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3古代诗歌阅读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北京东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读杜诗”陆游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注释:【1】此诗作于陆游被罢官后闲居绍兴时,诗人已71岁。【2】杜五:杜甫的祖父杜审言【3】酣法:作风。【4】挺之;严武父亲的名字。【5】生民清庙:均为诗经篇名。【6】马周;起初怀才不遇,后受到唐太宗重用。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轻”句,写少年杜审言
2、狂放不羁,称大自然为“小儿”“惜哉”句,写杜甫虽然有千万种本领,可惜却未能施展。B. “生民”句,写杜甫的诗境界宏远,绝非一般唐诗可比。C. “后世”句,写后世人应把杜甫当作诗人的典范予以尊崇。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写杜氏祖孙的态度风貌,为塑造杜甫的非凡气度作铺垫。B.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生前遭际和身后名望的惋惜。C.诗人用马周遇太宗的典故,意在说明与马周相比,杜甫更有才华。D.诗人借读杜诗来抒己怀,抒发了徒有壮志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感。3.本诗中的杜甫形象与你阅读杜甫诗歌后认识到的杜甫一致吗?请从望岳蜀相中任选一首,结合读杜诗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3、。解释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题画竹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注释】伶伦:指乐官。解獴:竹笋脱壳。31.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诗以人拟竹,借竹“待我归”的形象,巧妙地表现了“我”与幽竹志趣相投。8 .王诗借竹欲得乐官赏识发出妙音的热望,表达出诗人想一展才华有所建树的渴望。C.苏诗中竹之不能把持自己、孤高狂傲的形象,是诗人狂放不羁性格的生动写照。D.郑诗描写的是秋风中的竹子,其形象生动鲜活、个性鲜明突出、气质超凡脱俗。32 .这组诗中的加点字都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效果,请选择钱诗或王诗中的
4、加点字加以赏析。33 .这组诗多采用衬托手法,请分析苏诗或郑诗如何运用这一手法来咏竹言志的。10(2022.北京朝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春从天上来【注】吴澈会宁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园旧籍,因感而赋此。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 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吻吻,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 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注】春从天上来:词牌名。词人以宋臣身份出使到金国都城会宁府,被强行留滞。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4.下列对词句的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海角飘零”写老姬也写自己,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B.词人写琴瑟之音如娇莺昉昉,山泉泠泠,体现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C. “鬓变星星”中的“变”字,将过往之美好与如今之衰老突显出来。D. “舞破中原”写得惊心动魄,干戈撞击、战尘弥漫之状,如在眼前。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 “梦里”两句如实描绘词人在金碧辉煌的金国宫殿听音乐的场景。8 . “尘飞沧海”化用“东海三为桑田”的典故,隐喻现实的沧桑巨变。C.词人以“胡笳幽怨”暗示了老姬流落金国,飘零憔悴,内心幽怨。D.词作将视觉听觉相结合,巧妙而又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心绪。9 .词作以
6、“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作结,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2022.北京房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释: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10 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的“蚕丛呜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11 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
7、化万千。12 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13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九)陶渊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局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己正非
8、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注释:【1】汩:搅混。【2】纤辔:放松缰绳。【3】说:难道。14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清晨”两句,写清晨听得叩门声,诗人衣裳也不穿好就开门,表现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无礼。B.“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意为居陋室且衣衫不整,不算高隐之人,诗人对此内心不安。C.“壶浆远见候”与“且共欢此饮”呼应,体现出田父的纯朴热情,也含诗人借欢饮消愁之意。D. “纤辔诚可学,违己语非迷”,意为放松马缰,随顺世俗,学来容易,但却违背自身本性。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因田父叩门送酒,而有感田父“有好怀”,并产生了自己与时势相违之
9、叹。B.陶渊明虽对田父之言深有感怀,但仍然表示自己的禀性、志趣很难与世俗相谐。C.这首诗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充满融洽气氛,语言亲切自然,体现陶诗风格。D.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孤高独立的一面,其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12 .这首诗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2022.北京昌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拟古鲍照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鞋,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鞍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注释:【1】幽并:古二州名。【2】鞭:弓袋。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雕服:雕绘的箭囊
10、。【3】雁门、楼 烦:边疆要塞。【4】石梁有余劲:语出春秋宋景公事。宋景公射出的箭的余力尚能射入石堰。【5】虎竹: 是汉代国家发兵遣使的信符,符分为二半,朝廷留右符,郡守或主将分得左符。13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幽并重骑射”二句,写出了幽并少年豪侠尚武的形象。A. “毡带佩双鞭”二句,对少年的装束做出了具体的描绘。C “兽肥春草短”句中把敌人比作野兽,点明要武力征讨。D.“惊雀无全目”句,写出了射箭者技艺高超,精准无比。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人物形象,笔墨简洁精练而引人注目。B.本诗采用写实手法,详细地描绘出了少年从早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阅读 2021 2022 学年 上学 语文期末 考试 分类 汇编 北京 专用 原卷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51996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