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本科).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2课程代码Q0501Z44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1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学院人文社科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2019年3月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在中 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位置。学好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我国古 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光辉成就,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
2、的阅读欣赏、分析评论能力,全面 提高文学素养,另外一方面,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文学史跨度从隋代至五代末,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以及五代文学部分,主要分文 学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兼顾,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 应达到以下的目标:1 .能够熟读并记诵一定数量的作品,了解并掌握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性作品;2 .比较系统地掌握此期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变化和联系;3 .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独立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能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 及艺术特征。
3、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外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课堂教学以文学史为纲要,穿插作家作品的讲解,全部为理论课时,课外自学作家的选 集,全集等具体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与理解的深度。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 鉴赏能力的提升课程目标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鉴赏能力的提升
4、课程目标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 _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 鉴赏能力的提升注:1.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了解本段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大致情况。2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了解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及几位代表性作家,梳理初唐诗坛的几种风格流派并阐释初唐 诗坛产生新变的各种文化社会背景:王绩、上官体、四杰、沈宋体及陈子昂,使学生掌握初 唐诗坛的大致风貌。熟练掌握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 理解作品:滕王阁诗、在狱咏蝉、感遇(兰若生春夏)
5、3 .盛唐诗坛了解盛唐诗坛的大致情况,并掌握山水田园诗派及边塞诗派及其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等。熟练掌握作品:过故人庄、山居秋暝、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 夫出征、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其一) 理解作品:使至塞上、鹿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春晓、王翰凉州词(其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黄 鹤楼4 .李白的魅力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掌握其乐府歌行、绝句的创作,理解其艺术成就及深远影 响。熟练掌握作品:行路难(其一)、蜀道难、古风(其十九)、梦游天姥吟留别 理 解作品:将进酒、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丁都护歌5 .诗圣杜甫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的“诗史”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学2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