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镇赉胜利2022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镇赉胜利2022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 .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
2、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2 .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
3、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草生辉啊!”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从铁路梦、大桥梦、大学梦、机场梦,到触手可及的高铁梦,一个个美梦成为现实,引领泰州一次次跨越赶超 B.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竹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中美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巴黎圣母院大火,令人扼腕叹息,但世间好物的摧毁,绝不是头一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面对国内手机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0PP0集团恪守创新的宗旨,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将“取
4、得”改为“占据”)B.平昌冬奥会武大靖短道500米预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国能否进入半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C.读望岳,我们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句末加上“的豪情”)D.为了防止这类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制作了相关安全提示的宣传单进行派发。(删去“不”)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的人对昆曲只有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解析】.本题考查语意的衔接与连贯。要结合上下级的关键词分析。“一次成型” “多维曲面”都是属于偏正短语,排除 BD,且不含表示程度的副词,排除A,故选C
5、。1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新闻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结合着新闻导语概括作答,答 题模式可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也可以写上地点)。本新闻导语为第一句,其关键词:国内 第一座、运用3D打印技术、景观桥、落成、桃浦中央绿地。2 .本题考查拟写通知。首先要了解通知的内容,本题是代替班干部通知大家参观国内首座3D打印桥,其次了解通知 的格式:标题,称呼(可有可无),正文,落款。正文部分一定要写清楚具体的集合(参观)时间、集合地点、参观地 点、活动内容、请谁参加、注意事项等,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必须是署名(班干部)在上,日期在下。7、(1)
6、白露未晞 (2)逝者如斯夫 (3)风萧萧兮易水寒(4)黄发垂髯(5)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 (6)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 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晞”“萧”“髻”“鳞”“遮”“缘”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 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
7、析型默写题。默 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 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 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8、三次:一是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想抓唐僧吃唐僧肉,二是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不愿交出芭蕉扇灭火焰山之火,三是 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在女儿国不愿交出落胎水。C【解析】试题分析:(1)解答名著类的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名、时、地、评、作)、写作背景、主要的 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
8、。本题要求归纳的 是“牛魔王家族的阻挠”,所以包括牛魔王之子红孩儿、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这几个人。依 据小说的内容可知,一共有三次:红孩儿想抓唐僧吃唐僧肉;铁扇公主因怨恨不愿交出芭蕉扇;如意真仙在女儿国不 愿交出落胎水。(2) A.鲁迅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并不是“自己没有尽一切力量为父亲治病”。B.国内两个政党分别是“高跟党和低跟党”,并不是“从大端打破鸡蛋派和从小端打破鸡蛋派”。C.正确。D.鲁迅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寿镜吾老师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 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并不是“为人迂腐,好逸恶劳”。所
9、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据此,答案为C。二、阅读9、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 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2. “透”是“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解析】.从诗歌题目“夏意”和诗中的“夏席”“石榴” “树阴”等关键词语,可知诗歌写的是夏季。本诗每一句都是一幅 画面,依次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画面,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 胧的气氛,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悠闲旷达、恬静闲适的心情。1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 品
10、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 词所传达的情感。“透”是“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用石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 清阴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给人流丽而深邃的感觉。10、 1. BC2. A(1)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2)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解析】1. B.去:离开。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 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
11、握,具体分析。句子意思是: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 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断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3 . A错误,B中应是“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提了自己的建议”。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吊:吊唁,吊丧, 引申为拜访。子:您。谨:小心谨慎。【点睛】附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
12、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 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 ”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 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 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要越是为人谦恭;官职越大, 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孙叔敖回 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11、1. “我”身处喧嚣城市(或“现代物质生活”
13、“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等)中忽感孤独;“我”要去小山村找寻心 灵的栖息地(或“到优美的自然风光中舒展身心人追寻田园生活”“让疲惫孤独的心获得家的温暖”等)。2 .作者将往昔那温暖的和最原始山村生活图景与现实中没落的和死寂的山村境况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田园生 活的缅怀,对触目惊心的现实的遗憾、惋惜、痛心和无奈。3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是必然的规律(或“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村衰颓、没落是必然的”“作者肯定时代的进步和 发展”“物质文明落后的山村必将被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所取代”等;所有的土地都被弃置而荒芜着,令人堪 忧(或“所有的土地都被弃置而荒芜着,而忧心忡忡” “对曾经美好的田园生活不复存
14、在而无限怅惘”等):不应一 味追求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丢弃精神的家园。4 .老人独自一人守望养育自己的热土(或“伴随自己一生的不可割舍的家园”“自己的家园”等);老人独自一 人守望美好的田园生活(或“未被城市文明所侵蚀的原始的山村生活”以老人独自一人守望美丽的精神家园(或“心 灵栖息地” )o【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解答此题在题干指定的段落中,找出表现作者感受的语句来分点概括即可。 文章第段中指出原因是“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第段以“是 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表现作者内心的愿望;第段又以“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
15、一。田园, 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道出了 “我”追寻的原因。据此,“我飞离城市,来到 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的原因可概括为:身处喧嚣城市“我”想要去小山村找寻心灵的慰藉,让疲惫孤独的 心获得家的温暖。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前后文内容分析。对比手 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文章第段中描绘了曾上演过的那些最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接着第段就描绘了这些曾经美丽 的生活场景现在的模样,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意在以对
16、比来突出现在山村的没落与沉寂,从而表达作者内心的 痛苦,引起读者的关注,突出文章的主旨。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段,第段中的“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 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 一句,表现了作者认为山村受冷落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是必然; 第段移情于物,借石碾的想法道出了山村没落的无奈;第段则重点表现作者对土地荒芜的忧思,暗示了作者认为 时代的进步不能丢失我们曾经的“根”,即精神家园。根据三段内容要点来分点概括即可。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曾经美丽的乡村现状的追寻,表现了现在山村的没落景象, 作者以鲜明的对
17、比,表现了时代进步下,人们对乡村建设的忽视,人们将曾经养育我们的土地忘却。所以文末作者写 了乡村老人孤独的守望,这种守望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对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的守望,它应是文章主旨的表现,所以“守 望”还包含着对家园的守望,对养育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守望。据此概括作答。12、1.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有人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2 .示例1:多感官参加活动;示例2:多感觉器官参与.第段。语段列举了朱光潜回忆幼时读书听了多遍后就能成诵大半的事例,能够论证第段的观点“少年时发挥听 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3 .得出结论,强调了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古诗文背
18、诵”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仔细阅读第一段,即可概括出答案: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 有人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1 .本题主要考查提炼文段分论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论点通常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在论点缺 失的情况下则要概括层意,归纳论点。要求: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正面判断。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 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分析题目要求,本题所要拟写的句子实则本段 的分论点,应为概括怎样“能够帮助背诵”,结合内容,如:多感官参加活动或多感觉器官参与。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点及选择论据的
19、能力。议论文的论点是议论文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一般在开篇部分提出, 并会在文中多次强调,论点的把握相对简单。根据论点选择相应的论据要遵循“同主题、多角度、各类型、有详略” 的原则,即论据要能切实支撑论点;角度要全面,古今中外皆可;既要有事例论据,也要有事理论据;论据要有详略 之别。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先分别概括每个段落的意思和材料内容,再分析材料和哪个段落内容比较贴近。语段 列举了朱光潜回忆幼时读书听了多遍后就能成诵大半的事例,能够论证第段的观点“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 能够帮助背诵”。所以放在第段最合适。3 .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尾段的作用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20、,结构上的作用是:总结全 文,引起读者思考,照应开头或题目等;内容上的作用是: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等。结合这是一篇议论文分析,结尾段的作用是:得出结论,强调了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古诗文背诵”的意义。13、 1. B.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厂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意对即可)2 . (1)大多数(近八成)同学不赞同(在校服上写字画画)(意对即可)。(2)小静,你好!;从个人来说,大冷天露出脚踝,不利于身体健康;校服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学生 穿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意对即可);规范着装,也能体现学 生的形象气质。所以,咱们还
21、是应该规范着装。(必须有,中写两点即可).示例:赞同。款式简约大气,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展示学生端庄儒雅的气质;色彩素朴、协调,体现青少年庄 重素雅;设计元素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对中国经典元素的传承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自信;整体能够 承载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能。(答对三点即可)【解析】. “怯”的意思有胆小,没勇气;俗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明显不能取的意思,的意思适合语境。指校 服俗气。1 .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梳理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校服制作的利润很低,只能以销定产, 有订单来了才能做。所以,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还涉及量体、调换等服务,这5
22、0元就要分摊在面料、加工、 服务三个环节,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提取概括即可。2 . (1)考查图文转换。答题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用好表格中的文字提示;二是将表格中的数字虚化,抽象为文字。可 从表格的横向或纵向角度,寻找出数字变化的某种规律,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此题找出最明显突出的方面,据此答案 为:大多数同学不赞同在校服上写字画画。(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 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静;其次针对情况,小静同学经常把校服裤挽成八分裤, 大冷天也要露出脚踝,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
23、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3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 然流畅,有感染力。如:不赞同。不能与国际化校服流行色系的藏青、酒红、纯白、高级灰等接轨;服装的版型不方 便运动;设计元素缺少创新。三、语言表述14、 4 2 1 3【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子。解答时仔细阅读所填写句子的前后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来选填语句。句“殊不知在 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与横线前的“宣称要征服自然”语意相接,
24、应放在第一位;句 的“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嘲笑今天的我们”与横线后“那么,我们有什么理 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语意相关,所以句应放在最后;句的“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 现”与句的“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相接,故句应放在句的后边。所以应排 序为:。四、写作15示例:“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的倡议近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了热烈反响。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身处这一时期的 我们,应努力学习,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学好
25、思政课,复兴我的国。我们应立下鸿鹄志,不懈奋斗,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学为所用。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将个人得梦想与国家民族得梦想凝聚在一起,去建设一 个富强繁荣的美丽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奋斗青春,筑梦中国吧!XX学校团委会X年X月X日【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应用文写作。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的名称共同组 成。如本题标题可拟写为:“学好思政课,复兴我的国”的倡议。称呼: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26、,后要加冒 号。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正文:一般 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倡议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先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接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 和要求。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一般分条来写。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敬意或祝愿的话。落款:落款即在右下 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在署名的下一行的右下写明倡议的日期。据此格式要求拟写作答即可。B.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C.陈景润
27、在数学家华罗庚关怀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D.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2019年1月11日,国内第一座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一次成型、多维曲面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正式 落成于上海市普陀区桃浦中央绿地。这是一座长15. 25米、宽3. 8米、高1.2米的曲面桥,整座桥身呈香槟金色。这座 桥的原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仅仅用三十五天就完成制作,使用寿命可达30年。1 .文中空格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A.最大跨度B.跨度最大C.大跨度D.跨度很大2 .班级微信群转发了以上消息,请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3
28、.班级准备组织相应的参观活动,请代班干部在微信群中拟一条活动通知。初三1班(36人)所有人:7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兼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史记),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年少万兜整,o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而勇 往直前、无所畏惧进取精神的诗句是:,。8 .名著阅读。请简要说说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了牛魔王家族的几次阻挠?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朝花夕拾中,父
29、亲曾让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令他背书,但是,鲁迅没有指 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尽一切力量为父亲治病,所以在父亲临终时,他不停地呼唤父亲想让父亲的生 命再延续一会儿。8 .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国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时时有强大的外敌入侵的危险。国内两个 政党分别是从大端打破鸡蛋派和从小端打破鸡蛋派。C.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笔下的“慧驷国”展示了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国度里, 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性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友谊和仁慈是慧驷国马族的两大美德。D.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寿镜吾老师,为人迂腐,
30、好逸恶劳,和鲁迅小说中亶造的人物孔乙己极为相似,与藤野先生中热忱帮助鲁迅学习的藤野先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二、阅读.夏 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席:竹席。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L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阴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9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日:“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 *高
31、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日:“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藏。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独后吊.吊:吊唁B.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去:到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恶:厌恶 *D.愿闻余教余:您的*.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D.有一老父
32、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有很大的意见和不满。B.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C.孙叔敖做了楚国令尹后,都城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向他表示祝贺。D.文章的主旨是:为官应该谦逊谨慎,廉洁自律,善于纳谏。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孙叔敖对日:“甚善,谨记之。” 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孤独的守望方爱华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 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
33、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 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 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 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 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 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
34、儿?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地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 水域。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 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 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 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最温暖和最原 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
35、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 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 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土,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 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却受到冷落。一方石碾(注),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 五谷丰登的日子,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运去的 歌谣吧。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盛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
36、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 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 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在山村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 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 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
37、十年的家!”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 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她在孤独地守望着什么呢?(选自散文2018年第2期,有删改。)(注)石碾: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的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1 .阅读段,用直白的语言简要概括“我飞离城市,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的原因。2 .作者在第段中描绘了曾上演过的那些最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有何用意?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回答。3 .阅读段,请你简要回答作者是如何看待山村受到冷落这种现象的。4 .请你简要概括文中的老人在孤独地守望着什么。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38、后面小题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 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 种学习的捷径。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 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 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 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39、。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 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 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教育家 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 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
40、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 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 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 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 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热,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 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
41、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 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 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 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 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1 .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2 .根据内容,把第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
42、。3 .下面的语段放在选文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 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夕卜,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4.从全文来看,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非文学作品阅读校服能否好看些?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言行,还能有效杜绝学生间的攀比。但是,有人坦言,校服式 样往往会引来学生抱怨,“没有型” “款式太土”。光明日报微博发起的调查显示,“不喜欢”的原因中,82. 3% 的人选择了 “款式设计”,81.3%的人认为“校服并不能体现学校特
43、色”。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们穿着并不很得体的校服时,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 中心主任潘波总会感慨,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校服还没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别怯,无法体现学生的蓬勃朝 气;面料也不轻薄、吸汗;款式肥大、不符合青少年人体特点,甚至做工也很粗糙。”一套美观、适合学生的校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从服装专业的角度,潘波给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式、工 艺都是评价校服优劣的重要标准。尽管一直被质疑,但为什么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面口袋”校服没有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强、资质优 的生产商和面料商并未进入校服制作领域。记者曾在浙江某小型服装加工厂,看到七八个工人正在制
44、作印有昆明某学校字样的校服。这批订单共有千余件, 包括了运动短袖和衬衫套装。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服制作的利润很低,只能以销定产,有订单来了才能做。 所以,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漂亮的校服往往伴随着高价。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一些小学生的置装费折成人民币要1000元左右。但记者发现, 我国多省市校服限价标准不足百元。比如,2017年,南昌市中小学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60元、春秋装每套最高不 得超过80元,学校只有获家长委员会许可自主采购时才可突破限价。“限价令”遵循了均衡原则,照顾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质企业的进入意愿。 以一套定价80元的夏季校服计算,厂家会把
45、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因为还涉及量体、调换等服务,这50元就要分摊 在面料、加工、服务三个环节,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6月2日,雄安新区向全球征集校服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元素有创意,款式色彩体现新时代青少年形象气质。既 要充分考虑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兼顾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符合形象气质” “考虑地域特色” “体现校园文化”,这 些要求可视为对校服标准的解读。然而,很多人认为校服的功能仅仅是用于统一识别,而校服本应承载的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能往往被忽 视。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设计师周游感觉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意识到校服的美育功能,开始向他 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
46、每接触到一所学校的设计要求,我们会提前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凝炼 出有学校特色的校服设计。”只有我们从理念上把校服定位为改变学生气质、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改变学校视觉识别效果的服装,甚至从推动 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主动选择适合学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服饰,中国校服才能真正美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校服必须从“穿得起”向“穿得安全、舒适、美观”过渡。1 .根据语境,(材料一)划线句中的“怯”字含义为()A.胆小,没勇气。B.不大方,俗气。C.见识浅薄,不合时宜。2 .小武订购的校服裤子,快一个月了还没收到。根据(材料二)推测原因有哪些。3 .某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有关校服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图
47、:|无所谓皿皿这是个性的表现|这是不校典根据上图,你得出的调查结论为:。小静同学经常把校服裤挽成八分裤,大冷天也要露出脚踝。作为朋友,你该如何劝说她?4 .下列图片为民国校服式样。很多网友认为这才是最美的校服,强烈要求校服还原“民国风”,你赞同吗?结合上述 材料和 生活经验阐述理由。三、语言表述14.请把下列句子序号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 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一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 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骄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 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嘲笑今天的我们。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 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四、写作15.下面四句话选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该讲话在全国大中小学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