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儿科学名词解释.docx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儿科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儿科学名词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科学(pediatrics )是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疾病 防治、身心健康的临床医学学科,是全面研究儿童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临床医 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胎儿期(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划分为3个阶段:妊分 早、中、晚期。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开始到满28周。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 ):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指自妊公28周(此 时胎儿体重约1000克)至生后7天。婴儿期(infant period ):胎儿脐带结扎到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幼儿期(toddlers age ) : 1岁到3岁。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 : 3岁至67岁,幼儿教育时期。学龄期(school age ) : 67岁到1213岁,小学学龄时期。青春期(adolescence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 岁,上中学时期。这一时期结束时体格逐渐停止生长,各器官功能发育成熟,从生物学角 度来讲已完全发育成熟。液体疗法:通过补充液体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 一种治疗方法。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 ):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及传染病发病情况
3、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机体特异免疫力, 达到控制以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尸食物的热力作用。EF):食物中的宏量营养素除了为人体提供 能量外,本身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出现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即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 生的能量,如氨基酸的脱氨以及转化成高能磷酸键产生的能量消耗,称为食物的热力作用。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 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营养水平指标:估计平均需要量(EARs)、推荐摄入量(RNIs)、 适宜摄入量(Ais)、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s)。蛋白质能量营养
4、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 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 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体重低下(underweight):其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一2SD,如在中 位数一2SD一3SD为中度;在中位数一3SD以下为重度。生长迟缓(stunting):其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中位数一2SD,如在中位数一 2SD3SD为中度;在中位数一3SD以下为重度。消瘦(wasting):其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一2SD
5、,如在中位数一 2SD3SD为中度;在中位数一3SD以下为重度。小儿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人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 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 即可称为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1):是指体重(kg) /身长的平方(nf),是目前诊断肥胖的最 有用指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 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正常生长的骨髓端软骨不能正 常钙化而导致骨甑病变。主要见于2岁
6、以内的婴幼儿。TH1细胞:是CD4+辅助性T细胞的一个功能性亚群,主要分泌IL-2、IFN-g、TNF.b等细胞因子,辅助抗细胞内寄生微生 物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型细胞免疫效应、功能。TH2细胞:是CD4+辅助性T细胞的一个功能性亚群,主要分泌IL-4、IL-5, IL-10 IL-13等细胞因子,主要对体液免疫应 答起辅助作用,如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和吞噬细胞非依赖性的防御功能(指对寄生虫感染和对过敏原的反应)。Ts 细胞:即抑制性T细胞,是CD8+T细胞的一个功能性亚群,其功能是抑制免疫应答反应。CTL (Tc):是T细胞的一个主要功能亚群,表达CB8分子,具有特异性细胞毒作用,识别抗原具有MH
7、C-I类分子限制, 在抗病毒、抗胞内寄生菌和抗肿瘤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TH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主要功能性亚群,表达CD4分子和TCR a b,识别抗原受MHC- II类分子 限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具有辅助性和效应性功能。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是表达在B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成熟B细胞一般表达有单体IgM和IgD分子,是 B细胞抗原受体(BCR),可特异识别抗原。Smlg也是鉴别B细胞的主要标志。ADCC 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为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IgG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 合物后,IgG抗体的Fc段与
8、效应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活化,产生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抗原递呈作用:指单核一巨噬细胞等一些细胞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信息,诱导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作用。APC:抗原提呈细胞,又叫辅佐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细胞。细胞因子: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 及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参与组织修复等功能。单核因子:由单个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骨髓未成熟细胞分化成熟并在体外可刺激集落形成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
9、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 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淋巴因子:指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自分泌效应:指某种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旁分泌效应:指某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和靶细胞非一细胞,但二者相邻近,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干扰素(IFN):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故得此名。根据产生细胞的不同分为 三种类型,即IFNa,主要由白细胞产生;IFNb,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IFNg,主要由T细胞产生。又根据生 物活性不同,可分为I型干扰京
10、和H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包括IFN-a和IFNb可由病毒或多聚核甘酸诱导产生,其生 物学作用以抗病毒、抗肿瘤为主,时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II型干扰素包括IFNg,可由有丝分裂素诱导产生,其 生物学作用以免疫调节为主,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较弱。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根据来源和结构分为两种类型,即TNF-a和TNFb两种因子具有相的结 合受体,均有抗肿瘤作用,也是重要的致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同时与发热和恶液质形成有关。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指具有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多为8-10KD)的蛋白质(如IL.8、
11、MCPT等),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它所编码的抗原 抗原引起快而迅速的排除反应,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HS)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排斥反应的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 原包括多种复杂的抗原系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的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简称主要 组织相容性系统。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 antigen, HLA)是指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由于首先在人的外周血白细胞 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编码该抗原的基因也可称HLA,即人类的MHC
12、,定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HLA多态性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一基因位点有两种以上等位基因,可编码两种以上基因产物 的现象。HLA的多态性产生是由于HLA复合体的每个基因位点均为复等位基因,并均为共显性所致。MHC 限制性(MHC restriction)在免疫应答识别阶段T细胞与APC之间的作用和免疫效应阶段T细胞与靶细胞之 间的作用都涉及到TCR对自身MHC分子的识别,即只有当相互作用细胞双方的MHC分子一致时,免疫应答才能发生, 这一现象称为MHC限制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细胞免疫应答,表现为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参与迟发超敏反应的抗原 特异性效应细胞主
13、要为TH1细胞。免疫调节: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 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影响免疫应答的发生、性质、强度、范围和终止,使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 水平。独特型:是指存在于自身体内lg、BCR、TCR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独特型决定簇诱导相应的抗独特型抗体产生或相 应的抗独特型细胞克隆活化。类毒素外毒素经0.3% 0.4%甲醛处理后,失去其毒性,但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称为类毒素。类毒素进入机体后,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使之失去毒性作用。过继性细胞免疫是将供体的淋巴细胞转移给受体,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过继性细胞免
14、疫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两类,前者是用已知抗原致敏的淋巴细注入受体后使获得对该抗原的细胞免疫能力:后者是用未经特殊抗原致敏的 正常人淋巴细注入受体后使其获得对多种抗原的细胞免疫能力。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1细胞克隆对组织特异性自身Ag具高亲和力,且Ag浓度高,T细胞克隆凋亡。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抗原)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以治疗或紧预防感染的措施。 因这些免疫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缺乏主动补充的来源,易被清除,维持时间短暂。合成肽疫苗合成肽疫苗是根据有
15、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和合成的免疫原性多肽,试图以最小的免疫原性肽来 激发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抗原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核酸疫苗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注入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译系统表达目 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疫苗。转基因食疫苗用转基因方法,将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导入可食用食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免疫原即可在物的可食用 部分稳定的表达和枳累,人类和动物通过摄食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自身免疫:是指
16、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即产生了对自身成分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 态.免疫缺陷病:由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发不良或后天损伤因素而引起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增殖,调节和代谢异常,并导致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临床上表现为易发生反复感染的一组综合征。肿瘤抗原指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出现的蛋白质和多肽分子的总称。TSA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于肿瘤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的抗原。TSA是通过肿瘤移植排斥试验证实的,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RA)。TAA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
17、ed antigen, TAA):此类抗原既存在于肿瘤细胞,又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但在肿瘤细胞常过量表达。过继免疫治疗是指向肿瘤患者传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抗瘤免疫效应。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又称佝偻病性低钙惊厥。由于维生素D缺乏,至血清钙离子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表现为全身惊厥、 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18、,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鸡胸,Chicken breast :V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由于肋骨甑部内陷,以至胸骨向前突出, 形成鸡胸。漏斗胸,Funnel breast :V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由于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 郝氏沟,肋膈沟,Harison groove : V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由于膈肌附着出的肋骨受牵拉 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asary:骨新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 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新生儿(neonate,newborn)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胎龄(
19、gestationalage, GA)是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足月 JL(fullterminfant): 37 周 WGAv42 周(259293 天)的新生儿;早产儿(preterminfant): GA37周(259天)的新生儿;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 GA242周(2294天)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birthweight, BW)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低出生体重(lowbirthweight, LBW)儿:BW2500g,其中 BW 1500g 称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birthweight, VLBW)儿,BW2500g
20、和 W4000g;巨大(macrosomia)儿:BW4000go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JL: 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 下的婴儿;适于胎龄(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儿: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 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大于(1 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儿:BW在同胎 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21、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出生后第2周 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胎龄237周和20秒,伴心率100次份及发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 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选择性易损区(selectivevulnerability),如缺氧缺血为急性完全性,脑损伤可发生在基底神经 节等代谢最旺盛的部位,而大脑皮层
22、和其他器官不会发生缺血损伤。脑组织对损害的高危性称为选择性易损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 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反应。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 / dl(成人超过2mg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医学专业 复习资料 儿科学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