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x
《【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诗集传序(节选) 【宋】朱熹 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 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行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世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
2、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争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 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
3、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行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小题1】下列划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亦刊而去之刊:删改B则天子巡守巡:巡察C以行黜陟之典陟:罢免D乐而不过于.:放纵【小题2】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其言皆足以为教 吾其还也B亦必陈而观之
4、填然鼓之C其不同若是,何也 大王来何操D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相如因持璧却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产生源于言语不足,感受纯正时,时而劝勉,时而惩戒,就能充分发挥教化作用。B孔子将收录着诗歌的书籍拿出来进行探讨,虽一时无法实现政治主见,但影响千秋万代。C国风大多是出自民间的歌谣,即所谓男女之间的对唱,都是有感而发的作品。D这篇序文,依据义理之学,结合历史事实,强调诗的教化作用,熔文学、史学、理学于一炉。【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3分) (2)其语和而庄,其义
5、宽而密,其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行易者也。(3分) (3)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圣人早已配上音乐,用于民间礼俗,用于国家典礼,以教化天下。 (2)言辞温柔庄重,含意广博缜密,它们的经常是圣贤中人,当然可以作为万代不变的准则。 (3)这就是诗作为一部经典所以能够遍及人事、具备天道、无理不包的缘由。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C项:陟:提升、提拔。见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考点:理解文中常见实词的含义。 点评:要精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 诗集传序 【诗集传序 朱熹翻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诗集 朱熹 翻译 阅读 答案 考点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