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的练习题.docx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的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的练习题.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的练习题一、塞下曲六首(其一)1、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要写这样的景象?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4、你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中了解到 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物候现象:成因:5、请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 “宵”所表达的意象。二、凉州词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 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感情抒发。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 情,情绪消极悲切。三、塞下曲卢纶1、本诗最后一句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本诗情景交融,请具体说明。四、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1、这首诗的作者和、并称“三苏”。2、全诗在写景时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3、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景色?4、诗中哪些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请说一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上册 语文 课后 古诗词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