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教案--【教学参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 运算.过程与方法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和运用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 力以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比较,体验数学学习交流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 负数,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
2、?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这个问 题.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 20米,又走了 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 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师: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 的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的方向.二、讲授新课1.发现、总结.师:同学们,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详细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 50米,写成算式就是:(+20)+(+30) = +5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203011111111-1()01()?()3()40 SO(2)若两次
3、都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20) +(一 30)=-50.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情形?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3020.-20-1()01()203()40写成算式是(+20)+(30)= 1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10米处.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 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 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 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作业应注意以下
4、几方面错误: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 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 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米,写成算式是(一20) + (+3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方()米处.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所得和的符号似乎不能确定,让我们 再试几次: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4) + (3) = (); (-6) + 2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5)
5、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30米.写成算式是:(-30)+(+30)=().(6)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一30)+0=().2.概括.师: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 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的加法运算不同.三、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例1】计算下列
6、各题:(1)180+(-10);(2)(-10) + (-1);(3)5 + (-5); (4)0+(-2).解:(1)180+(10)(异号两数相加)= +(18010)(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170;(2) (10) + (1)(同号两数相加)=(10+1)(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1;(3)5 +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0;(4)0+( 2)( 一个数同0相加)=-2.例2某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7 ,最低气温为0 .据天气预报,两天后一股强冷 空气将影响该市,届时将降温5。问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各约为多少摄氏度? 解:
7、气温下降5,记为一57+(-5)=2(); 0+(-5)=-5().答:两天后该市的最高气温约为2 ,最低气温约为一5 .四、课堂小结1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理解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 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2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与计算“和”的绝对值这两个问题.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优化运算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优化运算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仔细观察的学
8、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一起来复习一下吧!1 .指名学生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 .计算:(1)6.18 + (9.18);(2)(+5) + (-12);(3)(12)+(+5);(4)3.75 + 2.5 + (2.5);1 ,2 ,1 ,1(5)+(一) + () + (一辛说明:通过练习巩固加法法则,突出计算简化问题,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发现、总结.(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在有理数 加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2)探索
9、: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口和。内,并比较两个算式的 运算结果.+O和O+口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口、。和内,并比较两个算 式的运算结果.(口 + O)+和+(3 + )(3)总结:让学生总结出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匕=。+.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 /?) + c=q + S + c).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三、例题讲解教师板书例题,并和学生共同完成.【例1】计算:(
10、l)(+26) + (18)+5 + (16);(2)(2.48)+4.33 + (7.52)+(4.33);(一l|) + (l;) + (+7;) + ( g)+( 岐).解:原式=(26 + 5) + (-18)+(16)= 31+(34)=(3431)=3;(2)原式=(2.48) + (-7.52)+433 + (4.33)=(-2.48)+(-7.52) + 4.33 + (-4.33)= (10)+0= 10;211111(3)原式=(与) + ( 2到 + 与+(汨+7a=(4) + ( 7)+7=(-4) + (-7) + 7 = (-4)+11 3=一(4a)=37从几个例
11、题中你能发现应用运算律时,通常将哪些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运算简便吗? 【例21 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1)(+66) + (-12) + (+11.3) + (-7.4)+(+8.1) + (-2.5);2 75135(2)(+3) + (-2g) + ( 3 五) + (甲 + ( + 5) + ( + 5 五);(3)(+6) + (+) + ( 6,25) + (+1) + () + (1).解:原式=(66+113+8.1)+(12)+(7.4)+(2.5)=85.4+(21.9)=63.5;2371552 3(2)原式= (3+p + (5+W)+ (2+g) + (l+g)
12、 + (5+五)+ (3+夜)=3 + 5+自7155+ (-2) + (-1) + (-g) + (-g) + 5 + (-3)+无+(一五) = 7;111577(3)原式= (+6R + (625) + 伤+)+(一5)+(一)=一总结:利用运算律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然后相加,可以使运算比较简便;有分数相加 时,利用运算律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结合起来,将带分数拆开,计算比较简便.一定要注意不 要遗漏括号.相加的若干个数中出现了相反数时,先将相反数结合起来抵消掉,或通过拆数、 部分结合凑成相反数抵消掉,计算比较简便.【例3】 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点A出发,先向东行驶15 m,再向西行驶
13、 25 m,然后又向东行驶20m,再向西行驶35 m.问玩具赛车最后停在何处? 一共行驶了多 少米?分析: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画出如下的示意图帮助思考.- 352()、.-25115-西I 川II东 r-2S -7()-1 S-U) -S 01()1 S解:规定向东行驶为正.(+15) + (25) + (+20)+( 35)=(15 + 20) + (-25) + (35)= 35 + (60)=25(m).|+15| + |-25| + | + 20| + |-35|=15+25 + 20+35=95(m).答:玩具赛车最后停在点A西面25 m处,一共行驶了 95 m.【例4】 有一批食品罐
14、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 g.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如下表:听号12345678910质量/g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是多少?解: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列出10听罐头与标准质 量的差值表:听号12345678910与标准质量的差/g-10+50+50050+5+ 10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10)+5+0+5+0+0+(-5)+0+5+10=(-10)+10 + (-5)+5+5+5 = 10(g).因此,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454X10+10=4 540+10=4 550(g).四、课
15、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 见的技巧有:1 .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2 .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3 .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4 .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 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
16、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计算。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2 .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商大于1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
17、应 的小数除法。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 + 4=4164-32=13804-15 =-N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 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 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
18、: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 + 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三.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 4 千米=22400 米 22400 + 4=5600 米5600 米=5. 6 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追问:24表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19、商就写在哪一 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 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 些不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25.24-634.54-15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课后反思: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
20、法怎样计算?(熊佳豪)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有研究的价值.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二)商小于1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一11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 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
21、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 迁移。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1) 22.4 + 4(2) 21.454-15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 完成。二、新课1、教学例2: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原来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
22、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 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2. 4/37. 2/9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2、教学例3: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 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 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
23、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 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 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 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5、P18 做一做。三、课堂小结: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课后小记: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 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 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 ”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 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 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 确的知识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