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检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L古代驿传通讯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每条线路相隔一定的距离便设驿站(或亭、馆、塘、台),配备驿官,驿卒等人员,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 情报等信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驿站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基础设施B.驿站畅通了全国各地间的信息交流C.弱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统治D.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2.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
2、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由此可见,京张铁路 的意义有()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的铁路利权 促进沿线地区商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京张铁路的修建挽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修建的首条实用铁路A.A.B.C.D.B.元朝水利技术得到发展元朝()C.元朝政府重视海防建设D.元朝政治重心发生转移3.如图是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对比图。3.如图是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的对比图。元朝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缩短了航程,还开辟了沟通南北的海运航线。由此可推知,A.黄河改道陆路联系受阻4 .我国物流业在秦汉时期已发展成熟,车运输货物称“传”,速度更快的马
3、运输称“驿”,负责传递文书的机构就是“驿置”。秦始皇为征服百越,开凿灵渠运送军粮,是为漕运。以上物流运输()A.是政府主导设置的专门机构B.消除了区域经济差异C.以运输公粮和军需物资为主D.方式多样且水陆并用5 .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 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根据苏伊士运河的运输状况分析得出运河使埃及人见证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有利于开拓思想和文化进化; 根据“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情况,还将埃及著名的狮身人西像以船髅头的形式呈现”得
4、出运河见证了列 强对埃及的侵略与争夺,是埃及人民的血泪河。(3)根据材料三,可把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分为近代、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解读,可从近代中国,由于中国技术落后、保守势力强烈抵制等方 面说明中国自修铁路很少的原因。可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工作热情高涨,开展五年计划等说 明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大幅增加,并修筑了多条大型桥梁的原因。可从改革开放促进我国铁路事业得到新发 展,铁路、高铁建设成就突出等进行解读。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答案:(1)特点:古代邮驿主要为官方服务,作为官方通信系统,受到历代政府
5、的重视;组织管理严 密、分工明细。影响:古代邮驿制度有助于维护统治,方便政令的传达,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进步等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一;为国内外商业贸易发展的而发展 邮驿。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从周朝起占代政府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专门传递公文书 信的一整套邮驿系统。历代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邮驿的设直、定额、己直、运行方式等作出了严格 的规定”,得出古代邮驿主要为官方服务,作为官方通信系统,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依据材料“邮驿传 递包括政府下达的政令、军事战报信息、官员的文书等各地的灾异信息也通过邮驿传到中
6、央政府。驿站还 是运送官方物资的组织机构与官商、专使的客我”,得出组织管理严密、分工明细。影响:依据材料“历 代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邮驿的设直、定额、己直、运行方式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得出古代邮驿 制度有助于维护统治,方便政令的传达,依据材料“驿站一般设在交通要冲驰驿的官员、士、商将各地经 济、文化、风土人情等价值不菲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与传递”,得出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进 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原因:依据材料“朝令夕至声闻毕达”,从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得出元朝疆域辽阔,为保证中央 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一;依据材料“当时中西国际驿路共有三条通往中亚、欧洲。元代的驿站用来
7、 运输官府物资普通商人也可以使用驿站”,得出为国内外商业贸易发展的而发展邮驿。17 .答案:(1)原因:适应了社会发展;高速列车理论发展;高速铁路技术进步;高速铁路自身具有的优 势;高速铁路巨大成功的推动;(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许多领域世界领先;(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得出适应了社会发展; 依据材料“德、法、日木等国都开展了大量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得出高速列车理论发 展;依据材料“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铁路高新技术重
8、要成就, 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得出高速铁路技术进步;高速铁路自身具有的优势;依据材料“特别是随 着日本、法国以及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高速铁路被推向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得出高 速铁路巨大成功的推动。(2)特点:依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研究和工 程实践”,得出起步较晚;依据材料“到2015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 第一。”,得出发展速度快;依据材料“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最长,在建规模 最大的国家,中国以较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许多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 列”,得出建设规模大
9、;许多领域世界领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图。图中元朝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原因是()A.政治中心的转移B.海上丝绸之路兴起C.中央集权的强化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 .两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现代交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 下列相关成就在中国的出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唐胥铁路建成京张铁路竣工“黄鹄号”试航成功轮船招商局成立A.B.C.D.3 .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
10、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 樊家记”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 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对商业的不再监管C. “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如图是1911年中国境内铁路投资情况,该图反映了近代中国铁路修筑()厂二 口外国贷款投资铁路(中国自主修筑铁路口外国直接投资铁路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B.因外国资本援助而得以进行C.在晚清政府支持下发展较快D.不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4 .下表为201
1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数据表。该表所示的情形()A.反映了私车出行受到限制B.表明公共电汽车具有明显优势运营线路运营车辆运营线路长度全年客运总量公共电汽车881条24131 辆19299千米33. 3亿人次轨道交通22条5210 辆609千米37. 8亿人次C.说明轨道交通是出行首选D.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隋朝,隋炀帝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长逾2700千米的大运河,使水驿畅行。唐朝,为了便于中外使臣 往来,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网,使邮驿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主要说明隋唐邮驿发展的重 要因素是()A.疆土面积的扩大B.商品经济的发展C.国际交往的增加D.交通条件的改善5 .天津县志中收
12、录了元朝诗人傅若金的直沽口:“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少,鱼傍 海潮多。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据此可知,当时()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漕运与海运均比较发达行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影响地域文化A.B.C.D.6 .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由此可知()A.武汉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B.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C.武汉的市民出行比较方便D.近代交通明显提高了人们的公共素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
13、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 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已。”艾森豪威尔认为交通运输体系()A.有利于各地的经济往来B.促进了各地的联系C.是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10.1969年,北京地铁建成,出行大大方便,手表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计时器;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 铁的发展,人们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高铁进站只有15分钟,而对购票和乘车的时间观念要求高,于是, 手机不仅代替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还作为购票的工具,因为手机购票更迅速更节省时间。这表明()A.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B.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
14、C.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出行时间D.交通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时间观念11 .有学者说,自行车的大规模生产使那些因贫困而消费不起马车或汽车的民众能够购买,他们只需花费 步行时间的1/4就能够去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机会和与社会的接触不再局限于村庄。由此可知, 自行车的推广()A.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B.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体现了物质生活的时尚化12 .建国初期到1992年国内交通发展情况表(部分)据表可知,我国()建国初1992 年公路里程铺有路面的39.5%87. 7%铁路复线(双线铁路)率4%25.5%电气化铁路无占营运里程15. 66%水深1米以上的内河航道
15、32.9%56%A,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运输体系B.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C.已经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D.交通运输布局已得到优化13.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 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下列有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 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B. 20世纪5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C. 20世纪70年代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D. 2019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14 . 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使得亚欧 之间往来船只可以直接通行;1914年通航的巴拿
16、马运河连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些运河的修建()A.反映了欧洲交通体系的完善B.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C.刺激了西欧人不断探索海洋D.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15 .读“20世纪二三卜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六渡桥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A.当时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B.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C.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D.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
17、列要求。材料一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 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 的全国性道路网。秦始皇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 欧、北非的大通道。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 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 境外的驿路交通网。摘编自人教版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时间概况
18、总体评价1950 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提 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 路”的方针,并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成渝铁路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 产材料修建,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 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 验。1950 年6月成渝铁路正式开工。西南地区10多万军民投入 建设,筑路开始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 靠人力。1952 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运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统治格局发生
19、重大变化,即全国性统治中心的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 成、庞大军事体系以及全国性社会秩序的建立。这一变化促使王朝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粮 食为主体的物资供应体系。然而,以农立国的经济特性,使得统一的集权王朝在建立物资供应体系时,不 得不面对广泛而分散的小农经济。集权政治有效地使小农成为赋税与徭役的双重负担者,成为国家的生存 基础。在此基础上,漕运逐渐形成并发展。秦汉时期的漕运,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尚处于初步阶段,漕运 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漕粮多为军用。隋唐以后,渐形成了相应的成法、固定的职官和额定的年漕量, 漕运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体系。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等
20、材料二明清时期,由于历代的积累和统治者的重视,漕运制度不断完善,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 十分严密和健全。清代的漕运管理体系严密而复杂,上至漕运总督,下到旗丁运卒,组成一个职责分明、 组织严密的庞大漕运系统。在中央有户部总其责,在地方设漕运总督衙门于淮安,由漕运总督总理漕政诸 务;各省设粮道衙门,分掌各地漕政;各州县收漕亦有专设机构。从向税户征收起到京通交仓止,整个漕 粮征运过程都有严格的监管。漕粮虽有定额,但实际上加耗、加脚费等名目繁多,层层加码,实际交纳的 漕粮高于定额数倍。漕运成为一大弊政,又是一项苛政。漕运的沉重负担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农民身上, 这必然激起农民各种形式的反抗。在农民的反
21、抗斗争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河道的淤塞,清代漕运日 趋衰落。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漕运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漕运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此后,伦敦这 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
22、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 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 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 而生。摘编自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生活的表现。第17页共22
23、页答案以及解析L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隋朝时以洛阳为中心,到元朝时截弯取直,大运河的变 化主要是因为政治中心的东移,A项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与大运河截弯取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 中央集权的强化并非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原因,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完成,排除D项。故 选A项。2 .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唐胥铁路建成于1881年,京张铁路竣工于1909年,“黄鹄号”试航成功于 1865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按时间顺序排列为,B项正确;排除时序错乱的A项、C 项、D项。故选B项。3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经济 社会生活 第五 单元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51100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