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教材: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邹述超、何腊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2002 年8月。参考书: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教研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导总学时:60学时,其中:讲课50学时,习题课10学时。学分:3学分。说明:L生源结构:数三的学生是由高考文科生和一部分高考理科生构成。有些专业全是文科生或 含极少部分理科生(如: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有些专业约占1/41/3的理科生(国贸, 财政学,经济学),有些专业全是理科生(如: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2 .高中已讲的内容:高中文、理科都讲了随机事件的概
2、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 率,即教材第一章除条件概率以及有关的内容以外,其余内容高中都讲了。高中理科已讲离 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统 计基本概念、频率直方图、正态分布、线性回归。而高中文科则只讲了一点统计基本概念、 频率直方图、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简单计算。3 .基本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大,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课重视程度的差异大,这就给讲 授这门课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要尽量做到“分层次”培养学生。高中没学过的内容要重点讲 解,学过的内容也要适当复习或适当增加深度。讲课时,既要照顾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多举 基本例子,使他们掌握大纲要求
3、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也要照顾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会 做一些综合题以及简单证明题。因为有些专业还要开设相关的后继课程(如:计量经济学), 将用到较多的概率统计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要考研,数三的概率考研题往往比数一的难。该教材每一章的前几节是讲述基本概念和方法,习题(A)是针对基本方法的训练而编写 的,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须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章的最后一节是综合例题, 习题(B)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可以选讲部分例题,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选做(B)题。建议各章学时分配(+号后面的是习题课学时):章内容学时随机事件及其概率6+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4+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5+1四大数定律
4、与中心极限定理3+1五抽样分布6六参数估计6+2七假设检验6八方差分析2九U归分析2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基本内容随机事件的概念及运算。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定义及公理化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 加法公式、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随机试验、伯努利公式。二、基本要求1、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掌握概率 的加法、乘法公式以及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3、理解事件独立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的独立性计算概率;理解重复独立试验的概念,掌握伯努利概型概率的计算。三、建
5、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6学时,习题课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时时时时1、随机事件及其运算,概率的定义和性质22、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33、事件的独立性,伯努利公式14、习题课2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基本内容一元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以及它们的性质。几种常见的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 分布。二元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的概念。二元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 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边缘密度及条件密度, 以及它们的性质。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随机变量函数
6、的分布,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基本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会求与随机变量有关的事件 的概率。2、掌握概率分布、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会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3、掌握0 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掌握二项分布的近似计算(用 泊松分布)。掌握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4、理解二元随机变量、联合分布、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的概念。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联合分布律。已知联合分布,会求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会利用二元分布求简单事件的概 率。5、掌握二元均匀分布,了解二元正态分布。6、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独立的充要条件及其性质。7、会利
7、用自变量的分布,求简单一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会求简单二元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以及二元连续型随机变量和函数的分布。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14学时,习题课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2学时2、超儿何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2学时3、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2学时4、习题课2学时5、二元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二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2学时6、二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元均匀分布、二元正态分布2学时7、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一、二元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2学
8、时8、一元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二元随机变量和函数的法分布2学时9、习题课2学时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一、基本内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两个随机变 量的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二、基本要求1、理解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和不相关的概念。2、会计算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3、会利用自变量的分布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5学时,习题课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nn nn nn nH1、数学期望概念、计算及其性质22、方差的概念、计算及其性质,协方差23、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性质14
9、、习题课(与第四章合上)1第四草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一、基本内容随机变量序列依概率收敛,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辛 钦大数定律。林德伯格一列维定理(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极限分布)、棣莫弗一拉普拉斯定 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基本要求1、了解依概率收敛的概念,了解大数定律的条件和结论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会用 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有关事件的概率。2、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会用于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3学时,习题课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依概率收敛的概念,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1学时2、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2学时3、习题课
10、(与第三章合上)1学时第五章抽样分布一、基本内容总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频率直方图,样本分布函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 k阶原点矩、样本k阶中心矩。几个常用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及分位点。正态 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二、基本要求1、理解总体、样本、统计量等概念。2、了解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和它们的图形,掌握分位点的概念并会查表。3、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掌握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5学时。具体安排如下:2学时1.5学时2. 5学时1、总体、样本,频率直方图、样本分布函数、样本数字特征2、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3、抽样分布(
11、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第六章参数估计一、基本内容点估计的概念,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无偏性、有效性 及一致性。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 差比的置信区间。大样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01总体中参数P的置信区间。 、基本要求1、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的概念,掌握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2、了解估计量的一致性,会验证估计量的无偏性及比较估计量的有效性。3、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掌握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 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了解大样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三、建议课时安排本
12、章讲课6学时,习题课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参数的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2学时2、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单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2学时3、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大样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 计2学时4、习题课2学时第七章 假设检验 、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以及检验中可能产生的两种错误。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 和方差的双侧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双侧假设检验。单侧假设检验。大样 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总体分布的检验。 、基本要求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检验中可能产生的两 种错误。2、掌握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
13、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 检验,以及右侧检验。3、了解大样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了解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以及检验中可能产生的两种错误。单个正态总体 的均值的双侧假设检验2学时2、单个正态总体的方差的双侧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双侧假设检 验2学时3、单侧假设检验,大样本下非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总体分布的检验(简单介 绍)2学时第八章方差分析一、基本内容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总离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误差平方和,方差分析表。 、基本要求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有关概念,会计算总离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误差平方和,会 列方差分析表。三、建议课时安排单因素方差分析2学时第九章回归分析一、基本内容回归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离差平方和的分解,相 关性检验。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多项 式回归。 、基本要求1、会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系数及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会作相关性检验以及简单预测。2、了解非线性问题化为线性问题的方法,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以及多项式 回归。三、建议课时安排本章讲课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回归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相关性检验2学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