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稿全册培训讲学.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稿全册培训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稿全册培训讲学.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稿全册-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备课稿全册学科语文年级五单元名称走进西部主备人学校小学时间.2.7项目内容随记单元教材分析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今天和昨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身后情谊。丝绸之路在线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大作用。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谈话,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
2、歌了一代又一代现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功课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风险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本单元的导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加深对西部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明白字的意思,学会本单元的新词,并积累一些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借物
3、喻人的写作特点。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5、理解课文内容,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6、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修筑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的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7、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练习写应用文。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品
4、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3、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4、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筑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的奉献、乐观的精神。教法学法设计草原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5、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草原的“绿”。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有感情地朗读
6、这句话。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是指什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7、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
8、现出来。(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
9、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
10、展开的。)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2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2和
11、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5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
12、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3齐读课文13自然段4你有什么体会?5再读13自然段。
13、6回答课前两个问题(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四、小结课时安排草原2课时丝绸之路2课时白杨3课时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课时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PPT幻灯片。2、 关于西部的资料、图片。作业设计1、 会写本单元“词语盘点”。2、 背诵要求会背诵的课文。3、 会写信。需待解决问题新学期开始,怎样把学生带入课堂?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单元反思小学单元备课稿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名称二单元主备人学校中小时间2月14日项目内容随记单元教材分析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
14、是令人留恋和难忘的时光。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视角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做帆,张伞使风时的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童年的发现些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写了当代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谐童年趣事的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文书屋”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立志的名句,课外阅读童年趣事等
15、内容。学生情况分析1、经过小学快五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2、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强烈的要求自主、独立、成功。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将整体感知,字词的理解,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完成。给学生一个立足点,给他足够的体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明白字的意思,学会本单元的新词,并积累一些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4、理解课
16、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快乐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6、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7、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时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2、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的表达。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5、把握主要内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6、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
17、快乐。教法学法设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
18、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三、精读课文,感悟“发现”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惊喜、新奇)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
19、段话。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
20、子,朗读这句话。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听完这句
21、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四、联系生活,向往“发现”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比如:(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3)童年很美好。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写一写自己的“发现”。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单元 备课 稿全册 培训 讲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