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始鉴赏(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docx
《读懂诗歌始鉴赏(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懂诗歌始鉴赏(导学案)-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导学案读懂诗歌始鉴赏【真题体验】(2022新高考I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16.词人在下阕
2、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方法指导】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 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角度一读懂诗的题目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 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答题就不会有偏差。卷别诗题重要信息2022新高考卷1人日南山约应提刑
3、懋之时间(人日);地点(南山);事件(约应提刑懋之)2022新高考卷II送别诗的题材(送别诗);感情基调(惜别)2022全国甲卷画眉鸟写作对象(画眉鸟);诗歌题材(咏物);暗示了表 达技巧(托物言志)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写作目的(饯别友人);诗的题材(送别诗)对点小练1: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咏素蝶诗咏素蝶诗征人怨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阮郎归西湖春暮角度二读注释诗歌注释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介绍疑难词语、地名一一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一一暗示本 诗的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
4、句一一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一一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 风格。提供“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一一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愤懑孤寂。对点小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 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游记。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气助词,无义。(1)题目提供信息:(2)注释暗示信息:(3)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懂 诗歌 鉴赏 导学案 2023 新高 一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