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T4题。(15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 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 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
2、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 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就敌 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 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弱者,皆我敌也。虽及胡着 ,获则取之,何有于 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 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 盛致志,鼓像可也。”(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17教育网指次就ft指次就ft融通ng 。禽1n 鱼q 子。1n za hc宋公:宋襄公。泓:泓水。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重(C h(5n g从)
3、再 “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敌:强敌。就:强而有力。胡寿(gbu苟):很老的人。 :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0 .解释加点。(2分)(1)既克 (2)不以阻隘也11 .用“/”标出下面的三处停顿。(3分)君未知战就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12 .翻译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虽及胡着,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3 .两场战争,结局迥异。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14 .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4分)答案:(二)(10. (2分,每空1分)(1)已经(2)凭借11.君未知 战/就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12 . (4分)(1)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 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鼓 省略成分)(2)即使是年纪很老 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虽、 于)13 .长勺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 导;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14 .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 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未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刿论战节选 论战 节选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