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docx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栏目: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核心素养】乐学善学“乐学善学”,附属于六大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板块。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 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该素养落实到作文命题中,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于个人、知识和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一般考查学生对学习价值、终身学习的理解,对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认知与把 握。【主题词解读】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 年,而进入新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 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信息通
2、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这直接带来了人的 生存方式和行业业态的变化。人越来越难以一辈子从事一个工作,甚至有人说十年就要跳槽 一次;新产业不断孕育新职业,旧的产业和职业随之逐渐式微甚至消失。时代催生了 “终身学习”的概念,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开展和个体成长的需要,应在一 生中持续地学习;时代也提出了 “学习力”的要求,即拥有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这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乐学善学的前提是认同学习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巨大意义,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面 对陌生领域和迭代知识敢于挑战、坚持不懈,面对不同的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 学习。【文题例如】(20192020学
3、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如果一个专业入士的 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以用,但是其他一半新知识已经落伍。 实际上,知识包含了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 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名师解题】材料既是构思的切入点,亦是写作的框架。考生新颖的观点、多元的论据、丰富的素 材等,都应该在材料这一指
4、挥棒的指示下,进行重组创作,否那么,材料就失去了意义。阅读材料,应做好三件事,第一,明确讨论的话题,做到“不偏题”;第二,明确关 键词的定义,特别注意语境义和本义是否一致;第三,体会材料是否有态度上的导向,如有, 那么应准确把握材料蕴含的观点和态度,做到和材料观点不能齿乳本材料的关键词和话题是“知识”。首先,材料将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长期可用、较稳定的基础知识,另一类是有时效 性、需被更新的知识。转折连词“但是”将表达重点聚焦在了有时效性的知识上。由此可得出一个观点:应及时更新知识。其次,材料将知识的含义分成“知”和“识”,“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说明人对知识
5、的理解、辨析、掌握和应用才是关键,同样的知识在 不同的见解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水平高才是智慧。由此可得出另一个观点:人不仅要掌握 知识,更应努力具备见解,拥有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知识”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 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指学术、文化或学问。定义侧重学习的内容、结果,是静态的。而 材料中的“知识”侧重于动态的知识获取和生成的过程,即获取知识的能力;还特别强调“具 备见解即人应该对信息和知识的真伪、优劣等加以甄别,这样才能用对知识,用好知识。须注意,材料提出的“知识半衰期”概念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新必要性的一个辅 助,并不是命题者考查的意图。“实际上”之后的内容
6、才是材料的核心。由此,我们可以讨论:1 .知识的两种类别及人对两类知识的态度;2.知识的两层意思及其关系;3.人的知识应 不断更新的原因;4.“由知而识”的方法;5.拥有“由知而识”的智慧的意义。【类题链接】.(浙江新高考考前原创冲刺卷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朱光潜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中说:“有些人根本反对读旧诗,或是以为旧诗 不值得读,或是以为旧诗变成一种桎梏,阻碍自由创造。我的看法却不如此。我以为这 要看学者是否善学,善学那么到处可以讨经验,不善学那么任何模范都可以成桎梏。”不仅学作诗如此,世间所有事情大概都逃不过这样的规律。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说明你的观点。【注
7、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 .(上海市2020年静安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318年,王冕八岁,父亲叫他在田填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 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2018年,王晃二十岁,大二学生,他不想去听课,每月花一千元雇佣同学替他去听课, 应付老师的点名。【写作助手】如有困难,可参考下面表格内容(,不作为立意的必备条件)。说明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王晃(化名)是当代某大学学生设想王冕长大之后有怎样的人生? 王晃在中小学是怎样读书学习的?追问王晃为什么
8、发生这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令人遗憾,但发生这些变化是否完全是王晃的个人原因? 追问原因是不是比简单的道德判断更有意义?.(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从踏入小学校园,到而今走进高三,我们已经有了十余年读书学习的经历,其间曾一次 次体验过为考试的学习、为升学的学习。可是,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再面对考试和升学,学习 似乎依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不为考试的学习是怎样的呢?对于为考试的学习和不为考试的学习,你有怎样的见解和感悟?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社 会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作为在学校社团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稿。【注意】结合材料,自选
9、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支架】一、拆词组词,巧用比照,突显区别与联系汉语组词的灵活性为理解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了帮助。“知”可组词为知道、知晓, “识”可组词为识别、辨识,两者差异不言而喻:前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了解知识层面, 在海量的知识面前显得相对被动;后者那么能在前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区分、使用和评价。 据此,我们通过组词法和比照法,将“知”和“识”的差异呈现出来: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知识的渴望让人类在仰望中攀登。在知识垄断的黑夜,拥有 知识就握住了光明的火把。然而,有“知”未必能“识”,尤其在共享时代,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核心 素养 视窗 乐学善学 学习 迎接 终身 时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