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高邮市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及点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曲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题材丰富多样。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C.乡愁我爱这土地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家艾青的作品。D.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2、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致巴特勒的信。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蛊惑A.蛊惑矜持待价而沽如释重负C.D.瞭亮分泌隔膜抽噎丘壑遣责不屑置辨鸿篇巨制顶礼膜拜余音绕梁相题并论瞠目结舌.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 信它,因为它“非”。B.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一一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机械。C.泰戈尔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D.泰山上的“经石峪” “无字碑” “六贤祠” “玉皇顶”。令无数游
3、客神思遐想、流连忘返。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跨越式发展, 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B. “我国空间站建成后,负责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将根据空间站任务需要,像航班一样发射。”载人飞船系统总 设计师说,“未来我国飞船将告别订制,开始小批量生产。”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D.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可以避免它被不当利用,以至于背离让技术
4、造福人类社会的初衷;可以让 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商在研发技术、产品时心中更加有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包括对联文化在内。通过对联文化教育人民、鼓励人民、激励人民能够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 应有的作用。小学教师崔伟明: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常用到对联,语文课本也增加了对联知识,就连 春晚也推出对联。然而现在对联文化存在断层现象,热爱对联文化的人都是五十岁以上年长的人,中青年人很少,他 希望通过在学校推广对联文化,让孩子了解并喜欢对联文化,成为对两文化的传承者。(摘自互联网)(精选案例)“执政为民众志成城描绘宏伟蓝图,依法治市深化改革建设幸
5、福商洛。”今年元旦过后,经过市政府的人们都会 看到这样一幅大气磅礴的对联。创作这幅对联的人是商州城区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叫刘心诚。几十年来,老人醉 心于对联,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心得,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编写成了一幅幅朗朗上口的对联,以此传承古老的对 联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摘自商洛日报2015年2月12日)(新闻现场)石茶镇中心小学引导学生学对联、赏对联、写对联。石茶镇每月一联活动中,总有一群小学生参加,他们来自石 基镇中心小学,别看年纪小,却已是十足的小联迷,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石基镇每月一联活动中脱颖而出,还有多幅作 品被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采纳并刊登。(摘自番禹日报2015年5月17日
6、,有删改)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对联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以上的人不了解对联,不会创作对联。C.对联文化的传承,关键还是在教育,在学校。D.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包括对联文化。2.下列关于材料中“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小学生学习对联,能成为对联文化的传承者,使传统文化代代相传。B.对联文化能教育人、鼓励人、激励人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C.可从对联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D.对联是传统习俗的一种,能传播文化、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却
7、不属于传统文化。3.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对对联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觉得对联知识枯燥无味,所以对对联不感兴趣。B.春联实现工业化生产后,人们选择到超市、集市上去买对联,鲜有自创、自书春联。C.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联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已悄然改变,现在已淡出我们的生活。D.近年来,由于对联文化的逐渐衰落,人们不再习惯于自己写对联,所以春联纸无处可寻。4 .请从内容方面对(精选案例)中的对联“执政为民民众志成城描绘宏伟蓝图,依法治市深化改革建设幸福商洛”做 简要赏析。5 .就激发学生学习对联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两点建议。四、综
8、合性学习与写作13.按照题目和要求作文。说到眼泪,你会想到什么呢?眼泪有时候是软弱,有时候是坚强,有时候是忏悔,有时候是宽容,有时候是羞怯,有时候是勇气,有时候是失败,有时候是成功请以“眼泪”为题目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出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A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但 他主要记录西周历史,属于断代史。C乡愁作者余光中。2、A【解析】A词语中没有错别字。B不屑置辩。C相提并论。D谴责。3、D【解析】D.省略
9、号后面不能加标点,删去句号;选项错误;故选D。4、D【解析】D项“有底”后的句号改为分号。故选D。5、(1)山回路转不见君苔痕上阶绿乱花渐欲迷人眼何当共剪西窗烛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身在最高层(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却君王天下事i得生前身后名【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 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 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苔”“缘”“凌”“赢”等字词的书写。6、(1) B (2)江姐(或江雪琴) 新中国诞生【
10、解析】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等。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 第(1)题的语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保尔的初恋女友冬妮娅对保尔说的一段话。第(2)题是对红岩中 “绣红旗” 一段情节的考查,描写的是江姐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新中国诞生一起绣红旗的场面。据此分析填空 作答即可。二、阅读7、1. (1)松弛;(2)有的人;(3)佩服;(4)根本。2. B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3. (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2)
11、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弛”,本义即为“松弛”;“或”,古今异义,今 义为“或许”,古义为“有的人”;“服”,一词多义,有衣服、佩服、服从等意,这里意为“佩服”;“本”,本 义即为“根本”。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作答本题时,首 先要把握“之”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例句和B项中的中“之,
12、意思都是“助词,的”;A项中的“之”, 意为代词;C项中的“之”,意为“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D项中的“之”,意为“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实义”。故选B。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 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 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日”、“云”等。本句是一个主谓句,要注意谓语动词“格”和虚词“其”都应用于句首,另外“人服其先见”是一个主谓句,所以应在“格” “其”和“人”前断开。3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
13、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 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1)引,拉;上,皇上;毕,完。(2)岂,难道;首,头颅;报,报答。参考译文:陈禾,字秀实,明州邺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土。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 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 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
14、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内外呼应做坏事,土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 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首 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 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 和提拔贤明之土,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 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
15、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 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 虑呢? ”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8、1. 孔明 刘备(1)这里是“时”的意思 (2)给予(3)地位低微,见识鄙陋(4)显示,显扬2. (1)通过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2)通过先汉和后汉的历史,规劝后主吸取历史教 训。(3)通过先帝刘备的感慨,训诫后主亲贤远佞是对先帝遗志的继承。(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诸葛亮表明自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才效忠
16、刘氏父子,兴兵伐魏。(意思对即 可)3. (1)谦逊,一生功绩只用“二十有一年矣”的奔波劳碌和“天下三分”的结果一笔带过,足见其谦逊、大度的品格。 (2)知恩图报,为报刘备三顾之恩,甘效犬马之劳,为完成先帝遗志夙夜忧叹,准备北伐。(3)尽职尽责。亲自领兵平定南方,倾尽全力准备北伐。(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出师表 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 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文中的先帝指“刘备”。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
17、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的意思是 “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秋”的意思是“时”;“卑鄙”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解释时要注意。2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 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等句子可知,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贤臣;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
18、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知,诸葛亮劝谏刘禅吸取教训;从“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恨于桓、灵也”可知,诸葛亮劝刘禅听从先帝的教导。3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分析。阅读原文可知,这是诸葛亮在出师之前所写的文章,意在表明自己出师的目的和原因。 文中讲述自己隐居隆中,后来出山效劳于先帝的过程,目的是表明自己是无心于名利的,但是因为感激先帝的知遇之 恩,所以愿意出师北伐,实现先帝“兴复汉室”的遗愿,这样陈述才能让后主相信自己,从而同意出师。4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 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
19、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从“由是感激,遂许先 帝以驱驰”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知恩图报;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可以 看出他的责任心很强。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作者:诸葛亮年代:三国参考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 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 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 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
20、,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 言路。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 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 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 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 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
21、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 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 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
22、而情绪激动,就答应 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 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 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 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 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23、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 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 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 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9、1. D. (1)降职,远调,流放。(2)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2 . (1)您刚才把放逐当作耻辱,而我唯独把心神遨游、遐想当作是可贵的。(2)如笙箫之音在云层,像圣哲之人在堂 前。3 .作者与竹为伴,可以
24、观竹之形,听竹之声,感受竹之精神;与竹融为一体,物我两忘。4 .完全超脱世俗之外.志趣高雅,坚贞乐观,超凡脱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 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D项:今吾将叙吾之适/以浣子之适/其可乎?译为:现在我要用我的道,荡涤 你的舒适,可以吗?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第小题,“谪”和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意思一样:降职,远 调,流放。第小题,“亲戚”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意思一样,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2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高邮市 2022 年中 语文 押题 试卷 解析 点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