9-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影响因素-11-4.1交通条件的影响-11-4.2气象的影响-11-4.3材料的影响-12-4.4管理水平的影
3、响-12-五、水泥混凝土面板破坏的原因分析-13-5.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13-5.2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14-5.3道路排水系统-15-六、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预防工作-17-6.1设计方面-17-6.2材料方面-17-6.3路基施工方面-17-6.4路面施工方面-18-6.5管理、养护方面-19-结论-21-参考文献-22-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一、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定义及特点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定义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称白色路面,通常是以水泥与和成的水泥浆为结合料,以碎(砾)石、砂为集料,再添加适当的外加剂,有时掺加掺和料拌制成的混凝土铺筑面层的路面。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
4、)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2.2.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优点1)刚度大。混凝土路面板弹性模量在30005000MPa之间,板底分布荷载小,标准10t轴载下,实测仅0.030.04MPa压应力。这使其对基层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稳定基层上的大交通量和重载交通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机场、厂矿道路。土基承载力小的轻交通量的乡村道路、停车场可直接将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土基上。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水性好,能够较好的使用于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和在短期浸水的过水路面上;在洪水短期淹没路面条件下,可照常通行。3)疲劳寿命长。弯拉强度不小于5.5MPa,抗压强度不小于35
5、MPa的强度合格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标准轴载的应力强度比下,可达到5001000万次弯曲疲劳循环。在任何气温条件下,不会出现车辙或壅包。4)在正确设计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候性、抗冻性、抗滑性和耐磨性等耐久性优良。5)路面只要施工平整度好,基层抗冲刷性高,其良好平整度的衰变很慢,优良平整度的保持年限比柔性路面强的多。6)除非建造平面裸石路面,水泥混凝路面对粗集料的磨光值和磨耗率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使用的粗集料岩石种类广泛,集料易得。7)流经或渗透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无污染,是环保型路面类型,同时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8)水泥混凝土路
6、面的边缘不像沥青路面的边缘那样经常受侵蚀、压碎破坏,可不设路缘石。9)对油类、盐碱、酸类或其他易腐蚀沥青的化学和生物介质相对不敏感。10)刚性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比柔性路面长一倍,保证建设质量条件下维修费用很低。11)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在任何等级的轴载作用下,均无柔性路面的弯沉盆,所以在使用期内车辆的燃油消耗比沥青路面低15%20%,刚性路面的运营经济性优于柔性路面。2.2.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缺点1)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比沥青路面更高的阳光反射率,设置的接缝很多,接缝极易破损。刚度大同时带来减振效果差,行车噪声较大,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不适应于基层的路基不均匀变形和不
7、均匀沉降的软基、山区填挖方交接、高填方及长期浸水路段,要求具有相对稳固的路基和基层支撑条件。3)在超载条件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板厚设计不足、材料强度不高或不均匀、结构内渗透排水不畅、施工质量不高、基层淘刷和基础支撑不稳固等很敏感,超轴载运行对刚性路面极为不利,极易形成断板、断边、断角等结构性破坏。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光、热反射能力高于沥青路面,驾驶员行车易于造成晃眼疲劳。当然,可通过彩色路面技术调整混凝土路面的颜色,以降低其晃眼等不利影响。5)在缺乏修复新材料和机械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较为困难。路面工程属于道路工程中所用原材料种类较多、工序多而复杂,并且对外界环境温度比较敏感的结构,所以
8、路面原材料的选择、级配及组成设计、试验检测水平、施工工序控制、工艺水平、设备与技术水平及施工环境等,都直接影响路面工程的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且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因而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在施工环节上狠抓施工质量。二、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现状2.1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建技术的提高,修建规模的扩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严峻的。突出的问题有破坏严重,破损速度快,数量多。综合分析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结构强度
9、不足主要表现在现有的混凝土路面弯拉设计强度基础上的设计板厚不足,结构种类单一,总体结构强度偏弱。相当多的国道主干线公路,施工中偷工减料相当严重,设计22cm的面板,破坏后修补时,挖开测量仅有15cm厚。另一方面,现有的路面设计弯拉强度难以承受超重轴载重交通的破坏,目前绝大数国道主干线公路上1/4的车辆为超过10t的超重车辆,按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明显感到路面设计弯拉强度和设计板厚不合适。2)机械化施工程度低先进的滑模机械施工技术普及程度不够,人工施工的高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早期破坏相当严重。3)材料选择不严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不高,原材料质量低,水泥的路用品质要求不严,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
10、用的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酶含量严重超标,使用不到一年就造成路面全线崩溃。有的水泥中掺了过多粘土、煤矸石、火山灰、窑灰,导致混凝土路面严重开裂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外加剂和掺合料的使用混乱,实际施工配比与设计配比误差太大,新拌混凝土搅拌不充分,色泽不一。集料的要求粗,有的干脆使用抛石混凝土,15cm厚度的板面只有一块1014cm直径的大石。4)板面不够密实人工施工的混凝土路面板欠振、漏振较普遍,从而影响路面板强度。不少路面因混凝土局部强度偏低,造成使用中磨损严重,便面裸露集料,局部成坑,平整度严重裂劣化。5)路基和基层支撑不稳固支撑变形量超出了路面板所容许的限度,造成大量断板破坏。除了软基和填挖
11、方交替处理不好带来的问题以外,更多的是基层石灰土、水泥土等材料抗冲刷能力不足,大量使用“两黑一白”的透水的“蓄水槽”横断面结构,使水破坏导致的断板相当严重;其次是填方路基局部软化甚至塌陷造成的断板破坏。6)接缝密封不好振后排水不畅,导致了基层软化,造成唧泥、错台和啃边、致使路面平整度差,行车舒适性差。7)表面强度欠佳,耐磨性和抗滑性能不足,行车安全性不高。8)在我国不少高寒和寒冷地区,路面混凝土仍然不肯掺加引气剂,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冻害严重。在洒除冰盐的情况下,冰冻加盐结晶膨胀,混凝土路面表面砂浆脱皮,35年后混凝土就完全被冻酥破坏,需要重建。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不过关,修补困难。水泥
12、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复,主要依靠快速修补机械和快硬早强新材料,我国在这两方面的研究开发力度尚需加强。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损坏时:裂缝、板边缘和角隅的损坏等。按其损坏形式可分为分为三大类,如下所示:3.1裂缝类1)定义:主要指纵向横向斜向交叉裂缝,或者角隅断裂。2)原因:由于板内应力大于水凝混凝土的强度而出现,或者由于板的尺寸太大(出现较大的温度翘曲应力),下层稳定性差产生过量的变形使板底脱空失去支撑,施工中切缝不及时也会产生裂缝。3.1.1横向裂缝1)定义:指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路面横、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填挖相交断面,新老路基交接处,土基密度不同部位
13、,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连接处,软弱地基,失陷性黄土等特殊路段。2)原因:导致水泥混凝土出现横向裂缝的类型及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干缩裂缝。在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水以化学结合水、层间水、物理吸附水、毛细水等状态存在。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失去时,水泥浆体就会因收缩产生收缩应力而引起干燥收缩裂缝。从配合比来看,虽然混凝土的坍塌度、水泥标号、用量、集料粒径、细集料含量等对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有影响,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混凝土中单位含水量,因此水泥混凝土施工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有资料表明干缩引起的路面横向裂缝有30发生在龄期内(2)冷缩裂缝。水泥混凝土具有
14、热胀冷缩的性能,其线胀系数为110-5,板块的热胀冷缩是在相邻部分或整体限制条件下发生的,故热胀是压缩变形,冷缩是拉伸变形,很容易引起开裂。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度上升,混凝土内部体积膨胀,而板面温度夜间温度降低又由于湿度养生导致冷却收缩,使混凝土内部膨胀,面部收缩,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板的极限拉应力时,板块就会出现裂缝或横向断裂,温度从高温突然下降时也会引起板块的断裂。(3)切缝不及时。为防止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和冷缩裂缝,人们把路面分块,为防止混凝土路面的横向裂缝,施工要求及时切缝。3.1.2纵向裂缝1)定义:顺路方向出现的裂缝称为纵向
15、裂缝,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2)原因: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能渗入路堤下部。边部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由于路堤边部土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产生固结变形,路堤形成横向不均匀沉降,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处理不好,这样也会导致中路现出现纵向裂缝,此外,有些高速公路采用先填筑超车道和主车道,一半的路基,以保持
16、路线贯通,再填筑其余部分的方法进行施工,实践证明,按这种施工方法修筑路基,其路面产生纵向理解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采用大型滑模机械摊铺,因前进速度快,振捣棒划沟不能充分振捣,也会产生纵向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传荷顺序为面层、基层、路基。尽管面板传到路基顶面的荷载应力很小,往往不超过0.05Mpa,但路基的稳定条件很重要。由于填料土质不均匀、适度不均匀、膨胀性土、冻胀、压实不足等多种原因,很可能导致路基不均匀,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来严格检查基层顶面弹性模量E1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盲目施工,在路基稍有沉陷的情况下,在板块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而产生纵向断裂。开始裂缝很细,一般小于0.05mm,但随着雨水侵
17、入和浸泡,基层表层软化、液化,而产生唧泥、掏空,使裂缝加大。拓宽路基时,由于路基处理不当,新路基出现沉降,混凝土板下沿纵向出现脱空,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使混凝土板发生纵向断裂。3.1.3交叉裂缝1)定义: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严重破坏形式2)原因: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板底脱空基层松散或强度不够,土基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过高路基液化等都可能会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另外,当路面出现纵向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
18、环,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交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水泥混凝土在拌和、运输、振捣、凝结、硬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化反应可分为初始期、休止期、凝结期及硬化期四个阶段。水泥水化反应在混凝土发生升温和降温过程中产生体积的膨胀变形,在内部骨科及外部边界约束下使混凝土的自由膨胀变形受阻,而产生拉压应力。水泥的安定性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很大。在水泥产生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过烧的CaO和MgO,他们的水化速度较慢,往往是在水泥硬化后再水化,引起水泥浆体积膨胀、开裂甚至溃散,我国水泥立窑水泥较多,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烧成温度很难控制好,所以容易出现安定性不良的状况。如果使用了安定性不良的水泥
19、,浇筑的混凝土路面就会产生大面积龟裂。所以为预防交叉裂缝的产生,在设计中要选择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做基层及底基层;在施工中要严把水泥质量关,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操作,保证混凝土强度。3.2变形类3.2.1错台、沉陷1)定义:错台是指接缝处相邻板的垂直高差。2)原因:(1)路面板在车辆轴载的作用下,造成接缝处板块不均匀下沉;(2)在温度和湿度梯度作用下,由于水的渗入使基层软化,板在接缝处产生翘曲;(3)横缝处未设置传力杆;基层、路基强度压实不足;(4)当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能对齐,或账缝不垂直,则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会上下错动而形成错台;(5)当交通量或基层承载力在
20、横向各幅上分布不均匀,各幅的沉降不一致,或路基填料土质不均匀,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密实,这三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冬季产生不均匀冻胀,纵缝也产生错台现象。3.2.2唧泥和底板脱空1)定义:唧泥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料被渗入并滞留在板底有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与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脱空。2)原因:接缝填缝料失效,雨水下渗和路向排水不良,基层材料不耐冲刷,接缝传荷能力差和重载反复作用是引起唧泥的主要原因。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如路面横坡设置不当或路基排水不畅时。路基、路面被水浸泡时也会使路面产生唧泥现象,进而出现板底脱空;另外由于基层材料局部松散,路基土压实不均匀或基底不均
21、匀沉降同样会导致底板出现脱空。3.2.3拱起1)定义:拱起是指横缝两侧的板体发生明显抬高的现象。2)原因:主要是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不当,使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长。混凝土板胀缝间距较长,头一至二年混凝土板在伸胀时还不明显。收缩时,因接缝填缝料失效,板缝就会掉进土或石子,加上养护不及时清扫,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板缝一年年加宽,导致混凝土板伸胀时产生的压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未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由于板的伸长,在真缝出相邻,两板就会向上拱起。有个别胀缝拱起,落下后因板折断,重叠后有17厘米之多。据不完全调查,春秋两季,气温较低时施工的混凝土路面,因胀量较大,更容易出现拱起现象。3.
22、3接缝类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出现病害的机率大类型也多,接缝病害,损坏的形态和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接缝挤碎,板边缘开裂,填缝料损坏,等几种病害。3.3.1接缝碎裂1)定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两侧倾斜的剪切剂碎现象称为接缝碎裂,是指邻近接缝或裂缝约50cm宽度范围内,出现未扩展整个板厚的裂缝或者混凝土分裂碎块。2)原因:接缝挤碎主要是由于接缝施工不当(包括缝板不垂直上宽下窄,传力杆,拉杆设置不当等),或者因填缝料,剥落,挤出,老化,接缝被硬石子阻塞,则当混凝土伸胀时,混凝土板的上部产生集中压实力,在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时,板即发生剪切挤碎,接缝处两端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由于传力杆的作用,
23、同样会造成混凝土板破碎现象,但这种情况,一般在普通路段上比较少见,多出现在构造物接头部位,此外,板边混凝土振捣不密度,强度降低,或者接缝中渗入水后,导致基层,路基软弱和唧泥,造成沿接缝边缘处板底小范围的脱落,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也会导致接缝出现碎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为纵缝和横缝。横缝又分为胀缝和缩缝两种。胀缝在使用中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气温上升时填缝料会被挤出;当气温下降,填缝料不能恢复,使缝中形成空隙,泥、砂、石屑等杂物的侵入,成为再次胀伸时的障碍,且雨雪水亦能沿此空隙渗入,损坏基层和垫层,造成路面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缩缝的变化较小,但经过若干次收缩,能把假缝折断成真缝,填缝料自身老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理工 论文 模版 教学 文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