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施促进生育政策的得与失.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日本实施促进生育政策的得与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实施促进生育政策的得与失.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实施促进生育联的得与失日本深陷“低生育率陷阱”1995年以后日本总和生育率的发展变化表明,日本已经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回顾二战后日本总和生育率的变 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71955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幅度较大,但仍在人口更替水平以上。期 间,总和生育率由1947年的4.54下降到1955年的2.37。第二阶段(19561973年),总和生育率一度下降到人口 更替水平以下,之后又有回升,回升到高于或与人口更替水平持平。第三阶段(19741994年),总和生育率再次下 降,此后再未回升到人口更替水平。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总和生育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下,日本深陷“低
2、生育率 陷阱:1995年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42,此后进一步下降,2005年降至创纪录的最低值1.26。2006年后呈缓慢回升的 态势,但是,2016年开始再度呈下降态势。2020年8月日本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 到1.36,与日本政府提出的“希望生育率1.8”的目标相距甚远。新生儿数量跌破90万,创日本人口统计史上的最低纪录。 日本014岁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2.1%,预计2053年日本总人口将跌破1亿。日本生育率下降的原因首先是“有配偶率下降”和“未婚率的上升”。从日本15岁以上人口婚姻关系的变化趋势来看, 有配偶率下降始于1985年,未婚率上升始于2000年。
3、男性有配偶率从1985年的66.2%下降到2005年的60.8%,女 性则从62.5%下降到57.0%。所有年龄段的未婚率都呈上升趋势。19852015年,3034岁女性未婚率增加24.2个 百分点,从10.4%上升到34.6%;男性未婚率增加18.9个百分点,从28.2%上升到47.1%。3539岁女性未婚率增加 17.3个百分点,从6.6%上升到23.9%;男性未婚率增加20.8个百分点,从14.2%上升到35.0%。从终身未婚率来看, 1970年男性为1.7%,女性为3.3%。此后,男性一直持续增加。但是,女性直到1990年仍保持不变,之后呈持续增加 态势。2010年男性为20.1%,女
4、性为10.6%。2015年男性为23.4%,女性为14.1%。其次是“初婚年龄的提升”和“晚婚”引起的晚育。日本2020年版厚生劳动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19892019年, 男性初婚年龄上升了 2.7岁(从28.5岁上升到31.2岁),女性初婚年龄上升了 3.8岁(从25.8岁上升到29.6岁)。 初婚年龄的上升导致第一次生育年龄的增长。从女性第一次生育的平均年龄来看,19902019年第一次生育的平均年 龄上升了 3.7岁(从27.0岁上升到30.7岁)。从年龄别生育率来看,1950200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生育最旺盛的 年龄组是2529岁。但是,20052019年,日本生育最旺盛的年龄组变
5、成3034岁,甚至35岁以上年龄组的生育 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女性生育的终点年龄不变,晚婚导致女性生育期的缩短,也导致女性在生育最旺盛的年龄(2529 岁)的有配偶率下降。日本生育率的下降,除直接受生物因素影响外,还深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没有两性的 结合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受孕和分娩,生物因素是影响生育率的最直接变量,任何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对生育率的 影响都要通过生物因素而起作用。从生物的角度看,影响生育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结婚、怀孕与分娩,但这三方面 的实现都要在生育制度下完成。生物因素和生育制度是影响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决定生育率的因素不仅是生物 因素,还有社
6、会因素,即社会文化特征影响、制约着人的生物特征。日本政府推行的促进生育政策措施1990年后,日本政府意识到生育率下降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研究建设支持兼顾工作和育儿等对生育友好的社 会环境。1994年12月,由文部省、厚生省等联合颁布的“天使计划”(关于未来支持育儿措施的基本方向(19951999 年)是日本政府为提高生育率出台的第一项措施。2003年先后制定了支持培养下一代措施促进法和少子化 社会对策基本法,前者旨在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为支持培养下一代分别制定行动计划,后者规定政府要设置由首相 直接领导、全体阁僚组成的“少子化社会对策会议”,以及制定解决少子化问题的施策指南。在该法律框架下,
7、日本政府 迄今制定了四个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出台了各种促进生育的“计划”“战略”等政策措施,并在2016年制定的日本 一亿总活跃计划中首次提出未来十年要实现“希望生育率18的基本目标,以及“半个世纪后也要保持1亿人口”的长期 目标。但是,从2019年总和生育率再度下降到1.36来看,日本政府促进生育的各种政策措施效果有限,始终未能摆脱 “低生育率陷阱”。日本政府针对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制定并实施的旨在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措施,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 三方面。首先,鼓励、促进生育的家庭支持措施:从生育、养育到教育各阶段全覆盖。日本政府提高生育率的具体措施覆 盖了从结婚、怀孕、分娩、婴幼儿保育、学龄前儿童
8、教育到大学等各个阶段。一是支持新婚家庭措施。2016年6月日 本政府启动“一亿总活跃计划二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对新婚夫妇购房或新房租金、搬家费用等提供支持。适用对象是结 婚年龄均在34岁以下的夫妻,且夫妻双方收入合计未满340万日元的新婚家庭。每个新婚家庭补贴上限是30万日元, 地方政府和国家各补助一半。此后,日本政府不断放宽年龄和收入限制,提高补贴上限额度,并提高国家财政补贴比例。 例如:年龄放宽到39岁以下,29岁以下的新婚家庭补贴额度提高到60万日元等。截至2020年11月,实施新婚家庭 生活补贴计划的已经有289个市区町村。此外,日本政府还鼓励长辈对下一代的经济援助,对父母及祖父母赠予子
9、女或 孙子女结婚生子等一次性资金援助免征赠予税,鼓励长辈将资产提前转移给下一代以促进年轻人尽早结婚生子。二是提高一次性生育补贴。为减轻分娩所需的直接费用或分娩前后产检费用等经济负担,2009年10月至2011 年3月底日本政府实施了应对生育率下降的紧急措施,一次性生育补贴从2009年10月起增加4万日元,由原来的38 万提高到42万日元。此外,还改革了支付方式。自2009年10月起,保险公司可以将一次性生育补贴直接支付给医院 用来支付分娩费用。该紧急措施在2011年4月以后继续执行。三是不断放宽并充实不孕治疗补贴制度。由于辅助生殖治疗不在医保范围内,2004年日本政府针对不孕症患者的 特别治疗
10、实施补贴计划。该计划以年收入650万元(2007年提高到730万日元)以下、妻子年龄40岁以上未满43岁 的夫妻为对象,一次治疗补贴10万元(2009年提高到15万日元)、总计五年不超过10次。由国家财政与地方政府各 负担一半。2016年首次治疗补贴额度从15万日元提高到30万日元。2021年日本政府进一步充实该计划,收入限制被 废除,一次治疗补贴提高到30万日元,补贴次数上限为6次。2004年申请不孕治疗补贴约为1万8千件,此后不断增 加,2018年约为14万件。四是为年轻孕妇等提供紧急援助。此项措施始于2020财年,日本政府为提供此项支持措施编制了 1230百万日元 (123亿日元)的财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实施 促进 生育 政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