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成语带解释】含小的成语带解释例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个成语带解释】含小的成语带解释例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个成语带解释】含小的成语带解释例句成语解释: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成语出处:唐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例句:知其有醇乎醇者,有大醇而小疵者也。(清陈澧与周孟贻书) 成语解释: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例句: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中国.各阶级的分析) 成语解释:哄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成语解释: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留意生活小事。 成语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例句:此人廓达之才,不拘小节。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成语解释: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成语解释: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惋惜大计小用矣。” 成语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方使用不当,铺张人才。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例句: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成语解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异。
3、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例句: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成语解释:惩:惩处;诫:警告,劝说。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例句:悖入非无悖出时,临歧知悔已嫌迟。小惩大诫由来说,究竟贪官不行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 成语解释:犹“虎头蛇尾”。比方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例句: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祥后略,有始无终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
4、记第三.回) 成语解释:形容办事坚决,考虑周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成语解释:敬:谨慎当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微小的事物也实行当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特别谨慎。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成语解释: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成语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句: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玩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成语解释:比方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例句:你别看我们那个生产小组,“麻雀虽小,五
5、脏俱全”。(茹志娟如愿) 成语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成语解释: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成语出处: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 例句: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郭沫若涂家埠) 成语解释: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困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
6、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微小,失节事极大!” 成语解释:小可:寻常的。指状况严峻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成语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例句:进了郑家门,这一惊非同小可,只见郑老爹两眼哭得通红。(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其次十回) 成语解释: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成语解释:小本:资金不多。指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买卖。也指买卖做得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异卷十一:“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 例句:于是又自然而然的只能小本经营
7、,姑且尝试,这结果便是译印域外小说集。(鲁迅域外小说集略例) 成语解释:卑:职位低下。官位很低,职务也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见出师表:“我想来嵩父子之恶,神人怨怒,只因朝廷宠信甚固,我官卑职小,言而无益。” 成语解释:指用途可大可小。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 成语解释: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例句: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成语解释: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原因。比方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
8、流。”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小巧、伶俐可爱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衾里面,紧贴身朝外睡着个娇小玲珑的妙人儿。” 例句:然而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另有一种赞扬的写法的:所谓“娇小玲珑”者就是。(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 成语解释:过分当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句: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成语解释:胆子特别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例句: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软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巴金谈寒夜) 成语解释:比方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成
9、语解释:小巧:小而灵活;玲珑:精致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仆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例句:由于西湖的好处是在它的小巧玲珑,就象规模放大了的庭园;琵琶湖那样宏阔的大湖,是没有这种风味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制造十年) 成语解释:比方略微显示一下本事。成语解释:比方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穿,眼光远大。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例句:三皇内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条贯,犹登山而小鲁;践其户庭,若披云而见日。(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主孟法师碑铭序) 成语解释: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略
10、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方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方有力量的人刚开头工作就表现出才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成语解释: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方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成语出处: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例句:这些玩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成语解释:翼翼:严厉谨慎。本是严厉尊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当心,一点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当心翼翼。” 例句:母亲当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
11、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其次章) 成语解释:盈:满。器物小,简单满。原指酒量小。后比方器量狭小,简单自满。 成语出处: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例句:若令器小易盈,妄自尊大,那些傲慢俗吏观察,真要愧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成语解释: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全都,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看法。成语解释: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成语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成语解释:比方生产不够消费。也比方机构臃肿,行动不灵。成语解释:指力量太差,
12、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 成语解释: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方力量不能胜任。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褚小者不行以怀大,绠短者不行以汲深。” 成语解释: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其次十九回:“你若不愿,他就告知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成语解释: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方没出名望或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成语解释: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成语出处:论语
13、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成语解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语解释: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成语解释:好:喜爱;行:施行;惠:慈爱。指喜爱给人小恩小惠。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成语解释:比方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看大局。成语解释: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例句:其中自然有古典,为“黄
14、口小儿”所不知。(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 成语解释: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成语出处: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成语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成语出处: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成语解释: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成语解释:旧时指小户人家漂亮的年轻女子。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例句:无论南部烟花,小家碧玉,只要有宜男相,便算得如意珠。(清彭养鸥黑籍冤魂其次十一回)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15、。成语解释: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成语解释: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例句:天下之大,百官之众,小廉大法,岂繁无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成语解释:微小的廉洁谨慎。指留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成语解释:形容由于可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成语解释: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成语出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
16、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成语解释:盈:满。器物小,简单满。原指酒量小。后比方器量狭小,简单自满。 成语出处: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成语解释: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特别胆小。 成语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例句: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成语解释:指人不能由于少年时聪慧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语解释:数量很少,力气微薄。 例句: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鲁迅华盖集通讯) 成语解释:形
17、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成语解释: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成语解释: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方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成语解释: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方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成语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成语解释: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方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成语出处: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
18、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例句: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方案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茅盾半夜五) 成语解释:指微小的,不值得一提的。成语解释: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当心谨慎,未尝有过。” 例句:杜兴到此多时,当心谨慎。(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成语解释: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成语解释:比方爱占小廉价。成语解释:办事当心,理想远大。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成语解释: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成语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
19、句: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岔路甚多,甚难辨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成语解释: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成语解释:用卑劣的心愿去猜想品德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例句:他到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成语解释:比方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成语解释:比方特别微小的利润。 成语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例句:但是它们算盘虽精,却忘了敏捷应用,不知道得来一点蝇头小利,而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白韵琴贪) 成语解释:猜:猜疑。指男女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成语出
20、处: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句:我俩本是少小无猜,虽然装作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实还不知新娘和新郎有什么关系。(蒋光慈鸭绿江上) 成语解释:造化:指命运;小儿:小子,轻视的称呼。这是对于命运的一种风趣说法。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审言传:“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如何。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成语解释:由于贪图小廉价而失掉大的利益。比方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例句:这叫做“
21、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行做那讨廉价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异卷十六) 成语解释: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方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成语解释: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方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例句: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莽张飞大闹石榴园第一折:“你只是装着做小伏低,你若是得空偷闲便择离。” 例句: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做小伏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例句: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成语解释: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好处或多少有一点关心。 成语出处:宋朱熹尚书一纲领:“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例句: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倒也不无小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其次十八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