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注意事项1 .在作答前,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试卷和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代码,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准 确填涂准考证号码和科目代码。2 .本试卷满分150分,共四种题型。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卷和答题卡 出考场。4 .严禁折叠答题卡。5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L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B.经济C.文化D.人口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
2、的本质是()O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C.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3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简述雕塑的*式。(4分)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并说明*.(27分)2022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1 .【答案】B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一定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 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
3、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 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费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 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 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制约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 构。2 .【答案】B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 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这一属性可以从以下三 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第二,教育是有意识. 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 动
4、。3 .【答案】C美感教育即美育,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4 .【答案】A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 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 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爱效法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 崇拜伟人、英雄、学者。在良好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 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 等。5 .【答案】C王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其内容为:指导思想(方针)为发扬平民教育 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
5、注重生活教育,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 年,高中三年,故又名六三三学制;首次提出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划分教育阶段: 首次将“幼稚园”纳入了学制体系,确定了学前教育在学制中的独立和基础地位:以“职 业教育”代替“实业教育”,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正式确立,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 备。故正确答案为C。6 .【答案】B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 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 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
6、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 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 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创新。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 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进而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7 .【答案】D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本题考查小学生的安全防范常识。遇到雷 雨天气时在室外活动师生应立即进入建筑物并关好门窗,不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杆 雨伞,故本题选D.8 .【答案】A及时复习要求根据遗忘先快
7、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末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 以减缓遗忘的进程。9 .【答案】A多血质的人表现出: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 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10 .【答案】D本题考查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是借 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小学生利用小石子等实物来完成计算活 动,属于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故本题选D.【答案】B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类型。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 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 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
8、决问题的需要,属于内部动机,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 动机。题干中提到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数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题,这种好 奇心和探究兴趣是一种内部动机,故B选项认知内驱力符合题干。故本题选B。12 .【答案】C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本题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 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主要表现在:(1)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的抽象 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3)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的过程 中,也存在着不平衡性。(4)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9、渡的过程中出现“飞 跃”或“质变”。BD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属于小学之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故本题选C.13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 合课程。14 .【答案】【暂缺】.【答案】【暂缺】15 .【答案】A课程计划本题考查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 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故本题选A。16 .【答案】B创生取向。本题考查课程实施取向。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 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
10、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 程。教师根据课堂实施情况灵活对教材进行加工,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教材教, 体现的是创生取向。故本题选B.17 .【答案】【暂缺】.【答案】C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法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 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技巧的方法。老师讲完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回家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 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属于实习作业法。故本题选C.18 .【答案】C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 在进行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老师评价强强时,能够从成绩、劳动各
11、个 方面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故本题选C.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 高而上升:随着任务滩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1 .【参考答案】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 形成和发展的方法。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奖励为主,抑中带扬。2 .【参考答案】告诉研究者
12、本领域内已经做了哪些工作:确定和限制研究课题与假设;提供对研究有益的思路、方法或修改意见: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材料。三、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是合理的。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 在机制和内因。材料中学生提到上王老师的课,他们总是提心吊胆,无法专心学习,因此 他们向学校反映了王老师的问题。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责权主体,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材料中王 老师动不动乱发脾气,影响学生学习,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故向学校反映王老 师的问题。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特点,学生还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材料中王老师对
13、学生 的告状”行为很是生气,学生给王老师写小纸条说明原委,说明学生对王老师的尊重。(2)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需要具备教师职业素养,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 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其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 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材料中王老师动不动就发脾气,还会痛骂学生,没有做到关爱学生,因此学生对他意见很大。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小 学生还处于归属与爱的需要阶段,具有向师性,材料中王老师
14、不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 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导致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能力素养,包括基础能力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其中职业能力素养有教学能力素养(教 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施教能力)、育人能力素养(心理沟通能力、行为辅导能 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素养。材料中王老师讲课没有问题,但是却动不动就 发脾气,说明育人能力素养还欠缺一一些。心理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意志素养。材料中王老师。痛骂学生,说着说 着,委屈地掉下了眼泪。说明王老师缺乏合适的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因此,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职业素养。24 . (1)该案例中的老师遵循了新课改的教学
15、理念和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学过程的预设是指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相与安排。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 过程的。预设教学过程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四、教学设计.【参考答案】(1)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的归类识字。教材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 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
16、事物,认识表示 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第一小节展示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 认识六个生字,第二小节展示的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认识三.个生字;第三小节展示的是 -幅公园景色,认识两个生字;第四小节描绘的是少先队员的活动场面,认识三个生字。学 生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主动识字,同时通过读词语,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说数量词等 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借助图画、熟字记忆新字,认识“滩、艘、军、舰、帆、”等12个生字和由 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孔、桥” 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全体学生齐声读等方法
17、,达到能够能正确、 流利地背诵课文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3) 一.问题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那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的地方, 大家想不.想去呀?那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听老师读课文,接着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同桌两个互相讨论。三、 细读课文,自主识字(一)观察情境图,学习第四小节.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2 .学生说看到的事物,出示: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随文认“队、铜、号”.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合适的数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18、(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情况。2,摘苹果游戏,开火车巩固生字。(三)在读文中,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1 .出示海边景色图,问: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把观察到 的事物加.上合适的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2、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过渡:咦,前面是什么呀,到处一片翠绿鲜红。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量词。()鱼塘()稻田3、我们到了最后一站,看看有哪些美景?(四)齐读课文,再现课文美景。四、指导写字1、凭借田字格观察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2 .
19、教师范写孔和桥,学生书空后练写,教师巡视。3 .写字评价反馈,总结五、总结课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总结,既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生字又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 的不同表达,教给了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 也为下一课时学生细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7 . (1)转化思想;运算规律: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再看因数中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
20、的 方法;通过有趣的实际生活例子,分组讨论交流,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合作交流能力得以提IR o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 兴趣。情境导入课件呈现的买东西的情境,请同学们找出含有哪些数学信息,水杯的单价为3. 2元,跳绳 的单价为4元,苹果的单价为4. 98元,提问:买3只同样的水杯需要多少钱?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小数乘整数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买东西的模式,引领同学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状态,同时激发学生 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树立学好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 问题的意识。探究新知根据问题小组内独立思考,汇报交流可能会有下列方法:方
21、法1:连加。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方法3:竖式笔算32角x3=96角。方法4竖式笔算3. 2元x3=9.6元。着重请方法4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教师总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水杯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 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能够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实行计算。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 方法4的着重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水平的同时,感悟小数乘整数还能够先转化成 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巩固练习做课后练习第1题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理解。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下半年 全国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小学教育 知识 能力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