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校一年级现有X个教学班,由于刚入学,对科学 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 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 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 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 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 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 有“科学阅读”内容。(一
2、)“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 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 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让孩子把 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 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二)“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 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 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 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难点:用
3、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画一棵植物的简图【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植物小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菊花1盆1 .教师展示1盆菊花,放在展示台上。提问: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谁认识这种植物?(预设:菊花)2 .展示几幅菊花盛开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我对菊花不太了解,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到过菊花呢?你知道有 关菊花的哪些小知识呢?3 .小结:原来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菊花的信息,真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 地观察它。4 、探索:观察一棵植物(预设20分钟)(一)整体观察植物1 .提问:你能看到菊花有哪些结构呢?(预设:叶、杆子)2 .讲述
4、:在科学上,我们将像杆子这样的结构称为“茎”,请跟我一起念。3 .提问:一棵菊花有茎和叶,还有什么?(预设:根)4 .提问:根在哪里?谁看到了呢?(预设:在土壤里面,现在看不到)5 .讲述:大家都想看吗?那我现在将它拔起来给你们看看吧!(预设:不行,菊花被拔出来会死的)6 .讲述:对啊,你们说得很对,它离开土壤会失去生命的。我上次移植菊花 的时候,拍了照片,大家来看看根长什么样吧。7 .小结、过渡:菊花有根、茎、叶的结构。各位小植物学家们,想近距离观 察它的茎和叶吗?(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材料准备:每个小组1盆菊花1 .提问:我们除了能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预设:手、鼻子)2 .提
5、问:用手怎么来观察呢?(预设:可以用手摸)3 .讲述、提问: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摸,要老师说的才能摸。摸的时候要注 意什么?(预设:要轻轻摸,用力的话会伤害植物。)4 .讲述、提问:是的,说得很好。植物有生命,我们要轻轻摸。那用鼻子怎 么来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可以闻一闻气味、注意安全。)5 .讲述:跟刚才用手摸一样,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轻易去闻,要听老师的指示。6 .讲述:大家可以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但是千万不能用嘴巴尝。 叶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要仔细看,还可以数一数茎的数量、估测一下它有多高。7 .学生分组观察菊花。(三)画一棵植物1 .讲述:相信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刚才都观察到了更
6、多菊花的特征。现在我想 给大家一个新的挑战,将一棵菊花画下来,有信心完成吗?2 .将活动手册翻到第2页,请学生将日期书写完整。对照真实的植物,教师 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客观。3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 更像一点。三、研讨:交流评价(预设12分钟)1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结合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茎和 叶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更多特征和发现。2 .请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来评判画得像不像,哪里还可以改进。3 .给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修改、完善。四、拓展(预设5分钟)1 .我还有一个小
7、挑战,你们敢接受吗?(展示图片:一棵大树。)2 .提问:如果你要去观察一棵大树,该怎么做呢?3 .引导:先整体再局部。树有多大、有多高(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抱 一抱)、叶是什么样的(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可能还有小动物。(展示图片: 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等的特写。)结束语:今天各位小植物学家们表现得都很棒,对菊花有了更多的认识,也 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大家课后可以找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大 树是怎样的。【板书设计】2 .观察一棵植物【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 .这是学生在科学课上第一次学习用画图的方法来记录、描述一种植物。科 学课上用于记录的画图要求学生尽可能画得真实。教
8、师可以先示范怎样画出一棵 植物的根、茎、叶三部分,最好是对着真实的植物进行示范。2 .学生画出植物的根、茎、叶三部分即可,不要求学生画出这棵植物(如菊 花)的细微特征,不要提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画图要求。【作业设计】1.用线连一连(1)2.观察植物时用到了哪些方法?请画“ V ”。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眼睛看()用手摸()3.观察叶【教材简析】观察叶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三课。通过前面2 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哪些是植物并种植了自己的植物,还对植物进行了 观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各种各样的叶, 描述叶的特点,用画图的形式记录叶。聚焦板块,通过认
9、识多种树叶激发学生观察叶的兴趣。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了解叶的结构,发现叶的特 点并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叶的特点。同时通过出示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黄 叶的枝条,展示叶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过程,指向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最 后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叶的结构。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叶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到叶是在 不断变化的,叶是有生命的。拓展板块,通过欣赏叶画作品激发学生制作叶画的兴趣,了解叶画制作的方 法,课后完成叶画作品。【学情分析】叶,学生是非常熟悉,对叶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也能 描述出叶的很多特点,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但是都比较
10、的零散。同时,一 年级学生刚入学不到三个星期,很多科学素养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例如:认 真倾听他人的回答,实验开始结束的时间把握,实验结束要马上整理好材料静等 交流等,这些科学习惯都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渗透,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 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 的特征。2 .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1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 描述。2 .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
11、表现出探究兴趣。2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能描述叶的外部特征。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课堂常规,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叶,建立起叶具 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一盆绿萝小组: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1 .教师引导:秋天到了,佩奇走进我们校园,发现有很多的落叶,他一边 走一边把落叶收集了起来。哇,有好
12、多落叶啊。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PPT出示4种树和叶子)2 .提问:这些叶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械树叶 像手掌)3 .揭示课题: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小小植物学家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观察叶。(板书:观察叶)二、探索:各种各样的叶(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4种树叶、一盆绿萝、学生活动手册(一)观察各种各样的叶(预设12分钟)1 .教师拿出叶片,提问:老师已经把刚才的4种叶子带到了课堂上,你们想 观察它们吗?那怎么来观察呢?(预设:教师拿出其中一片叶子,生:可以用眼 看。师追问:你看到了叶子的什么?)2 .师总结方法:看来小朋友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我们可以(1)用
13、眼看看一 看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2)用手摸摸一摸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 用鼻子闻一闻叶子的气味。老师给大家的叶都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去室外观察可 不能随意去闻啊。(边说边演示)3 .教师观察前提示:小朋友观察时我们可以轮流观察,有了发现可以小声地 说给小组同学听,但不能影响了别的小组,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观察小能手。发 现越多的小朋友越能干。听到音乐马上坐端正,做好交流准备。4 .学生观察叶。5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仔细听,他的发现和你的一样吗。说 过的可不能重复?我们可以这样来介绍:我观察的是1号银杏叶,它是6 .猜树叶游戏: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个个都是观察小能手。
14、下面我们一 起玩一个猜叶子小游戏,老师来描述叶子,你来猜。猜出来的小朋友,用手势告 诉我是第几种。(二)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预设5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绿萝叶照片,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片叶子, 你觉得它们来自同一株植物吗?说说判断的理由?(预设生:是绿萝叶,形状一 样)2 .教师拿出绿萝盆,总结:其实这些叶是老师从这盆绿萝上修剪下来的。绿 萝叶会从叶芽长成嫩叶,从嫩叶长成老叶,老叶最后还会枯萎死亡。它也和我们 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3 .提问:我们的绿萝叶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叶也有这样的生命过程 吗?4 .教师出示其他几种叶的变化过程,总结:是的,小朋友们平时也观察得很 仔细,
15、发现了在我们周围不易发现的细节。(三)画一片叶(预设8分钟)1 .教师引导:小朋友,这么多漂亮的树叶,佩奇想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片叶 子,把画送给乔治,你能帮帮它吗?2 .提问:你会记录吗?先画哪个呢?3 .教师拿出一片叶,把叶子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画。4 .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片叶子,拿出活动手册翻到第3页,先写上日期,然后 边观察边画。5 .展示自己画的叶子,邀请伙伴互相点评。6 、研讨:叶有什么特点(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1 .学生反馈交流:叶有什么特点?2 .提问:叶会发生什么变化?四、拓展:做叶画(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1 .教师播放叶画,和学生一起欣赏叶画。
16、2 .讲解叶画制作过程。3 .学生回家完成叶画作品。【板书设计】3.观察叶眼颜色、形状、大小手 叶粗糙/光滑鼻气味【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 .表格中的画一片叶在学生“画一片叶”这个活动中记录,边观察边记录, 并提醒学生记录好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作业设计】1 .下面哪片叶子是银杏叶()A.A.2.这是一片枫树叶,下面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它一直是红色的B.它的形状像手掌C.它的边缘很光滑4.这是谁的叶【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4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 解不同植物的叶,具备了在仔细观察后能从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描 述的能力。本课将让学生在观察、认
17、识一些常见叶的特征后,知道叶的种类是多 种多样的,并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叶的特征,再根据植物叶的一些特征去寻 找、判断它来自哪一棵植物。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五种不同的树叶,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猜测板块,主要是通过描述、猜测不同树叶的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叶是多种 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探索板块,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 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通过找一找活动,明确任务和要求,激发学生探究叶 的兴趣,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研讨交流板块,通过实地观察,知道植物及其对应叶的特征,认识到同一种 植物的叶具有共同
18、的特征,感受身边植物的多样性,了解周围常见的植物及生长 环境,并对观察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叶的观察,学生已经熟悉植物的叶,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观察叶 的不同特征,感受每种植物的叶是不同的,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将每片叶的特征记 录下来。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组织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室外学习科学,一定是 非常困难的。因为小孩子容易兴奋,他们难以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学生第 一次到室外开展科学活动,教师要将孩子们分好小组,明确任务,限定区域,并 强调谁都不能跑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进行记录、指导等组织管理活动,帮助学生 有序的、有效地开展活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叶是多种多样的
19、,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 .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目标1 .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 .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 .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 叶。2 .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3 .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 物个体都
20、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4 .植物会生长和死亡。5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二)过程与方法.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1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2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3 .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4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生 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养成参与、 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一)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 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
21、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难点】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小板夹、松树叶、银杏叶、小叶黄杨叶、 香樟叶、枫树叶(根据校内植物选择替代品)等。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叶的特征(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五种校园中常见的树叶:黄杨的叶、紫荆的叶、梧桐的叶、松 树的叶和蔷薇的叶,也可换成校园中其他熟悉的常见叶,如香樟的叶,银杏的叶上一节课,我们发现了叶的秘密。小朋友们对叶子充满了兴趣,甚至还捡了 不少掉落的叶子。今天老师就把它们带到了科学
22、教室,让我们一起请出这些树叶 宝宝吧!提问:这些叶子都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预设:叶的形状、大小、 颜色、气味等不一样)2.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呢?(预设:看形状、看边缘等)二、猜测:说说这是谁的叶(预设10分钟)1 .秋天到了,落叶掉了。你们知道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是谁呢?你是怎么 知道的?(揭示课题:这是谁的叶)(预设1:学生能够说出植物名称,也能描述叶的特征。)学生回答每种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聚焦特征。(预设2:学生说不出植物名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片叶子还有什么特 征?)2 .提问: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树叶宝宝呢?(预设:用鼻子闻气味
23、、用手摸粗糙度)3 .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的叶,特征都不一样。校园里的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三、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预设20分钟)活动一:画叶。1 .活动要求:这些植物都长在校园中,我们就去找一找这是谁的叶。2 .请小朋友们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出你想帮忙的树叶宝宝的样子,然后拿 着它们去寻找叶妈妈吧。3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树叶宝宝。(预设:学生画一画我的叶)提问:你觉得要想很准确地找到叶子,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叶片 的边缘、叶脉等)。4 .活动:比一比谁能表现出更多叶的信息。两人小组先商量好准备找哪两 片叶,再将叶子画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科版 一年级 科学 上册 教学计划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