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怀疑与学问》教案.docx





《第19课《怀疑与学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怀疑与学问》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章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1 .能力目标: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二、教学重点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
2、刚,他 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 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莺,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 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 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 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 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一一怀疑与学问。1 .文学常识
3、顾颉刚:原名顾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 派创始人。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建国后,从事古史 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 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椎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 等。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2 .写作思路文章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本文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阐释提出此论点的缘由, 之后又具体阐释如何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总结“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分论
4、点,并在最后一段提出另外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 .文章结构(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1一2自然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2)分论点:层层深入论证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3-5自然段)第一层:(3-4自然段)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亦即怀疑;第二层:(5自然段)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自然段)一层:(句)提出分论点。二层:(一句)从道理上论证第1句的论点。其中句是从反面论证,句从正面论证,通过正 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三
5、层:(一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例子论证第1句的论点。其中第句提出本段中的一个小论点: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俄炼出来的“,第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事例来证明第句, 从而也证明了第句的论点。四层:(一(11)句):先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都依赖怀疑精神做学问,对文化建设起的巨大作用。(11)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4 .初读感知(1)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讨论并归纳:事实论据: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LJ头的消息。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C.听说“腐草为萤”。D.戴段善问的例子。道理论据:A.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疑与学问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教案 19 怀疑 学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